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紫砂陶刻

宜興紫砂陶刻

宜興紫砂陶刻由來已久。據考證最初的鐫刻大多位於壺底和壺蓋的邊沿而很少見於壺身,其內容也僅僅記載著作者的名號而已;稍後便有在砂壺身上題刻詩句的作品出現,繪畫絕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宜興紫砂陶刻
  • 工具:薄刃快口尖刀
  • 材料:紫砂泥坯
  • 基本刀法:捻管轉刀
簡介,歷史,

簡介

陶刻是紫砂作品最主要的裝飾方法。由於紫砂陶坯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故易於在紫砂陶上進行雕刻,無論真、草、隸、篆諸體,秦磚、漢瓦、鐘鼎、甲骨、竹簡、寫經各種書法源流,或花卉、蟲鳥、山水、人物等白描、工筆、寫意等國畫技法,匯集文學、書法、繪畫、金石篆刻諸藝術於一體,形成紫砂陶特有的雕刻裝飾工藝。具有獨特的藝術品味。

歷史

宜興紫砂陶刻由來已久,元人蔡司沾《霽園叢話》里就有“奈於白下獲一紫砂罐,有‘且吃茶,清隱’草五文字”的記載,這是目前所知在紫砂器物上題刻詞句的最早年代,但僅見諸記載,原物已佚,尚不知是刻於壺底還是壺身。據考證最初的鐫刻大多位於壺底和壺蓋的邊沿而很少見於壺身,其內容也僅僅記載著作者的名號而已。稍後便有在砂壺身上題刻詩句的作品出現,繪畫絕少。明“供春壺”之前的紫砂陶刻是用竹尖刀(制陶工具)在坯體未乾時刻制的,其刀刻痕與現代意義上的陶刻味有明顯區別,後發展成用專門的鐵制刻刀在坯將乾未乾時鐫刻。明清以降,宜興紫砂名氣大盛,紫砂壺以簡括大方之形、淳樸典雅之色和安逸恬靜之態深受文人學士關注,達官顯貴、文人墨客來宜興定製紫砂壺和文房玩具者甚眾,如趙宦光、董其昌、顧元慶、鄭板橋、吳大徵、任伯年等定製的壺器均署室齋名以傳世。紫砂壺成為眾多文人閒士品茗吟詩,風花雪月時的把玩物,其典雅、恬適、朴茂的風格正與文人澹泊、雅致、清麗的審美情趣相吻。
紫砂壺鐫刻題辭的盛行,推進了文人直接參與創作。有意識地將紫砂壺作為創作的載體者,當推清嘉慶年間的陳鴻壽(字曼生)。陳曼生是著名的“西泠八家”之一,不僅嫻熟於金石書畫,更是嗜壺成癖。他和楊彭年合作設計的紫砂壺,其色含蓄,其質溫潤,其形典雅,亦書亦畫的陶刻藝術“切茶、切水、切壺、切情”,可謂美妙絕倫。由於陳曼生的倡導及一批金石書畫家的參與,推動了紫砂陶刻的發展也大大提高了紫砂壺的品位。陳曼生留下的“曼生十八式”可稱道藝結合的經典, 後世奉為圭皋。曼生之後“壺隨字貴、字隨壺傳”成了文人和匠師合作時共同認可的審美標準。與曼生同時代的梅調鼎,曾在一款稱砣款式的“秦權”壺上題銘: “載船春茗桃源賣,自有人家帶稱來”,其文回味十足,其字遒勁有力,方寸之間便構成壺、字、意、情皆佳的絕妙之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