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八音》為客家地區流行的一種民間音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客家鬧八音
- 流行地區:客家地區
樂曲介紹
“鬧八音”為客家地區流行的一種民間音樂,客家人婚喪喜慶時常請“八音班”來演奏彈唱,所用樂器主要有頭弦、嗩吶、洋琴、椰胡、二胡、竹笛,並配與小鑼、小鼓、木魚、大銅鑼等。演奏彈唱一般以漢曲漢調為主,時而合奏音樂,時而樂器伴唱,形式多樣。代表作有絲弦樂曲“出水蓮”等,吹打樂曲“迎仙客”、“百家春”等,形成一種獨具客家地方特色的藝術風格,深受社會公眾喜愛。在梅州城鄉,常有“鬧八音”活動。
《鬧八音》為客家地區流行的一種民間音樂。
忠信吊燈習俗將當地客家人元宵掛燈習俗與祭祀祖先的儀式相結合,借客家話中“燈”與“丁”之諧音,祈求家族人丁興旺、香火延續。忠信吊燈習俗由放燈繩、買燈、迎燈、上燈、暖燈、化燈6個環節組成,又有鑼鼓、八音、舞龍獅等表演和祭祖...
另設禹門(或稱龍門),用廣東漢樂《百家春》、《得勝會》等八音鑼鼓吹伴奏進行表演。舞蹈分六小節:一、鯉魚出草、相會;二、遊戲;三、衝浪;四、交尾;五、跳龍門;六、長游。整個舞蹈抒情優美,充滿著歡樂、愉快的氣氛與樂觀主義的...
廣東漢樂是一千多年前客家先民南遷時帶來的中原古樂,在大埔流傳至少有五百年以上的歷史,有“中州古樂”之稱,素有中原遺響之美譽,曲風典雅大氣,古樸流暢。在與大埔的民間音樂(如打八音、中軍班音樂)相融合的基礎上,同時又吸納了潮樂(...
◆ 1940年 2月25日 出生於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周溪村,自幼受客家文化的影響,特別喜愛客家山歌、鬧八音等民間音樂形式。五歲就能敲打客家鑼鼓點套路。◆ 1953年 8月 2日 隨父母遷居廣州,入讀廣州市第十七中學,花了五角錢在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