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教體新區

宜春教體新區位於宜春市區西北,毗鄰明月山機場,北至滬昆高速公路、醫藥產業園,南至宜春學院老校區,西至草河,東至湖田鎮區東部,力爭通過5至10年的時間,將教體新區打造成為集產、學、研、校、園、城於一體,融合教育、產業、生活服務功能的城市綜合新區,立足贛西、面向全省的中央生態活力區,景區式教體小鎮,面積41.7平方公里,容納大學生12.2萬人,居住人口21.6萬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宜春教體新區
  • 面積:41.7 km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宜春教體新區以綜合服務中心為核心,沿原320國道和錦繡大道生長多個組團,以活力環串聯,有機生長形成“一心三片(多組團),一環多廊”空間結構。構建“O”型活力共享環,有機串聯功能版塊。共享環上布置公共服務設施、眾創空間、綠化開敞空間、休閒運動空間等,並依託公共運輸系統——“雲軌”進行高效聯繫,實現城際共享、校際共享以及生活設施上的共享。其中,一心指綜合服務中心(綜合服務組團、創業孵化組團);三片指濱水魅力文教片區,依山活力文教片區,醫藥產學研片區;一環指活力共享環,串聯共享服務核心和5個共享節點;多廊則是指山水生態廊道,沿山濱水構建藍綠交織的生態框架。宜春教體新區的規劃集中體現了生態、開放、共享、交通、生長五大特色。
宜春教體新區將打造1個共享中心和5個共享節點,規劃公共活力走廊進行串聯。城校共享中心:高級別設施集中布局,形成功能強大的大共享中心,並作為城市副中心,促進城校融合;校際共享節點:服務於校園或社區的配套設施,就近集聚,形成類型豐富、主題鮮明的5個共享節點。同時,構建“片區-社區-鄰里”三級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形成多層次、全覆蓋、人性化的基本公共服務網路;規劃中國小11處,其中九年制學校2處,中學3處,國小6處;規劃綜合醫院1處,專科醫院1處,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及兒童康復中心1處,普通醫院4處;規劃文化館各1處,文化活動中心6處。此外,在市政設施上,將規劃擴建袁河水廠,保留110KV鳳凰變電站、湖田變電站;新建110KV變電站2處,通信局站1處,垃圾轉運站1處,消防站2處;採用管道天然氣,由區外化成岩高中壓調壓站供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