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柏林寺

宣化柏林寺

柏林寺又稱石佛寺,位於宣化區崞村鎮柏林寺村西南約1公里處的山坳之中,樹木蔥鬱,風景優美。

據當地傳說,柏林寺始建於北魏年間,距今1500多年的歷史。同時,據到訪的專家根據石窟中石佛的風格判斷,柏林寺應該始建於北魏年間。

據現存明正德七年(1512年)重修碑記載:該寺始建於唐肅宗至德年間(756~758年),於明正德、嘉靖、隆慶年漸次完成石窟、石塔雕鑿;又經清嘉慶年增建,終成規模。

柏林寺主要建築是三座石窟、一座多寶(石)佛塔、大雄寶殿和三官殿,還有玉皇廟、財神廟、龍王殿、孔廟、禪房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宣化區柏林寺
  • 外文名稱:bailinsi
  • 地理位置: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柏林寺村
  • 占地面積:100畝
  • 開放時間:早9:00至下午4:00
  • 著名景點:石殿,石佛,石塔(多寶塔)
簡介,景色,地圖信息,

簡介

柏林寺又稱石佛寺,位於宣化區崞村鎮柏林寺村西南約1公里處的山坳之中,樹木蔥鬱,風景優美。
據當地傳說,柏林寺始建於北魏年間,距今1500多年的歷史。同時,據到訪的專家根據石窟中石佛的風格判斷,柏林寺應該始建於北魏年間。
據現存明正德七年(1512年)重修碑記載:該寺始建於唐肅宗至德年間(756~758年),於明正德、嘉靖、隆慶年漸次完成石窟、石塔雕鑿;又經清嘉慶年增建,終成規模。
柏林寺主要建築是三座石窟、一座多寶(石)佛塔、大雄寶殿和三官殿,還有玉皇廟、財神廟、龍王殿、孔廟、禪房等。
大雄寶殿是上下兩層磚木結構。上層是大雄寶殿,六架梁前檐廊硬山頂式建築,居全寺的中心。下層為三官殿,內設天官、地官、水官塑像。門楣上刻有“三官聖境”石匾。
西佛洞位於大雄寶殿西北側,有32級台階通入石門。洞寬6.5米,進深5米,高3米,其中的佛像為佛洞一體的石雕組合像。正中為釋迦摩尼佛,雙手扶膝結伽跌坐於蓮花座上,慈祥端莊,兩邊站立尊者阿難與迦葉。左邊普賢菩薩倚坐在象身上,安詳沉靜。右邊文殊菩薩直身平視倚坐在獅身上,神態平和。兩邊各站立兩佛像。後上壁浮雕太子游四門,大鵬金翅鳥和天女散花圖等13尊佛像。窟內靠東原來是一尊大鐵佛,文革中被毀損,後塑一尊彌勒佛銅像。銅像兩邊刻有站立的羅漢像。東壁浮雕36尊小佛像和兩塊功德碑。南壁門左上雕刻13尊站立的小佛像;下邊一組合像,中間為觀音菩薩乘吼,左邊為普賢菩薩乘象,右邊為文殊菩薩乘獅,一塊功德碑,7個泥彩繪羅漢像。門楣3尊站立石雕像。洞頂為龍鳳藻井圖。
千佛洞位於大雄寶殿東北側,距地面高約15米左右;攀鋼管扶手拾階而上。石窟正中3尊石雕佛結伽跌坐於蓮花座上,中為燃燈佛。後壁浮雕15尊小佛像,中間一尊坐像,兩邊各7尊立像。西壁上龕內11尊浮雕小佛像站立在蓮花台上,下龕內3尊坐像,坐像下一副彩繪圖,右一尊站立的石雕像,左一塊功德碑。東壁上龕內11尊站立在蓮花台上的小佛像,下龕內有3尊坐像,下邊一副彩繪圖,左一尊站立的石雕佛像,右一塊功德碑,載有:“大明隆慶元年上至隆慶四年修造燃燈佛殿;圓滿... ...明代隆慶元年”(即公元1567年)等字樣。洞頂是彩繪八卦穹窿頂。
東佛洞與多寶佛塔渾然一體,巧奪天工。佛洞寬5米,深入5米,高3米。正中佛龕內藥師佛手捧寶塔結伽跌坐在蓮花座上,上邊兩龕浮雕小佛像各9尊,左、右3龕內,每龕內浮雕3尊小佛像,共36尊小佛像坐於蓮花台上,神采各異。洞頂是八卦彩繪穹窿頂。東壁上有3龕,分別浮雕有小佛像8尊、6尊、7尊,均坐於蓮花台上。下壁中間一尊站立的石雕像,右邊兩龕各浮雕小佛像3尊,左邊一塊功德碑。西壁與東壁一樣。南壁門楣浮雕觀音、普賢、文殊菩薩組合像,兩邊各一塊功德碑。門庭南上壁浮雕佛像5尊,東、西壁各4尊,下壁為功德碑,彩繪萬字圖頂。
多寶佛塔聳立於東佛洞之巔,高約12米,為實心塔,總計五層八面,每層每面現刻有石雕佛像八十八尊,從塔基(東佛洞)至第四層均系一塊山石鑿築而成,第五層用本色石八塊磨對砌築,塔頂二層呈覆缽形,另築後置於塔巔。各層之間築有相輪,檐角下部有石料斗拱,各角原裝有風鈴。每層八面均鑿有佛龕,龕內雕刻著坐、立、臥於蓮花台上的各種佛像。寶塔造型獨特、刻工精緻、古樸典雅,是柏林寺一大勝景。
宣化縣柏林寺於2013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景色

