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宜良墨頭魚
- 拉丁學名:Garra pingi yiliangensis Wu et Chen
- 別稱: 棍子魚
- 界:動物界
- 門:脊椎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目:鯉形目
- 亞目:鯉亞目
- 科:鯉科
- 亞科:野鯪亞科
- 屬:墨頭魚屬
- 種:宜良墨頭魚
- 國內分布:南盤江
分布地區,形態特徵,生活習性,
分布地區
南盤江中、下游急流江段。
形態特徵
體延長,略呈圓筒形,廈鰭基部前腹面較平坦,尾柄細長,略側扁。頭部寬闊、扁平而略呈方形。吻圓鈍,其背面不下陷亦不形成吻突。前端具角質珠星,吻長約為眼後頭長的2倍。眼小,側位,在頭的後半部靠近背輪廓線;眼間寬而平坦。為眼徑的2.1-2.7(2.4)倍。口大,下位,吻皮蓋於上頜之外,且向腹面擴展,其邊緣分裂成流蘇狀。下唇發展成一橢圓形大吸盤,其最大寬度略小於頭部腹面寬,中央為一肉質墊。周緣薄,前窄後寬,上面具細小乳突,肉質墊和前部周緣薄片間以一深溝為界,其後部無明顯界線。無須。鰓孔伸至頭部腹面,在眼後緣垂直線下方與峽部相連。頭長為鰓孔間距的3.1-4.2(3.6)倍。
背鰭Ⅲ-10;臀鰭Ⅲ-5;胸鰭Ⅰ-14-16;腹鰭Ⅰ-8。第一鰓弓鰓耙外側35-46(39.5)。下咽齒3行,2·4·5-5·4·2。側線鱗51[(6-6.5)/(3.5-4-V)]52;背鰭前鱗14-16(15);圍尾柄鱗16。脊椎骨4+43-44。
體長為體高的5.0-6.0(5.6)倍,為頭長的4.8-4.9(4.8)倍,為尾柄長的5.1-5.6(5.4)倍,為尾柄高的11.0-11.8(11.5)倍。頭長為吻長的1.6-1.8(1.7)倍,為眼徑的4.4-6.1(4.9)倍,為眼間距的2.0-2.3(2.1)倍,為最長背鰭條的1.0-1.7(1.1)倍,為口寬的1.6-2.3(2.0)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2.0-2.3(2.1)倍。
背鰭無硬刺,其第二或第三根分枝鰭條與腹鰭起點相對,第一根分枝鰭條最長,為頭長的一倍左右,外緣深凹S背前距小於至尾鰭基的距離。臀鰭、胸鰭、腹鰭幾乎等長。但較頭長為小。胸鰭後伸不達腹鰭;腹鰭起點至吻端的距離小於至尾鰭基部的距離,後伸不達臀鰭;偶鰭均接近於腹面水平線。尾鰭深分叉,外緣最長鰭條為中央最短鰭條的3.3-3.8(3.5)倍。
鱗片中等大,腹鰭基前面之腹部鱗片變小,有的埋於皮下。背鰭。臀鰭基部具欠發達的鱗鞘。腹鰭基都背側具腋鱗。側線較平直,起自鰓孔上方,後伸至尾柄側面正中。腸長,其長為體長的6.1-9.0倍。肛門近腹鰭基部。至臀鰭起點的距離為至腹鰭基部的距離的4.5-6.8(5.8)倍。鰾小,2室,前室略成倒三角形,外被膜質囊,後室纖細,前室長為後室長的1.3-1.5倍。鰓耙短小,緻密。下咽齒齒面光滑,頂端尖細,下咽骨簿而窄小。腹膜淺褐到褐色。
生活時體裡暗褐色,背部尤甚,腹部乳白色,各鰭褐色,但偶鰭腹面色淺。
生活習性
淡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