相傳400多年前,有個姓宣的宜興人在四灶港南岸(今宣橋鎮宣橋村8組)開了一家缸甏鋪,為方便南來北往的行人,個人出資在四灶港上造了一座木橋,人稱“宣家橋”,“宣橋”由此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宣家橋
- 地理位置:四川
姓宣的宜興人,宣家銷聲匿跡,宣橋人民公社,宣橋三灶合併,
姓宣的宜興人
相傳400多年前,有個姓宣的宜興人在南四灶港南岸現宣橋8組開了一家缸甏鋪,為方便南來北往的行人,個人出資在四灶港上造了一座木橋,人稱“宣家橋”,“宣橋”由此得名。後來人們在橋的附近四灶港北岸開了一些店鋪,逐漸形成小集鎮。抗日戰爭以前,有豆腐店、肉莊、切面、南貨店、中藥店、茶館、糟坊、鐵木鋪、理髮店等鋪面。其中以“滕泰來”糟坊、肉莊、雜貨店等經濟實力較雄厚,其他大多是小本經營。四灶港北岸逐步形成了對面街,市面較繁榮。抗日戰爭時期,幾家有實力的經營者,如“滕泰來”等老闆搬到了新場鎮發展,市面開始蕭條。民國36年(1947年)民國政府在宣橋建立鄉公所,並在宣橋西市梢建造了三層高的崗樓,是偽鄉長閔剛(宣橋窯橋人)的駐點,從此宣橋成為老百姓視為虎狼的閻王殿,人人唯恐避之不及。至解放前夕,僅有的幾家小店也先後歇業,宣橋集鎮已名存實亡。宣橋集鎮上居民以“滕”為大姓,附近以潘姓為多,另有方、沈、朱、顧的居民,就是沒有一戶姓宣的。
宣家銷聲匿跡
據說在太平天國時期,姓宣的先人在做生意中與一有財有勢的惡人結了仇,強龍鬥不過地頭蛇,宣家在一個風高月黑之夜卷了細軟舉家出走到東海邊(現新港一帶)避難,從此“宣”家在宣家橋銷聲匿跡,斯人已去,但宣家橋、缸甏鋪地名至今猶在。解放後,宣橋集鎮又有人陸續開了幾家小店,賣些生活用品。1952年,新場供銷社到宣橋建立供銷分站,經營棉布、百貨、煙糖、雜貨等。
宣橋人民公社
1962年,從新場公社劃出8個大隊,大團公社劃出3個大隊,三墩公社劃出1個大隊,成立了宣橋人民公社,公社機關所在地設在宣家橋,從此,宣家橋逐步成了宣橋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980年,周宣線公車開通,宣橋集鎮形成了十字街的格局,在宣橋人民公社的統一規劃下,郵電、銀行、信用合作社、供銷合作社、合作商店等單位在沿周宣線,沿街興建營業大樓、商店、庫房等,宣橋集鎮的經濟、貿易不斷繁榮,鎮區不斷擴大。
改革開放以後,在宣橋集鎮北開闢了宣城小區,開發了2.5萬平方米的商品房,有240戶居民遷入鎮區,開發了9000平方米的商業用房,建造了集市貿易市場和小商品市場。至2001年後,全鎮有商店172家,宣橋色織廠、宣橋織布廠、內衣廠、皮件廠等10家工廠單位都圍著宣橋集鎮,是宣橋集鎮的鼎盛時期。
宣橋三灶合併
2002年7月,原三灶鎮、宣橋鎮建制撤銷建立新的宣橋鎮,2003年4月,宣橋鎮政府機關北遷至張家橋。同時原宣橋鎮的大部分村併入南匯工業園區,大量動遷戶搬入宣橋社區。2008年,六奉公路拓寬工程啟動,沿路兩旁的各類營業大樓、商店、倉庫等全部拆除,宣橋集鎮僅剩百米左右的東西街。宣橋老鎮明顯“瘦”了,但一座新型的宣橋鎮(宣橋社區)在原址向北200米處的界溝至五灶港畔拔地而起。
宣橋社區占地面積1.63平方公里,建築面積67.9萬平方米,建有居民住房5767套,其他用房(包括商業用房、幼稚園、配套用房、地下停車庫、人防工事)11.15萬平方米,總計樓房158幢,社區內共有7個街坊,在2010年全面竣工前已陸續入住,完全取代了宣家橋集鎮。(方雲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