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八景

宜州三大“八景”,都有其豐富而獨特的歷史文化、地方文化內涵,成為宜州與外界交流、彰顯地方文化、擴大社會影響的名字和展示宜州文明的豐碑,是我們的先人留給我們的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更是需要我們保護和傳承的宜州文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宜州八景
  • 會仙遠眺:今白龍公園內
  • 廣化高瞻:縣城南五里之南山
  • 龍江夜月:指冠英閣景觀
概況,宜陽古八景,會仙遠眺,廣化高瞻,龍江夜月,鶴嶺秋風,丹霞夕照,青鳥朝雲,墨池煙雨,蓮沼晴瀾,河陽古八景,香爐曉日,文筆秋雲,東嶺琳宮,福山寶剎,玉澗鳴琴,黃岩晚照,香山古八景,

概況

郡城慶遠,別稱宜陽。《慶遠府志》云:“(郡城)鱉鶴、大號、會仙、青鳥諸峰,分峙四境,龍江為帶,巢洞為圉,郡屬勝境兮”,宜陽八景之“會仙遠眺”、“廣化高瞻”、“龍江夜月”、“鶴嶺秋風”、“丹霞夕照”、“青鳥朝雲”六景即寓其中,而“墨池煙雨”和“蓮沼晴瀾”二景分別在城西明代龍溪書院和城東府學宮前之蓮花池。德勝又稱河陽,宋崇寧初朝廷派將官黃忱討伐安化(今環江縣)蒙光有之叛,置得勝寨於觀音山下,後名德勝。德勝周邊的香爐、文筆、屏風、觀音、獨尊幾座小山極具情趣,岩洞幽奇,皆有寺庵閣亭,宋明詩文碑刻頗多,且德勝地方多產文儒,文化薈萃,地方“八景”之名皆由此而誕,明代供職於德勝巡檢司的羊城(今廣州)人陳希賢,對“河陽八景”賦詩八首以記之。香山八景,是集中在宋代宜州郡城西郊香山寺、州通判趙忭講學處的八處玲瓏景觀,既極富中國古代園林文化韻味,又蘊含著古宜州教育、宗教、旅遊等文化內容。

宜陽古八景

會仙遠眺

在北山,今白龍公園內。山有白龍洞,洞有石龍,鱗甲宛然,傳唐末河東陸禹臣居洞中修煉,後屍解仙去。《一統志》載:“白龍洞潛通南山之龍隱洞,常有紫雲元鶴乘空而下,如神仙之會,故又名會仙山。”會仙山上有崔、莫二仙姑煉丹所,岩前有石若觀音,山上石井曾出並蒂蓮花,有方石鐫“騎雲”大書。山腰東、南、西方各有東、中、西觀及高昌閣、花婆岩、雪花洞、金仙閣等眾多觀閣景觀。
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於崇禎十一年(1638)農曆2月16至3月16日在宜域考察30天,對“郡城三勝”之一的會仙山作了兩天考察,認為“其山盤崖峻疊”,在遊了百子岩、深井岩,東、西、中觀以及白龍洞後再游雪花洞,深切感受是“俯瞰旁矚,心目俱動。忽幽風度隙,蘭氣襲人,奚啻兩翅欲飛,更覺通體換骨矣”。
清康熙間,柳慶協副將楊彪在其《重修白龍洞記》中言:“慶遠城郭雖荒,山川猶勝。…,而會仙山則尤一郡之名勝。”登臨會仙山,除能飽賞諸勝景外,還可“一俯南天眼豁開”,郡城、龍江、村野、田疇盡收眼底。
會仙山的石刻詩文極為豐富,僅集於白龍洞就有自宋以來歷代名人詩刻60多幅以及清末民初張魚書《白龍洞題壁詩》、盧燾《游白龍洞和石達開題壁詩》等沒有鐫刻於石的詩文一批。在詠嘆“會仙遠眺”的詩作中,當推宋宜州刺史張自明詩“白龍洞口白龍台,一俯南天眼豁開。蒼筆漫題三數字,後人還笑我曾來”,明慶遠知府楊信詩“青峰碧嶂與天齊,一經凌空石鑿梯。雲氣奔騰龍去遠,松花搖落鶴來棲。樓台佛剎依北山,城郭人家傍水西。作為嶺南風土記,盡將佳景職方題”,清代慶遠府教授(教育行政長官職)唐仁的《登北山》“是山高莫比,身又比山高。白日渾遐舉,青雲許並翱。仙蹤何處覓,塵網此焉逃。俯視龍江渡,憧憧太覺勞”及慶江書院山長陳啟焯《詠會仙遠眺》“北山會駐小游山,我亦登高翠岫巔。城郭參差宜近水,星辰錯落許捫天。春花紅雨香三月,秋稼黃雲覆九邊。一覽群峰都入目,丹爐藥灶靜無煙”。

