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粳096

宛粳096

宛粳096系南陽市農業科學院選育而成的高產穩產、優質、多抗適應性強的水稻新品種。於2010年參加河南省中晚粳水稻預備試驗,2011-2012年參加河南省中晚粳水稻區域試驗,2013年參加河南省沿黃粳稻生產試驗,完成試驗程式。2014年4月通過河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宛粳096
  • 外文名:wanjing096
  • 審定編號:豫審稻2014003
  • 適應範圍:河南沿黃稻區及豫南秈改粳稻區
  • 平均畝產:663.0kg
  • 開發情況:河南德成種業有限公司獨家開發
品種名稱,審定編號,申請單位,選育人員,品種來源,特徵特性,抗病鑑定,品質分析,產量表現,栽培技術要點,審定意見,

品種名稱

宛粳096

審定編號

豫審稻2014003

申請單位

選育人員

郭俊紅、程相武 陳錢權

品種來源

宛粳28/花育446

特徵特性

屬粳型常規水稻品種,全生育期156-166天。株高107.2-113.5cm,株型緊湊,劍葉挺直,莖桿粗壯,分櫱力強;主莖葉片數17-18片,半散穗,著粒較密,穗長18.1-18.9cm,每畝有效穗18.8-20.4萬,每穗總粒數172.8-196.6粒,實粒數134.3-160.6粒,結實率73.5-82.5%,千粒重24.0-24.5g。
宛粳096

抗病鑑定

2013年經江蘇省農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鑑定:對稻瘟病菌各代表小種表現為抗病,對穗頸瘟表現為中感,對白葉枯病代表菌株“浙173”、“PX079”、“KS-6-6”和“JS49-6”表現為中抗,對紋枯病表現抗病(HR)。

品質分析

2012年經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品質分析:出糙率83.8%,精米率75.5%,整精米率73.6%,粒長5.1mm,長寬比1.7,堊白粒率23%,堊白度1.4%,透明度1級,鹼消值6.8級,膠稠度60mm,直鏈澱粉16.6%,達國家優質稻穀3級標準;2013年品質分析:出糙率82.7%,精米率73.0%,整精米率70.1%,粒長5.0mm,長寬比1.9,堊白粒率11%,堊白度0.8%,透明度1級,鹼消值6.3級,膠稠度87mm,直鏈澱粉15.1%,達國家優質稻穀2級標準。

產量表現

2011年河南粳稻區域試驗,13點匯總,12點增產1點減產,平均畝產稻穀584.2kg,較對照新豐2號增產7.3%,差異極顯著,居11個參試品種第4位;2012年繼試,9點匯總,7點增產2點減產,平均畝產稻穀663.4kg,較對照新豐2號增產6.7%,差異極顯著,居11個參試品種第6位。兩年平均畝產稻穀623.8kg,較對照新豐2號增產6.9%。
2013年河南粳稻生產試驗,7點匯總,7點增產,平均畝產稻穀663.0kg,較對照新豐2號增產9.9%,居6個試驗品種第1位。

栽培技術要點

1、播期和播量:適期早播,培育壯秧,作麥茬稻栽培,4月中、下旬至5月初播種,豫南稻區可推遲到5月中下旬播種。一般濕潤育秧播種量2.0-2.5kg/畝,秧田和大田面積比1︰10左右。秧田施足基肥,三葉期補施促櫱肥,移栽前5天適量追施送嫁肥,以培育適齡多櫱壯秧。
2、栽插方式:6月上、中旬移栽,一般中上等肥力田塊,栽插株行距13.3cm×30cm,每穴3-4本。高肥力田塊株行距可增大至13.3cm×33cm,每穴3本左右。肥水條件差、遲栽田適當降低密度,增加每穴基本苗,做到淺插、勻栽,防止漂苗、缺穴斷行。
3、田間管理:合理配方施肥,促苗早發穩長,本田施足基肥,以施用有機肥為主,氮、磷、鉀及微肥合理搭配施用,一般本田總需氮量控制在20kg/畝左右。掌握前重、中控、後補的施肥原則,一般基肥占50-60%,分櫱肥占30%,穗肥占10-20%。分櫱肥宜早施、重施,移栽後7-10天內及時追施肥料。適當增施鉀、鋅肥,有利於壯稈、促進籽粒灌漿;科學灌水,達到預期莖櫱數後,及時曬田,控水控肥,抑制無效分櫱,使水稻根旺稈壯;綜合防治病蟲害,確保豐產豐收,搞好病蟲預測預報。重點做好二化螟、三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以及稻瘟病等的防治工作。

審定意見

該品種符合河南省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河南沿黃稻區及豫南秈改粳稻區種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