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宜遠橋》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歐陽文忠公集》
- 文學體裁:五言絕句
- 作者:歐陽修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作品鑑賞,
作品原文
宜遠橋⑴
朱欄明綠水⑵,
古柳照斜陽。
何處偏宜望⑶?
清漣對女郎⑷。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⑵朱欄:朱紅色的圍欄。明:被映得鮮明。綠水:清澈的水。
⑶偏宜:特別合適。
⑷清漣:清漣閣,晏殊所建。女郎:女郎台,在潁州西湖邊。傳春秋時鬍子國君為其女所築。
白話譯文
紅色的欄桿在綠水的襯托下,格外地鮮明;岸邊的古柳,沐浴著夕陽的餘光。什麼景色最使人愛憐頻頻凝望?是清漣和與之相對的女郎。
作品鑑賞
詩前兩句全方位地寫景。“朱欄”是寫橋上,“綠水”是橋下,“古柳”是水邊岸上,“斜陽”既在柳上,也在空中、地上、水面。這十個字,把橋周圍的所見全部攝入,同時巧妙地利用現成的色彩,構成鮮明的對比度,使景色呈現出一派活潑氣象。朱欄對綠水,一紅一綠,相映成趣;古柳在傍晚是暗綠色,斜陽是金黃色,柳煙在斜陽的照耀下,渾如鍍上一層金色,柔和靜謐。詩人以橋為中心編排景色,利用動詞“明”、“照”二字把景串合在一起。“朱欄明綠水”,刻繪出綠水把紅色的欄桿襯托得十分鮮明的景象,欄桿的倒影清晰地顯現在水中,格外亮麗。“古柳照斜陽”,通過殘照,使柳色更為朦朧。兩句並列,朱欄映水中,古柳的奇姿也同樣在水中映現;柳樹沐浴著斜陽,斜陽也同樣照著橋上,把光拋灑在湛綠的水中。整個景物便和諧地組合在一起,讓人覺得美不勝收。
三、四句以議論出,是絕句常用的格式。前兩句已將美景寫全,這裡偏要再問一句,什麼景色最美。然後,詩撇開上文所說的近景,推出遠處的清漣閣和女郎台。第三句的“宜望”二字,扣緊所題橋名“宜遠”,便把前兩句所繪景物輕易地拉到陪襯地位,讓視線向縱深發展,造意深邃工致。第四句承上作答,如直說便無味,好在歐陽修既說破又不說破,把“閣”、“台”二字隱去,化實成虛,在閣名台名上做文章。於是,作者想到了碧水漣漪,想到了亭亭玉立的女郎;再發揮想像,清漣與綠水合為一氣,女郎與朱欄合成一景,目搖神移,從景中生出無限的趣來。後來蘇軾《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詩,在小孤山、澎浪磯等地名上做文章,最後以“舟中賈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作調侃,與歐陽修這首詩的末句同出一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