廣化高瞻

在縣城南五里之南山,今慶遠鎮沙嶺社區。南山與北山隔江相望,亦是古宜州“郡城三勝”之一。南山樹木蔥蘢,山北有洞,中有石龍,名龍隱洞。龍隱洞軒敞如屋,洞中石龍呈昂首奮爪之勢,壁間現鱗甲之痕,龍身若隱若現,有乘雲隱去之狀。洞內岩道上下層疊,縱橫交錯,互相貫通,全長二、三里,均可從後山山門出,洞左穿壁而過即為雙門洞、桄榔岩;下有深潭潛通地下河,石乳羅列,光怪陸離。洞前有宋代建的廣化寺(又名南山寺)、春意庵、三賢祠以及珍藏宋真宗御筆十六軸的御書閣,其廣化寺殿宇宏偉,佛像數十,享譽粵西。洞旁寺後石壁,有宋皇祐五年(1053)廣西安撫使余靖巡視宜州時游南山詩刻《南山寺題詩》、宋將黃忱《平蠻碑》、廣西路副總管沙世堅《招撫茆難莫文察碑》以及宋宜州刺史張自明《南山寺題詩》、明慶遠知府林庭杓《南山龍隱洞題壁》、清詩人慶遠知府商盤《訪南山寺御書閣遺址》等歷代眾多詩刻。南山幽境奇觀,令遊覽者神怡心曠,流連忘返,宜州刺史張自明稱之為“紫華福地”。余靖的“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飯飽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 林庭杓的“薄宦天涯探勝游,南山高臥見青虬。煙沉古洞諸丹冷,月敞上方一鏡浮。鬼斧鑿成珠玉界,仙人指點珊瑚洲。從來此地風塵隔,我愛趺跏日未休。”則為此福地做了最貼切的詮注。

龍江夜月

指冠英閣景觀,今河池學院東區。冠英閣建在龍江北岸碼頭旁幾塊兀突江邊的巨石崗巒上,東西兩側為深壑林叢,南臨龍江。冠英閣為地方閒情諸士聚集玩樂之地,清代建有二層閣樓,為地方文士談詩論文、飲茶酌酒、觀景賞月的地方。尤在夏秋時節月朗星稀之夜,登臨斯閣,小酌過後,憑欄眺望江南岸的慶遠郡城,星星燈火,竟似天上繁星灑落人間;俯視由西而東緩慢淌流的江水,江波粼粼,漁舟晚唱,更覺心曠神怡;即便斜依欄台、閉目凝神享受習習涼風,叢叢竹木的沙沙輕唱、小蟲動聽的鳴吟、樓閣江崖下潺潺的流水聲,也能給你以幽沁心田、情趣奇妙的感覺。慶遠知府李文琰《龍江夜月》詩“桃花細雨唱蠻歌,兩岸雲生漲綠波。一幅蒲帆江上疾,團團寒玉貼銀河。”慶江書院山長陳啟焯對龍江月夜是這樣描繪的“冰輪照透碧玻璃,無數苗船隔岸移。險浪三門飛似練,涼生五夜滿如規。漁燈明滅兼星碎,蛟窟深沉落漲遲。惟有羈人眠不得,來朝盼到放關時。”

鶴嶺秋風

鶴嶺秋風,在城南五里大號山(俗名鷯哥山),又名鶴嶺,今慶遠鎮龍塘社區境。宋代名臣趙忭慶曆間任宜州通判時常抱琴攜鶴登臨大號山,以飽覽郡城奇觀,離任時將陪伴多年的白鶴在大號山頂放飛,後人築亭紀念,名“放鶴亭”,大號山又雅名“鶴嶺”。古時的大號山,楓林遍布,每當九九重陽秋高氣爽,滿山紅葉染紅山巒,呈現不同凡響的醉人金秋景色。山不高聳,路不陡峭,易於文人儒士攀臨,遠矚高瞻,一覽水抱山環的“鐵鏈鎖孤舟”的慶遠府城:城內屋宇鱗次櫛比,城外阡陌縱橫,野田溪流迤邐、稻穀金黃,火紅楓葉如潮環抱鶴嶺,令人遐無盡,因而有“鶴嶺秋風”的讚譽。清慶遠知府李文琰《鶴嶺秋風》詩曰:“山頭子晉駐何年?萬里隨鸞下紫煙。片石秋來翻曉月,凌霄有志向遙天。”知府商盤《趙清獻放鶴亭》亦有詩“雅調琴何在?高標鶴自來。欲留清獻跡,還築獨孤台。”

