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蛇山

南蛇山

南蛇山,為典型的整體石頭山,海拔378米,為宜州市區最近的山體之一,因近城區,故成為城裡人鍛鍊的場所,已砌石階梯,共1216階。每日清晨、黃昏,登山者往往成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蛇山
  • 地理位置宜州市
  • 級別:市級
  • 區域面積:海拔378米
  • 類型:整體石頭山
  • 管理單位宜州市
概述,來源傳說,詩刻,景觀,

概述

宜州城區龍江北岸,與青鳥山分列於會仙山的兩側,像兩張彩旗分插左右,呈拱衛之勢。這一奇特山勢曾引起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的興趣,在其遊記中記述頗祥。
南蛇山
此山向來以陡峭聞名,且與附近各山互不相連,不論從何面爬上,都極困難,古人以“難涉山”稱之。在山麓檢拾殘碑,還見刻有“莽於難涉山之陽”等字。歷來宜州人士口碑流傳有“南蛇攆拐”的故事。說此山之脊極像南蛇匍匐之勢,她正向東南面的一個土嶺撲去,此土嶺即是府衙(今原市委大院)後面的螞拐嶺,大概由於龍江的阻隔,南蛇水遠追趕不上螞拐,因而呈現現在的態勢。從此人們便稱此山為“南蛇山”。本世紀30年代宜山縣始設電話,曾在螞拐嶺上設電話交換機,後來廣西發動“六一”運動時,在嶺上修了一座堡,螞拐嶺總算沾了點現代信息,而南蛇山卻是靜靜地躺著,無人問津。
南蛇山雖然比會仙山略高3米(海拔378米),但它沒有會仙山的殊榮。因為難涉,古人望山卻步,既無寺觀亭閣,也無名人遊蹤,除了一些樵哥偶有攀越外,幾乎是人跡罕至之區。改革開放後,宜州的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城區也向西大拓展。90年代初,郵電局選定了南蛇山巔安裝大哥大通訊總樞紐,從此南蛇山步入了歷史的新篇章。經過郵電職工夜以繼日的施工,披荊斬棘,劈山造路,使這一現代化的工程迅速完工。鐵塔聳立,聲傳四海,也使宜州城出現了一個亮麗的風景點。有人作詩讚日:
踏弓踩箭躍蔥蘢,塔廈崖巍傲碧空。
闢建峰巔新勝跡,當推郵電第一功。
如今,每天有數以百計的市民在興作登山晨練,南蛇山又為全民健身運動作了新貢獻。登上山峰,眼界廣闊,宜城新景盡覽無遺,真是風景這邊更好!據悉,《宜州報》曾徵集“新宜州八景”,南蛇山以其軒昂之姿列人其中,應是當之無愧的。
南蛇山

來源傳說

相傳古代有白蛇修煉成仙,後因留戀宜州美景,誤了公事,被鎮於此,面南思過。因仙庭在北方,鎮於南,故約南蛇山。

詩刻

因游者眾,文人墨客偏多,故山上詩刻很多。大多為無名詩,化名詩。整體價值不大,不過是表達一種對鍛鍊及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罷了。

景觀

南蛇山上可盡攬宜州市區,風從四方來,看日出、日落、及龍江景致的最佳位置。所以南蛇山成了宜州名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