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市公園路國小建於1958年,曾使用“蛇墩國小”“白宕國小”等校名。學校地處丁蜀鎮繁華地公園路西端。校園整潔、美觀,建有多媒體教室、微機室、科學實驗室、音樂室、舞蹈室、圖書室、閱覽室等。學校現有24個教 書班,1232個學生。76名教職工中有無錫市、宜興市級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 、教學新秀總計17名。近兩年來,教師注重教學科學研究和實踐,並常反思、 常總結,發表論文19篇,各級各類論文獲獎計83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宜興市公園路國小
- 簡稱:公園路國小
- 校訓:開拓進取 求真務實
- 創辦時間:1958年
- 所屬地區:宜興市
- 類別:公立國小
- 學校屬性:國小
- 主要獎項:發表論文19篇,各級各類論文獲獎計83篇
學校介紹,校園管理制度,校舍管理制度,校務公開,校長寄語,學校地址,
學校介紹
立足於讓每個學生都獲得發展的理念,學校大力實施素質教育,紮實推進新課程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益,學校以藝術教育為特色,開發校本課程近年來學生獲獎計703人次。
承載著優秀傳統,沐浴著課改東風,公園路國小全體師生繼往開來濃墨重彩描繪著更加絢麗多彩的明天。
校園管理制度
一、校園規劃完善,布局合理,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相對獨立。校園力求做到淨化、綠化和美化。
二、加強環境衛生管理。建立衛生包乾和檢查評比制度,教學、辦公、生活場所衛生責任到班、到人,定期檢查評比。校園環境整潔,無亂堆、亂放、亂建現象。校內排水通暢,道路平整,路面硬化。車輛停放整齊,地面無雜物,牆面無污損,無衛生死角。
三、搞好校園綠化。種好管好樹木花草,無隨意攀摘、踐踏現象。校園綠化與建築布局相適應,綠化覆蓋率達三分之一以上。
四、重視校園文化建設。環境布置高雅大方,體現教育性;校門端莊,校牌得體,校訓上牆。按規定懸掛、張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地圖、名人畫像、名言警句、師生書畫作品;校園內要張貼《中小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為規範》;黑板報、宣傳櫥窗及時更新,內容健康;大力推廣國語,布告、通知等用字用語規範。
五、淨化校園周邊環境。杜絕學校周圍有毒、有害和污染(包括噪聲)環境的生產經營活動。學校周邊無電子遊戲機營業點、歌舞廳等營業性娛樂場所,200米內無網咖。
六、校內商店具有經營許可證,不強迫學生消費,不出售無保質期和過期的食品。
校舍管理制度
一、學校嚴格按照設計功能,確定校舍(含校舍附屬設施,下同)的用途、荷載和使用年限。任何人不得隨意改變校舍的使用功能。學校不得將校舍出借、出租給外單位或個人使用。
二、新建校舍要確保施工質量。竣工後的校舍須驗收合格才可使用。
三、學校校舍未經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同意,不得隨意拆建、改建,不得違章搭建建築(構築)物。確需改建的校舍,須報經教育主管部門同意,由設計單位提出施工圖紙,具有相應資質的施工單位施工。
四、重視校舍安全。對建設年代久遠、結構質量低、抵抗自然災害能力差,地處山坡邊、水岸邊,抗震設防地區的混合結構、石結構的校舍,要經常檢查結構安全。校舍的走道、樓梯和主要出入口不得堆放雜物,不得堵塞緊急疏散通道,不得在疏散通道加門、上鎖。
五、建立校舍安全預警體系,制定防險救災應急預案,切實做好防洪、防風、防爆、防雷、防毒等安全防範工作。
六、建立自然災害安全教育預防制度。學校要教育師生自覺提高安全意識,維護校舍。發生災害性天氣時,要加強值班巡查,發現校舍損壞和險情時,要做力所能及的維護、加固。
七、建立校舍安全檢查制度。對校舍定期進行安全檢查,並由具有資質的房屋安全鑑定部門做出鑑定。被鑑定為危險房屋的,應及時發出危險校舍通知書。屬D級危房的要立即封閉停用,並限期拆除,及時改造。屬B、C級危房的,要及時加固、維修或改建。
八、經常檢查和維護學校的排水系統、供電線路及消防器材等設施。各類建築物的豎向排水、屋面和地面排水應保持通暢,發現破損,要及時修補。對老化的供電線路,必須及時更換。要保證校園內消防器材的可靠使用。
校務公開
關於有效教學——追尋夢想
作者:許歡
我們每天從早到晚都在辛辛苦苦為學生講課、輔導,靜下心來想一想,在做這些教學工作的時候,有多少是有效的?
