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陽韭菜

宜陽韭菜

宜陽韭菜,河南省宜陽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韭菜原產於中國,栽培歷史悠久,在《詩經》中有“獻羔祭韭”的詩句,由此可以證明韭菜在已有3000年以上的栽培歷史。韭菜,又叫長生韭、扁菜、懶人菜、起陽草,屬百合科植物,多年生宿根蔬菜。宜陽韭菜顏色碧綠純正,根粗葉壯,觀感優美,肉厚質肥,鮮嫩味美,營養豐富。

2010年12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宜陽韭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宜陽韭菜
  • 產地名稱:河南省宜陽縣
  • 品質特點:根粗葉壯,肉厚質肥,鮮嫩味美
  • 地理標誌: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農業部公告第1509號
  • 批准時間:2010年12月15日
產品特點,外在感官,內在品質,藥用價值,產地環境,位置境域,土壤地貌,水文情況,氣候情況,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

產品特點

外在感官

宜陽韭菜顏色碧綠純正,無黃葉,無枯梢,觀感優美;根粗葉壯,—般根徑8毫米—10毫米,葉片長350毫米—450毫米,肉厚質肥;宜陽韭菜辛香味重,口感濃烈;根系發達,紮根深,耐旱性能好,畝單茬產量在1800千克—2000千克。宜陽韭菜品質分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三個等級,每等級按株長分為長(30厘米以上)、中(20—30厘米)、短(小於20厘米)三個規格。一等品整齊度在80%以上,二等品整齊度70%以上,三等品整齊度60%以上。外觀鮮嫩、無意味、無凍害、無病蟲害、無機械傷、無腐爛。
宜陽韭菜
宜陽韭菜

內在品質

宜陽韭菜不僅菜質柔嫩味香辛,而且還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每100克可食用部分含蛋白質2.0—3.0克,粗脂肪0.15—0.25克,粗纖維1.0—2.0克,宜陽韭菜不僅有豐富的營養價值,而且其獨特的辛辣味,有促進食慾的作用。

藥用價值

韭菜中含有較多的纖維素、揮髮油及含硫化合物,具有促進食慾、殺菌和降低血脂的作用。韭菜能幫助人體對維生素A的吸收,能補充維生素的不平衡,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體力。韭菜中含有較多的粗纖維,能促進腸胃蠕動,可有效預防習慣性便秘和腸癌。韭菜中的辛香氣味成分為硫化丙烯等硫化物,是抗癌成分,對胃癌、噴門癌、食道癌、大腸癌、肺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最特殊的功效是《本草綱目》中“溫補肝腎及命門,補虛、益陽”的定論,李時珍稱讚韭菜“乃菜中最有益者”。 常吃韭菜既補腎壯陽又排毒養顏、降脂殺菌,可防治多種疾病,乃延年益壽之膳品。

產地環境

位置境域

宜陽縣地處豫西淺山丘陵區,地理坐標為東經111°45′—112°26′,北緯34°16′—34°42′,東西長67.8千米,南北寬47.5千米,總面積164560平方千米。境內交通發達。焦枝鐵路洛宜支線直抵城郊,宜故、鄭盧兩公路分別沿洛河兩岸縱貫東西,南閻公路橫跨縣境南北。

土壤地貌

宜陽地處豫西淺山丘陵區,地貌特徵為“三山六陵一分川,南山北嶺中為灘,洛河東西全境穿”。地理區劃大致可分為洛河川區、宜北丘陵區、宜南丘陵區、白楊和趙保盆地、宜西南山區五大區域。宜北屬秦嶺余脈,宜南屬熊耳山系,境內有花果山、靈山、錦屏山等22座知名山峰。花果山主峰海拔1831.8米,為全縣最高峰。宜陽土地資源豐富,土壤分潮土、褐土、棕壤土和水稻土4個土類,適宜種植小麥、玉米、豆類、韭菜、菸葉、芝麻、紅薯等多種農作物和蔬菜。土壤肥力較高,有機質量達3%左右,速效氮、磷、鉀含量分別為100—140毫克/千克、10—20毫克/千克、140—200毫克/千克。適於旱田、水田作物生長。宜陽農業基礎較好,土地面積寬廣,生產條件優越。有農業人口60萬人,耕地面積98萬畝,農作物常年播種面積160萬畝,糧食產量常年穩定在35萬噸以上,是全國優質糧食生產基地縣、豫西地區畜牧大縣、河南省造林綠化模範縣。

水文情況

宜陽水系屬黃河流域,全縣大小河流及山澗溪水360多條。境內主要河流有洛河及其九大支流,洛河自西向東橫貫全境,縣內幹流長68千米,常流量為50立方米/秒,最大流量為5400立方米/秒。有各類渠道112條,其中灌溉萬畝以上的乾渠7條,主要有利濟渠、宜洛渠、新豐渠等。全縣水資源4.49億立方米,主要水產品有鯉魚、鯰魚、鰱魚、鯽魚、鱔魚、草魚等。全縣大小水庫19座,其中中型水庫1座,總庫容2910.3萬立方米。最大的水庫為寺河水庫,庫容為1050萬立方。

