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歷史發展,地理位置,生長環境,製作工藝,客茶文化,
歷史發展
客家茶歷史悠久,早在公元800-1000年間的唐末五代至北宋初期,客家人就有飲用茶葉的習慣,且飲茶方式較為講究。公元960-1280年的北宋時期成書的《惠州府志》也有“長樂(今五華縣)產土茶”的記載。到唐代,客家地區人工種茶逐漸增多,通過對史志資料的考證分析發現,唐代客家地區的茶葉產地達到了7個縣。
地理位置
客茶,來自大山深處的客家,擁有上千年的種植歷史,優質稀有的茶樹品種,世代相傳的種植方法,幾經實踐改良的制茶工藝,才得到現在的客茶,其中桐梓洋村的客家茶香真真讓人難忘,但由於居深山之中,產量稀少,一直未居於廟堂之上,鮮少被人知曉。
桐梓洋是客家茶的主產地之一,這裡自然生態條件優越,雲霧繚繞、風景俊秀、空氣清新更有“萬綠湖”之稱的高山天池及刺入雲天的參天古樹,非常適宜茶葉生長。這裡出產的茶葉以味甘氣香,形美耐泡,富含有機成分著稱.茶色嫩綠明亮香氣宜人,滋味鮮酸悠長,品後口留余香,具備了“香、醇、濃、甘、滑”,是茶中之上品。
生長環境
桐梓洋生態環境良好,境內高山環繞,區域海拔800-1200米,在森林覆蓋下的茶園,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高,遠離任何污染。村內大多為赤紅土,部分為黃壤,榕江北河上源流經村內,水資源豐富,山間多有泉水出露,地下水水質達到Ⅱ類水水質標準,村內為高山氣候環境,年平均氣溫為21.4℃。整個茶區高溫多濕,大於10°C積溫達6500°C,無霜期300~365天,年極低最高氣溫不小於-3°C,區內四季常青。正是這樣的好山好水才孕育出這樣的好茶
高海拔茶園優勢盡顯
高海拔山地茶園茶樹進入休眠期早,有利於秋梢腋芽分化及茶樹養分積累,因此茶樹春芽萌發力較強,生長勢頭旺,新梢壯實飽滿。此外,高海拔山地茶園日照時間短,光照弱,雲霧多,空氣濕度大,漫射光多,因而茶樹新梢肥壯、持嫩性強,易於揉捻或包揉成條,質量也佳。
一是高海拔山地茶園,日光中的藍、紫光較強,有利於新梢中維生素、胺基酸、蛋白質等成分的合成,促進茶葉芳香物質的形成積累及其鮮爽滋味的形成和香氣的提高。
二是高海拔山區,晝夜溫差大,茶樹消耗物質少,有效物質積累多。如茶葉中的茶多酚、兒茶素和纖維素,在一般情況下,會隨著海拔的升高而減少和減慢生成,新梢持嫩性得以提高,為製作優質綠茶與烏龍茶奠定了基礎。
製作工藝
採摘頂級的芽頭才能被稱為“明前好茶”,並且客茶的茶葉都採用無農藥種植,產區範圍非常有限。客茶產區是名副其實的小產區,占地面積不足0.5平方公里,產區內所有茶葉均為清明前採摘的頂級牙尖,平均200棵樹的牙尖才能製成一罐茶。
殺青
採取高溫措施,使鮮葉內含物迅速地轉化,破壞鮮葉的組織,進而破壞酶的活化,然後是內含物質在非酶促反應的作用下,形成綠茶的色、香、味的品質特徵。所以說殺青最重要的目的是外因通過內因初步改變而形成的鮮葉形質。
揉捻
揉捻可以理解為兩個動作,一個揉,揉即使茶葉成條,一個捻,捻可使茶葉細胞破碎,擠出茶汁,使茶汁附在茶條表面,增加粘性,有利於茶葉外形形成,既用這樣的方法使茶葉面積縮小捲成條形。便於沖泡,對提高茶滋味濃度也有重要作用。
乾燥
乾燥的目的一是利用高溫破壞酶,制止酶促氧化;二是蒸發水分,緊縮茶條,使毛茶充分乾燥,防止非酶促氧化,利於保持品質;三是散發青臭氣,進一步提高和發揮香氣。乾燥過程中,熱化作用占主導地位。
每一個過程都是客家傳統手藝,從種植到炒制都是沿用古法,最大程度的鎖住了明前茶的鮮香,炒制之後,茶葉無需冷藏,沖泡之後芳香四溢,仿佛置身於春天之中。
客茶文化
明前茶一直有“貴如油”的說法,原因是明前茶較為稀有的同時品質也較好,早發品種往往在“驚蟄”和“春分”時開始萌芽,“清明”前就可採茶。明前茶由於芽葉細嫩,香氣物質和滋味物質含量豐富,因此品質非常好。但由於清明前氣溫普遍較低,發芽數量有限,生長速度較慢,能達到採摘標準的產量很少,物以稀為貴,明前茶就更顯珍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