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火龍

客家火龍

茶陵客家人舞火龍的習俗源於一個傳說:在很早很早以前,有條火龍飛過這裡,它噴火燒過的地方,莊稼長得特別茂盛,五穀豐登;它一路飛過的村莊,家家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於是,老百姓就用稻草和竹蔑紮成火龍,用紙、綢糊上,照著火龍的模樣,用彩筆描畫把火龍繪得活靈活現,十分威武雄壯。到了正月十五,家家戶戶張燈結彩,敲鑼打鼓,扛著火龍遊街串鄉,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歡欣鼓舞。

“客家火龍”源於南宋淳熙年間,至今已有六、七百年的歷史。在茶陵縣桃坑、湖口、舲舫等鄉鎮有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廣泛流傳,形成了以桃坑為中心,並輻射到周邊有客家人居住的鄉鎮。“客家火龍”屬於本土民間文化,經過整合與交融,已成為包容音樂、舞蹈、祭祀、宗教信仰等各種藝術成份的民間文化的集中代表之一。火龍的製作工藝簡潔,舞起來優美而不繁雜。“客家火龍”一般在喜慶節日、喬遷或久旱求雨時進行表演,尤以春節、元宵為盛,意在驅除魔邪瘟疫,祈禱年歲吉祥,寄託希望,融洽感情。

2006年,“客家火龍”申報為湖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藝術簡介,

藝術簡介

 舞火龍前,舞龍者把香火插滿龍頭、龍身、龍尾,紮上花硝引。舞火龍大多在晚上進行,隊伍龐大,有火把隊、燈籠隊。舞時事先點燃龍身上的線香頭,由3人各執一節默契配合,“火龍”在夜裡舞動起來只見香火閃爍,花硝四射,香火越舞越旺,象徵主人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舞火龍有四個程式:游龍、舞龍、送龍、化龍。
  游龍即龍燈在鄉間遊走,到一個點後就開始舞龍。
  舞龍的套路主要有五式,五式之中可以自由變化。首先是“龍拜四方”,祝願福到四方,四季平安;隨即是“雪花蓋頂”;接著是“團龍獻花”“黃龍纏柱”“龍跳五門”。表演選擇在一個寬敞的場地上進行,翻飛的火龍踩著鼓點、音樂的節拍,時而像潛龍騰空,追星趕月;時而像飛龍在天,噴珠吐玉。集體舞龍的隊形組合,變化層出不窮。單條火龍的特技表演,令人嘆為觀止。鞭炮轟鳴,鑼鼓喧天,在火爆的氣氛中,舞龍高潮迭起,人們掌聲如雷,吹呼雀躍。
  舞龍結束後,接著是化龍、送龍。把火龍送到河邊沙灘上,設上香案,擺上三牲祭拜,叩謝龍神,然後焚燒火龍,恭送火龍回龍宮。
  舞火龍是桃坑鄉客家人獨特的民間藝術,是一種集娛樂、觀賞、體育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活動。舞火龍一般在喜慶節日、喬遷或久旱求雨時,尤以春節、元宵為盛。
  2006年,茶陵“客家火龍”列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