上課了,老師走上講台,對同學們說:“請大家朗讀課文”。很正常。
下課了,老師講了滿滿一節,對同學們說:“請大家課後作一下整理”。很正常。
習題講評課,老師問同學:“第一題需不需要講?” “需要講。”學生答。“好,我們就講一講。”“第二題需不需要講?” “不需要”,“好,我們再看第三題。”也很正常。
在這些看似很正常的背後有沒有問題?
請同學們朗讀課文,朗讀多長時間?朗讀有什麼要求?朗讀結束後要乾什麼?學生不清楚。
講了滿滿一節課,叫學生下課進行整理,怎么整理?整理到什麼程度?什麼時間整理?教師不清楚。
習題不提前作好統計要講什麼,講哪些知識,如何進行歸類,而是從第一題開始,一問一答排著講下去,教師糊塗,學生也糊塗。
像這樣的教學現象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不一而足。問題出在哪裡?出在教師身上。這些教師在上課以前沒有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準備,沒有問一問自己“我這樣的教學有效嗎?”“有沒有比我的這種教學更有效的?”正因為這樣,所謂的輕車熟路,結果導致教學的效益很低,教學無效因素太多,浪費了時間,完不成任務,耽誤了學生,而且一耽誤就是三年,太可怕了!
我們倡導有效的教學,我們追求有效的教學行為,怎么辦?也在教師身上。其中首要的一點,課前,無論是正課還是自習,都要進行有效的課堂設計。這節課要講什麼?怎樣講?提問哪個學生?為什麼要提問他?學生練什麼?怎樣反饋?課後布置什麼作業?怎樣檢查?小到一節課,大到一章一單元,必須經過深思熟慮,老師課前準備充分了,才能保證課堂的高效益,從而帶來教學的高質量。然後就要進行上課或自習了。無論是正課還是自習,要做到有效、高效,就必須使每節課讓學生緊張起來,緊張地自學,緊張地思考,緊張地練習,可以說,學生的緊張程度直接決定了本節課是否成功。
一些教師從開始上課一直到下課,組織得始終很緊張,老師的講授緊張,學生的練習緊張,當堂的反饋緊張,最後的點評總結緊張,環環緊扣,課堂始終處於一種緊張的狀態。在教師的調動下,學生積極地聽,認真地做,沒有一人違紀和分散精力,這樣的課效果能不好嗎?一些教師上課就忽略了這一點,一點緊張氣氛沒有,教師松松垮垮,想到哪裡講到哪裡,講到哪裡算哪裡,或教師所講根本不是學生所需,多數學生低頭不聽,各行其是,這樣的課效果能好嗎?
我們知道,學生的學習效率在考試時是最高的。在考試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身體各機能都達到最緊張的時刻,因此也是最有效的時候。這就啟示我們如果能把每一節課都設計成使學生像處於考試時的狀態,那么教學就應該是最有效了,教學效益也就達到了最高。江蘇洋思中學的成功經驗就是這樣的。這就需要老師們提前認真按照考試的程式來設計課堂的各個環節,提問那些內容?提問誰?提問多長時間?老師講什麼?怎么講?講多少分鐘?學生練怎樣練?練什麼?如何反饋練的效果?等等,每一環節都提出具體明確的要求,每一環節都向提高課堂緊張程度上去靠,學生沒有學不會的,成績沒有不提高。
教學是一項需要用心來做的事情,每一名教師都應該用深沉的目光,用理性的思維去研究它,我們不能改變教育,但可以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式,進而影響學生,改變學生。誘思探究也好,啟發式教學也好,所有成功的教學模式和方法,無不是教學最有效的體現。作為一名一線教師,要時時問自己:“我的教學達到最有效了嗎?
關於有效教學——如何構建英語有效教學?
