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筒在宜城興起的時代,根據師徒傳承情況計算,大致在清道光年間(公元1821年——1850年)至上個世紀末,其師徒傳承大概有三代,出現了一大批知名藝人。蘭花筒系用較粗且竹結長的竹筒作材料,先打通竹節,然後在一端覆上皮膜,或去鱗的魚皮、或較粗大的蛇皮。另還有一個附屬檔案叫雲牙板,共有兩塊,用木板或竹片製作。表演時,演唱者左手臂向胸腹間彎曲,抱住蘭花筒,左手握住兩塊雲牙板,右手用食指、中指、無名指擊打蘭花筒一端覆蒙的皮膜,主要用於演奏“過門”,很少用於演唱時,而雲牙板只用於演唱時,呈慢節拍邊唱邊擊打。
基本介紹
基本簡介,表演形式,曲目介紹,藝術特點,發展歷程,
基本簡介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宜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遺產級別: 省
宜城蘭花筒,因其用較粗的楠竹筒製作而成,故始稱“楠竹筒”。
表演形式
新中國成立以前,蘭花筒均為“單口演唱”,即一個人演唱,而演唱者都是窮苦人,或是無依無靠的盲人。其演唱形式有兩種:一種是游鄉串戶演唱;另一種是坐館演唱。游鄉串戶,也就是挨門挨戶乞討,為了討得聽者高興,乞討到施捨,所唱之詞多是即興創作,見啥唱啥,而且都是奉承吉祥之語。坐館演唱,就是在茶館、酒館裡演唱,所演唱的內容一般是公案傳奇之類的節目,多為長段子,連本。每次演唱完之後,向飲者或吃者收點錢維持生活。
曲目介紹
蘭花筒曲目題材繁雜,內容廣泛,其曲目究竟有多少,至今尚無準確的統計。截止至2008年底,宜城市文化部門收集到的只有《包公案》、《西遊記》、《響馬傳》、《隋唐傳》和《紅燈記》等總計35個。
藝術特點
宜城蘭花筒的唱腔皆為板腔,但根據板式的不同,板腔中又可分板頭、散板、平板、苦平板、垛板、數板和落板等6種。板式雖然不多,但卻能唱出各種不同的感情,表達出繁雜多變的內容,刻畫出不同人物的性格、形象。
宜城蘭花筒的詞格,均為韻散相間的說唱形式。韻白講究聲調和韻調。在語言修辭上大量採用排比、對偶和擊筒打板相襯托的方法,使之具有鏗鏘的節奏感,突出了韻白的音樂性。散白接近口語,用以敘述故事的情節,或摹擬不同人物的語調。其唱詞有七字句、十字句,也有長短不齊的句式。
發展歷程
新中國成立之後,蘭花筒這個曲藝形式被宜城市專業和業餘劇團所吸收,自編了很多反映現代化題材的曲目在城鄉演唱。
宜城市花鼓戲劇團視弘揚、傳承宜城蘭花筒為己任,首先在表演形式上進行了大膽改革,改原來的單口站唱、坐唱為對口唱、群口唱和表演唱;並在伴奏上,在保留蘭花筒和雲牙板打擊伴奏的基礎上,增加絲弦伴奏和男女聲幕後幫腔,用現代戲劇舞台的手段對其進行了包裝,增強蘭花筒的藝術感染力,提高了可觀賞性,使蘭花筒獲得了新的藝術生命。
該市文藝創作室和花鼓戲劇團還聯合創作排演了一批新的蘭花筒曲目。其中《賣襖》於1998年獲全國社會文化政府最高獎第七屆“群星獎”銅獎,湖北省社會文化政府最高獎第二屆“楚天群星獎”銀獎和湖北省第七屆百花書會表演三等獎。
《排水風波》於2000年獲湖北省第八屆百花書會一等獎,於2001年獲湖北省社會文化政府最高獎第六屆“楚天群星獎”銅獎。
《賣襖》和《排水風波》這兩個曲目分別在全國和全省獲獎。宜城蘭花筒這個古老的曲藝走出了宜城,走出了湖北,走向了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