柏林寺主要建築有北山坡卜的三座石窟和一座多寶佛石塔組成。西沸洞、千佛洞、東佛洞、多寶佛塔、大雄寶殿、三官聖境為柏林寺主要景點。1982年被河北省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柏林寺正面是卜下兩層磚木結構、硬山頂式建築的雙層廟宇,居全寺中心,下層為三官殿,內設天官、地官、水官塑像,門媚卜有“三官聖境”石匾。卜層為寬7米、進深4.5米的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南面,有東西禪房各弓間,大雄寶殿東北,一個奇特的無然大石球透空兀立於山坡卜,直徑約IO米,並被匠心獨具地鑿空為室。南向留門,猶如一個巨大的和尚頭從綠色覆蓋的山中鑽出來,面向南天,高唱“阿彌陀佛”。球內是一石室,名為“千佛洞”。在四周石壁上共鑿刻有50個大小不同的佛像,北面石壁上是3個大佛,由東至西分別為盤古沸、燃燈佛、伽舍佛;兩側各有一尊上等佛,東為孔雀王菩薩,西為大冥王菩薩;此外,東西石壁上還有45尊小佛像。
千佛洞東10米處,立著一座九角八面玲攏塔,名為“多寶佛塔”,由匠人們鑿刻天然巨石而成。造型端莊,刻工精細,高約12米,聳立乾東佛洞之巔。該塔為實心塔,總計五層八面,每層每面線刻浮雕佛像三尊,從塔基至第四層均系一塊山石鑿築而成,第五層用本色石八塊磨對砌築,塔頂為另雕後置於塔巔。多寶佛塔是為紀念以光明佛為主的88位為佛教作出貢獻的聖僧而築。塔四周雕刻的佛像,記述了88位聖僧的成佛過程。各層佛像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寶塔造型獨特,古樸典雅,為柏林寺一大勝景。該塔基本卜是由一塊山石鑿築而成的實心塔,並且塔身較大,這在我國眾多的佛塔建築中較為罕見,故有京西第一石塔之美譽。
東佛洞位於多寶佛塔之下,與多寶佛塔渾然一體。佛洞寬5米,深5米,高3米。佛洞正中佛龕內,藥師手捧寶塔結枷跌坐。四壁佛龕內浮雕小佛像108尊。石門內上方刻有四大天王、八大金剛及韋陀石像,佛洞內,側面牆壁碑文記載,多寶佛塔與東佛洞建於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  雙層殿西北角山坡上,有一圓中見方的巨石,也被鑿空為室,名為“西佛洞”。有32個台階通入石門,室內石壁共刻有55尊石佛像。大佛像有釋迎牟尼、文殊菩薩等9尊,其餘為各種小佛像。全寺共有325尊佛像,多為鑿石而成,它們風格粗拙,似有北魏石佛憨厚之態。

地圖信息

地址:張家口市宣化區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