如何構建英語有效教學的策略呢?首先要認清以下一些誤區。
一是誤把“自主”等同於“自流”。為體現新課程理念下的學生主體性的發揮,有的教師便叫學生自己看書,缺乏明確的有針對性的閱讀的指導和任務布置,缺乏相應的檢查和反饋,學生想談什麼,怎么談,與誰談,如何談等方面放任自流。
二是“有效評價”變成“誇獎鼓勵”。新課程強調讓學生享受成功體驗,並不是意味著對學生的一味表揚,而是指以評價為手段,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整體受益。但有許多教師經常不假思索地隨意表揚,“very good”、“well done”之類讓學生習以為常,導致學生隨意應付,麻木冷漠,使評價失去應有的效度和作用。
三是誤把“師生對話”簡單演變成“師生問答”。不少教師把一些表層性問題(display question)充斥課堂始終,把師生問答,有針對性的輸入和有意義的輸出理解成簡單的庸俗的問答,缺乏對reference question的設計和問答之間的深層互動,實際上變成另一種形式的“滿堂灌”。
四是誤以為“合作”就是“配對或小組活動”。在不少課堂上教師片面追求小組合作或配對活動,隨意性過強,討論的問題缺乏設計,合作活動有形式無實質內容,小組中往往是個別學生唱獨角戲,小組匯報時往往只代表個人的觀點,合作學習淺嘗輒止作無效功。教師本應充當組織者、引導者、幫助者,往往變成無為的旁觀者。
五是誤以為“體驗”就是“活動”。課堂上經常有一些為活動而活動的現象。一會兒忙這,一會兒忙那,學生無序操作,簡單的手腳活動與積極的思維拓展脫節,缺乏反思也就談不上真正的體驗和感悟。
有些研究性學習空泛。許多老師開設的研究性課往往只停留於英美影視欣賞﹑中外風俗習語比較這類陳述性知識的表層,探究有“淺”“俗”傾向。實際上,英語的研究性學習應著眼於學生用語言做事和實際交際能力的養成,它要求協調安排時間、空間,堅持獨立性與合作性結合,要與掌握使用英語知識相配合,與各項英語交際活動相融合。許多老師開設的研究性課與Dewey(杜威)提倡的問題教學方法“學生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套用來檢驗想法”相距甚遠。
語法課只練不講或只講不練。新教材強調學習語言知識的是為了更好地運用語言進行交際活動,淡化了學生對語言點等知識的掌握。知識點分散,缺乏系統性,這在語法編排上更為明顯。不少教師在上Grammar時,只按部就班地完成幾個practice或者照本宣科地從頭到尾講授語法綱目,講練結合不合理,時間分配失當。學生即便聽過做過,反饋及效果依然不盡人意。
十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以語言實踐。
教師首先要切實轉變觀念、轉變角色、轉變功能。從用好教材中的素材做起,構建以學生為中心(student-centered)和活動為中心(activity-centered)的新課堂。結合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學有所用,在語言實踐中培養學生運用英語能力,激發學生樂學興趣,思考並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和創新性,真正變英語教師(teacher)為英語教育工作者(educator),教學組織者(organizer),設計者(designer)和指導者(instructor)。
樹立大英語教學觀,關注學生的學習,培養反思型教師。
基礎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不僅要使學生通過學習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等技能,形成一定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而且要使英語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
兒童學習英語要有成效,所謂成效,就是指通過學習和訓練,能說(表達意願)、會聽(接收信息),能進行簡單的交流。因此我們提出:兒童學習英語,要有成效。要做到有成效,在教學中,低年級的學生必須避開語法方面的知識教學要求,在聽、說上下功夫。多聽、常開口、強訓練。以至達到能在一定場合中會用英語交際。學習語言的目的就是要能交流,能交流就算成功。但怎樣能做到上述所指的成效呢?我認為,兒童學習英語要有成效,離不開教學方法的設計。對小學生來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唱、跳、遊戲便是兒童最喜歡、最樂意接受的教學方式。
日常教學中,要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知識學習,學習策略、學習態度和情感都要滲露到英語教師的教育教學中。充分發揮非智力因素的和諧作用,盡力使其合力走向良性正循環。英語教學始終守記用語言做事,交際教學並非僅指口語和聽力,而是全面技能,聽說讀寫的相輔相成,語法教學必須有序進行,紮實把好基礎,要在教學中重視鞏固擴大這些基礎知識並學會在語言輸出的運用。另外要合理加減,活用教材。新教材的主編龔亞夫先生曾說過“教材上有的並不一定要全教;教的不一定要求全會;會的並不一定全考。”教師要把握的度就是在新課程規定的基本要求或較高要求,以實現學生英語學習最近發展區。
新課程背景下的英語教師要不斷更新觀念,全面關注學生的知情意等方面的全面發展,牢記為學生為中心,以學習活動為中心的原則,整合多元學習方式,勇於實踐,積極反思。以教材為基礎,激活教材開發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與時俱進,全方位地用好媒體資源。重視不同課型的模式教學,加強英語教學的實踐性,注意創設情景的實用性,重視寫的能力的培養,充分注重過程評價,同時拓展學用渠道,新課標指導下的有效教學就能顯效,新課標所倡導的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的目標就一定能達到。
校長寄語
學校無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師無小節,節節做楷模。
謹德須謹於至微之事,施恩務施於不報之人。
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
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
學校地址
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