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九大碗烹飪技藝

客家九大碗烹飪技藝

客家九大碗烹飪技藝,是漢族客家民系傳統技藝,於2015年被列入惠州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包含“吉祥如意”、“圓圓滿滿”“花開富貴”、“一汪春水”、“好事發財”、“鴻運當頭”、“年年有餘”、“錦上添花”、“甜甜蜜蜜”等九樣美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客家九大碗烹飪技藝
  • 保護級別:惠州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遺產簡介,葉亞來與客家九大碗,葉挺與客家九大碗,客家九大碗意義,

遺產簡介

“九大碗”又稱“九斗碗”,是客家人的上等美味佳肴,但並非一定是九道菜,只因“九”在客家人心目中是個美好的數字:“九九長壽,天長地久(九)”等說法。九大碗的材料多以農家現成的豬、雞、鴨、魚、時令蔬菜為主。
在廣東客家人聚居地的惠州農村,每逢年過節或辦喜事都少不了“九大碗”,數十上百人聚在農家院或圍屋中,八位客人圍滿四方桌(即“八仙桌”)開懷痛飲。

葉亞來與客家九大碗

客家九大碗烹飪技藝
客家九大碗烹飪技藝
清代著名華僑領袖、“吉隆坡之父”葉亞來1837年農曆2月初八出生在惠州市的惠陽區秋長鎮周田村。在清朝鹹豐四年(1854年),跟隨同鄉漂洋過海到了馬來西亞。1869年農曆5月初五日端午節,在葉亞來受封“甲必丹”的歡慶會上,就採用“客家九大碗”的形式,擺了300多台酒席招待當地的貴賓、來自家鄉的華人華僑。
由於大量的惠陽客家人聚集到馬來西亞,客家的飲食文化也漂洋過海地被引入到馬來西亞。至今,“客家九大碗”的客家飲食方式在馬來西亞華人社會中依然可見。

葉挺與客家九大碗

客家九大碗烹飪技藝
客家九大碗烹飪技藝
著名軍事家葉挺將軍,1896年出生在惠州市惠陽秋長鎮周田村。由於家境貧寒,從小就隨父母乾農活,並學會了做客家菜,尤其是“客家釀豆腐”。葉挺將軍16歲離開家鄉外出求學、參加革命,但他對“客家九大碗”有著深深的眷戀之情。在客居德國期間,他就開了一家小餐館,專為中國留學生做客家菜;抗戰時期,他用“客家九大碗”犒勞過戰功赫赫的將士和招待過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
遠在他鄉的葉挺的後人,只要回到家鄉,都會向鄉人了解“客家九大碗”的習俗,以及背後的故事。

客家九大碗意義

“九大碗”不但是客家人招待客人的上等美味佳肴,而且還代表了客家人的好客、熱情、大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