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相禪院位於宜春市高安伍橋鎮洋源村西北四公里燕子嶺山,距高安城區26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宜春瑞相禪院
- 外文名:無
- 地點:宜春市
- 屬性:禪宗聖地
禪宗聖地宜春,禪寺歷史記載,禪寺人文歷史,禪寺重修開放,
禪宗聖地宜春
禪寺歷史記載
正德《瑞州府民·古蹟》載:“瑞相院在三十三都,其地景極幽靜”。後殿前端的石柱上鐫刻著一副嵌字巧妙、寓意深遠的楹聯,上聯是:“瑞郡名山山容般若”,下聯是:“相公出世世界婆娑”,將“瑞”“相”兩字銜於聯首。
瑞相院始建於北宋年間,中侍郎張湘(四川人)退隱山林,自捐財產籌建寺廟落髮為僧,修築了大雄寶殿、觀音閣、方丈廳、藏經閣、鐘鼓樓、學館,建築規模宏偉、裝綴華麗,布局合理,整個寺院有房屋九十九間,建築面積達5000多平方米。寺院分前、後兩大殿堂和東西兩廡。後毀於兵火。歷經清代康熙、乾隆、道光、鹹豐、嘉慶各朝多次重修或改建。觀音堂,略近正方形,占地面積153.4平方米,高約9米,為重檐歇山造。
禪寺人文歷史
第一個古蹟是“道光花崗岩石”:現存放在院西偏房內的一口花崗岩石缸,由於其特殊功能使瑞相院多了一層神奇的色彩。石缸高80厘米,口面直徑82厘米,底部直徑50厘米。缸體呈灰白色,配有灰色斑紋,平口圓唇,腹呈鼓狀。缸身雕刻著展翅翔鳳和喜鵲噪梅的圖案,並刻有“道光十一年立,瑞相院”文字,此缸有一種不同於其他石物的特性:終年乾燥,不會回潮,用之盛米後,一年半載不會發霉,也不會生蟲結塊。如盛水刻上標記,三伏天放在太陽下曝曬數日,缸中之水不會被太陽蒸發,而且滴水不少。
第二個古蹟是“清代墨寶石壁”:寺院西邊的石壁上,鐫刻著觀音娘娘坐蓮佛像。上端大石壁有清代三朝元老朱軾之侄子朱必墩留下的墨寶“石壁”刻字,字型蒼勁有力。石壁下有一個能容十來人的石洞,洞內冬暖夏涼,尤其是夏天,當遊人爬山爬得滿頭大汗時,鑽進石洞,頃刻間便會幹汗。洞內一股清泉終年不斷,泉水清澈甜潤。
第三個古蹟是“石佛羅漢菩薩”:在瑞相禪院觀音堂東側的房間裡,有一尊大肚子石佛,人稱羅漢菩薩,據說十分顯靈,只要用手摸摸大肚羅漢的肚臍,有求必應。因此,朝拜者絡繹不絕。相傳,這尊石佛是寺院建好幾年後,由一塊從後山飛來的巨石雕塑而成的。這天,沽塘村有位姓朱的香客到瑞相禪院進香,被留住在觀音堂東側的房間裡。半夜裡,忽然後山傳來喊叫聲:“朱公子,你家裡傳來口信,說你媽得了急病,要你火速回家。”朱公子見叫得急,不知出了什麼事,連忙起來向住持借了盞燈籠,剛走出寺門,就聽到後山一聲巨響,如同山崩地裂,嚇得他出了一身冷汗。當他回過神來,看見寺院還是好端端的,回到院裡,才發現自己住的房間滾進了一塊巨石,後牆被撞出一個幾米見方的大窟窿。朱公子暗叫:幸得神人催我走出房間,要不然早被石頭壓成了肉泥。他回家得知家人並沒有給他捎過口信,更加相信神人護佑便把昨夜發生的事情告訴了村里人,這樣一傳十,十傳百,瑞相禪院從此名聲大振。和尚們見寺里憑空飛來一塊巨石,沒把牆全部撞倒,而只撞出一個僅與石頭一般大小的窟窿,挪又挪不動,搬也搬不走,於是就請刻石師傅把整塊石頭雕成一尊大肚子彌勒佛。後來,瑞相禪院維修過好幾次,其他菩薩要常開光貼金,而石羅漢無須僧人為他修飾鍍金歲歲年年挺著個大肚子,赤著腳,露出臍,顯出極為得意的樣子。
禪寺重修開放
瑞相院曾經盛行一時,幾經劫難,至鹹豐元年僅存後殿(觀音堂)和西側齋堂。觀音堂,略近正方形,占地面積153.4平方米,高約9米,為重檐歇山造。欣逢盛世,百廢俱興,又承伍橋鎮人民政府撥地數十畝,施木百餘方,耗資三百餘萬元的瑞相禪院大雄寶殿歷時三年得以告峻2009年10月18日高安市伍橋鎮瑞相禪院隆重舉行大雄寶殿開光慶典暨佛像開光法會。禪院坐北朝南,四周山遮林掩,翠竹林立,古木參天,林中鳥雀雲集,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由院東蜿蜒流過,一汪清泉從院西石縫中汩汩湧出,流過寺前的草坪,與東邊的小溪相匯合流,使寂靜的寺院終日流水潺潺,鶯歌燕舞,每當日出日落,雨水過後,白雲霧靄相伴山巒,把青翠欲滴的山林輝映得五彩斑斕,身處其境,悠悠然似世外桃源,飄飄然像人間仙境,使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