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客家火籠
客家火籠的外形,客家火籠的歷史,客家人與客家火籠,
客家火籠的外形
客家火籠像縮小了的圓柱形花籃,採用光滑的竹篾織成身子,裡面是陶土製的大缽,用來盛木炭。配上彎彎的拱橋狀的柄,蓋上圓鐵絲編織的蓋子。編外殼是篾匠師傅的細活,編好的火籠絕對稱得上是一件上好的民間手工藝品。單看那層層環繞密密匝匝的細篾條,你就不能不為篾工的細緻和耐心而嘆服。
客家火籠的歷史
客家火籠,上一輩的老人幾乎都用過。每當寒風冬至時,客家老人就從床底拿出火籠,取出火缽,做飯的時候,用火鉗從灶膛取出紅紅的木炭放進火缽。一般來說,客家人都會在灶台旁邊準備一個罈子,用來收集平時做飯未燃燒完的木炭,以便用來添加火缽里。木炭放進火缽後,有時為了讓木炭能耐久保暖,會在上面加一層薄薄的草灰,再一手轉著火籠一手用火鏟將熱灰稍稍壓實。待到感覺火籠有些降溫,用火鉗撥出木炭,當感覺火籠溫度低了再挖開一點,這樣火籠的溫度就能持續較長的時間。等到春天到來,天氣漸漸變暖的時候,客家人會把火籠里的剩灰倒掉,然後一個個堆在一起,放在床底或者隱蔽的地方,等到下一個冬日重現。
在烤火籠取暖的時代,也常常會有一些老人和婦女把火籠白天用於取暖,晚上睡覺時放入被窩作“暖床”之用,烤烤手,烤烤腳,暖烘烘的。當然也有安全隱患,有時睡著忘記拿掉,燒壞被子,燒壞火籠,甚至因此發生火災而燒毀房屋。但是,火籠留給大家更多的是快樂。許多時候,我們小孩子也會充分使用火籠,把黃豆、地瓜等放在火籠里烤,一會兒“叭叭”響,豆子就熟了,在那物質匱乏的年代,這些又香又脆的燒烤,無疑是不可多得的美食。
如今,靠木炭取暖的火籠也漸漸地失去了蹤影,但是留給那個時代的人的溫暖卻久久不能散去。因為,簡陋的火籠雖然比不上現代的暖風機、空調等家電,卻幫助客家人走過漫長的冬日。撫摸著火籠的滄桑,竹篾有多光滑,取暖的故事就有多深。
客家人與客家火籠
客家火籠,這個逐漸消失在客家人視野的取暖工具,再尋找它似乎不是那么容易了。只有在一些偏遠的山區仍舊有那么幾個老人使用著。
客家火籠因其貌似竹筒,又被客家人稱為“火筒”。在科技高速發展以前火籠一直是客家人倍受歡迎的冬天必需品之一。每到霜降初曉,寒氣來襲,身子較為單薄的客家老人就開始與火籠渡過焦孟倆不相離的日子。火籠由細細光滑的竹篾編織而成,高約33厘米、徑約16厘米左右,底下還裝有一個篾制的底座。火籠的中間套有一個用土鑄的盆子或者鐵盆,叫“火缽”,“火缽”是用來盛草、木灰和被客家人稱之為“火屎”的木炭;火籠都裝有易於用雙手背著的“火籠耳”,那是用稍厚的竹片彎壓而成,如同拱門一般的提手,側邊還放著一個火鉗,是用來撥弄“火缽”裡面灰炭。
因為客家人大多靠山居住,以木柴為主要燃燒物,所以燃燒後的木炭垂手可得。每當寒風冬至時,客家老人就從床底拿出火籠,取出火缽,做飯的時侯,用火鉗從灶堂取出紅紅的木炭放進火缽,而一般來說,家人都會在灶台旁邊準備一個罈子,用來收集平時做飯未燃燒完的木炭,以便用來添加火缽里木炭被燃燒到一定程度後持續保暖。
客家人利用火籠取暖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火籠體積較小,所以多數是人手一個。在過去,客家人有穿長衫的習俗,而客家女多是以系圍裙為傳統,所以習慣將火籠掛在長衫內或圍裙中烘烤,因為熱氣不易揮發,就如同加了件棉襖一樣暖和。而客家人在臨睡前,會將火籠用一塊布包裹起來放置被窩中,作睡前“暖床”之用,睡時再將火籠從被窩裡提出去。火籠還可用作烘烤小孩衣服、尿布等應急之物。
簡陋的火籠雖然比不上現代的暖風機、空調等家電,卻幫助客家人走過一段漫長的冬日。再重憶,或許不能如鳳凰涅槃重生,只是那撫摸過火籠的滄桑的手中,火籠上的竹篾有多光滑,流淌的客家人故事就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