氣候情況

宜陽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春溫、夏熱、秋涼、冬寒。年均氣溫14.8℃,地溫平均12.8℃,年降水量500毫米—800毫米,無霜期200天左右,全年日照在1847.1—2313.6小時,日照率為47%,冬季因受蒙古高壓控制,多偏北風。夏季多偏東風,平均風速為25米/秒。全年無霜期平均228天,可滿足農作物一年兩熟或三熟對溫度條件的要求。優越的地理氣候條件,適宜的土壤和降水,是為韭菜產業的發展提供了理想的環境。
宜陽韭菜
宜陽韭菜

歷史淵源

宜陽縣田土肥美,自古以來百姓就種食韭菜,並奉為上品。
早在二千多年前,宜陽先民就首創了利用溫室生產韭菜的技術,北宋時期開始生產韭黃。《詩經》中“獻羔祭韭”的典故和《禮儀》中卿大夫祭祖必備“韭范”(即醃韭菜)的故事均出自宜陽縣。
唐代,武則天曾欽點宜陽韭菜入御膳,賜“韭菜三寶”盛讚宜陽韭菜之膳食功效。
宋代著名詩人蘇軾曾在宜陽縣做官,任“福昌主薄”(宋朝時宜陽稱福昌縣)一年有餘,深知宜陽韭菜滋味,才有“漸覺東風料峭寒,青篙黃韭試春盤”的佳句。
建國後,宜陽韭菜開始大規模生產。
1996—2000年,宜陽縣棚室化蔬菜相繼興起。柳泉鎮和韓城鎮是韭菜專業村,兩鎮90%農戶從事韭菜生產,每年扣大棚150多萬平方米。

生產情況

2012年,宜陽韭菜種植面積達1萬畝。
2012年,宜陽縣種植韭菜面積達1萬畝。
宜陽韭菜
宜陽韭菜

產品榮譽

2010年12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宜陽韭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宜陽韭菜劃定的地域保護範圍是宜陽縣轄區內柳泉鎮、韓城鎮、三鄉鄉、蓮莊鄉、張塢鄉、上官鄉所屬各村(共6個鄉鎮)。

質量技術要求

(1)產地選擇:宜陽韭菜產地選擇遠離污染源,自然環境未受到破壞,產地要具有可持續生產的能力,即空氣、水(水源、水質)、土壤肥沃、耕性良好的土壤,多選用黑土、黑鈣土地塊種植。
(2)品種選擇:選用抗病蟲、抗寒、耐熱、分株力強、外觀和內在品質好的品種。
(3)生產過程管理:
a、選茬整地
選茬:選擇前茬為非蔥非韭類蔬菜種植地塊。整地:苗床應選擇旱能澆、澇能排的高燥地塊,宜選用pH在7.5以下地塊,播前需耕翻土地、結合施肥、耕後細耙、整平做畦。
b、施肥
底肥:以優質有機肥、常用化肥,復混肥為主;在中等肥力條件下,結合整地每畝撤施有機肥6000千克,氮肥2千克。追肥2次,結合澆水每畝追施氮肥3千克。
c、田間管理
除草,主要以人工除草為主,出齊苗後及時撥草2—3次,或採用精喹禾靈、蓋草能等除草劑防除單子葉雜草,或在播種後出苗前用30%的除草通乳油(100—150克)/畝,兌水50千克噴撒地表。防止病蟲害:韭菜灰霉病,每畝用不著0%腐霉利煙劑260—300克分散點烯關閉棚室熏蒸一夜,韭菜疫病:用於%的百菌清粉塵劑每畝用藥1千克,7天噴一次,韭菜地蛆:每畝用辛硫磷600毫升,澆施灌根。
(4)產品收穫:時期:棚室韭菜分三刀收穫,分別為三月末、四月中旬和四月末。收穫質量:割茬高度以貼地皮為準。
(5)包裝:韭菜的包裝(箱、筐)要求大小一致、牢固、內壁及外表均平整,疏木箱縫寬適當、均勻。包裝容器保持乾燥、清潔、無污染,塑膠應符合GB/T8868的要求。應按同品種、同等級、同規格的產品分別包裝。每批報驗的韭菜其包裝規格、單位淨含量應一致。包裝檢驗規則。逐件稱量抽取的樣品,每件的淨含量應一致,不應低於包裝外標誌的淨含量。根據整齊度計算的結果,確定所抽取的樣品的規格,並檢查與包裝外所標誌的規格是否一致。
(6)運輸:韭菜收穫後應就地修整,及時包裝、運輸。運輸時做到輕裝、輕卸,嚴防機械損傷。運輸工具要清潔、衛生、無污染。短途運輸中嚴防日曬、雨淋。長途運輸中注意防凍、保溫或通、散熱,不使產品質量受到影響。
(7)貯存:臨時貯存應在陰涼、通風、清潔、衛生的條件下,防日曬、雨淋、凍害及有毒物質的污染,堆碼整齊,防止擠壓等損傷。短期貯存應按品種、登記、規格分別堆碼,貨堆不應過大,保持通風散熱,控制適宜溫、濕度。貯存庫(窯)內菜體溫度應保持在(0±0.5)℃,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5%—90%。
(8)生產記錄:對無公害食品韭菜生產的全過程,要建立田間生產技術檔案,全面記載,以備查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