丹霞夕照

丹霞夕照又稱“丹霞遺蛻”,在縣城西南六里之九龍山。九龍山為“郡城三勝”之一,其九峰聯絡宛然如龍,山下有龍潭,山上有廟宇,岩洞頗多,其中九龍洞中有龍田、石龍、石乳、石碑,張自明游九龍山覽九龍洞,有《詠九龍山詩》“輕陰漠漠曉春天,草路鋪茵柳似氈。閒訪龍君話行色,雲平深洞水平天”。丹霞夕照應該緣因宋宜州刺史張自明。張自明,字誠子,號丹霞,江西建昌人,宋寧宗嘉定間(約1213~1219)任職宜州,先任州教授兼攝州事,後任知州。張任職宜州,“政簡刑清,興學尚文,惠政於民甚厚”(《宜州市志》),地方感恩;他南山寺緣遇盧僧卻無緣得道,他九龍潭虔誠設祭祈雨顯靈解旱救民,他壽終出殯至九龍山天葬龍口等故事,都給張自明的人生渲染了一層神秘的色彩,使宜州“民間祀之若神明”(《宜州市志》)。明萬曆四十年慶遠知府岳和聲在張自明天葬龍口處大書“丹霞遺蛻”四字鐫於洞門之額,後人又稱丹霞夕照。

青鳥朝雲

指青鳥山景觀。青鳥山在城東北龍江北岸,相傳常有青鳥群聚山頭,山上多奇花異草,有古寺、佛庵遺蹟,早游登臨絕頂,旭日東升,朝雲溢彩,景色綺麗,故名青鳥朝雲。清乾隆間宜山貢生苗德沛《詠青鳥朝雲》曰“飛來青鳥幾何年,聳翠峰巒萬古傳。有路山腰雲截斷,不知何處問神仙。”

墨池煙雨

指宋崇寧三年(1104)北宋大詩人、書法家、政治家黃庭堅被貶到宜州羈管初時租住城西龍溪旁黎姓民屋,山谷先生常在龍溪旁的池塘清洗筆硯,池中矗立一石,形如半圭,正黑色,後人叫此池為墨池。池內波碧荷翠,池周竹木青蔥,每當煙雨溟濛,此間景色格外迷人,故名“墨池煙雨”。 宋嘉定間,宜州知州張自明在黎姓屋舊址建山谷祠龍溪書院,墨池保留完好,後代歷次修葺。清慶遠知府李文琰有《墨池煙雨》詩“山色四周皆峭壁,溪光一帶忽平疇。”

蓮沼晴瀾

又名蓮沼晴嵐,此景觀在宋宜州州學宮(今市文廟公園)前,是學宮大門南面一張大塘。春風暖吹,塘水清粼,塘面荷葉片片,滿目生機盎然;夏雨初嵐,滿塘蓮花爭妍,令人詩畫趣悟頓生。清慶遠府教授唐仁《詠蓮沼晴嵐》詩讚曰:“橫塘數畝學宮前,每遇新晴景倍妍。活水源頭通碧沼,回紋波面襯芳蓮。一渠綠愛風吹皺,千朵紅看日照鮮。浪映花光相蕩漾,文章生趣悟悠然。”

河陽古八景

指香爐曉日、文筆秋雲、東嶺琳宮、福山寶剎、綠野春耕、黃岩晚照、玉澗鳴琴、金魚澄碧八大景觀。均位於廣西宜州市德勝鎮所轄範圍內。

香爐曉日

即德勝街旁的香爐山,山雖不高,四季常青,每日清晨雲霧繚繞全山,日升,陽光照射,雲霧中映現紅霞,幻出香爐峰奇觀。

文筆秋雲

指德勝古城東郊文筆山,山如碩大的毛筆倒立,筆尖直插藍天,因文筆山正對城內文廟大門,皆言文筆山風水靈氣。

東嶺琳宮

指觀音山,山有多重石級蜿蜒而上至頂,有玉皇閣,晨鐘暮鼓,一派祥和;山腰有黃公岩,洞內鐘乳石造型奇特,有宋代“洗劍亭”及眾多宋、明時期古碑石刻;山下有水岩,水色澄清,終年不涸。

福山寶剎

指城西北屏風山之玄真寺,明景泰元年建,此處蒼松翠柏,古樹參天,茂林修竹,勝跡鱗比,有詩讚曰:“城外非無山,遠望但見樹。樹中亦有屋,橫行不知路”。

玉澗鳴琴

又稱玉笏鳴琴,指立於德勝街中心位置的獨尊山,山似玉笏,每當人聲鼎沸,山即回音如鳴琴。

黃岩晚照

指鎮西北羅村背山,此山不長草木,山面西向,橙黃一色,夕陽西下,日光照射,紅光四野,落日西沉許久,紅光始褪。

香山古八景

有梵王天、觀音閣、菩提路、普陀崖、燃燈門、朝闕石、噓雲岫、滴翠亭,皆為玲瓏精巧的自然園林景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