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邊爐饃以其低糖、酥而不膩;味純、香酥可口的獨特地方風味,多年來深受榆林消費者的青睞,並榮獲多項大獎,被譽為“中華國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定邊爐饃
- 主要食材:小麥麵粉
- 輔料:白糖、紅糖、核桃仁、花生仁、青紅絲、梅桂醬、芝麻、陳皮面
- 調料:豬油、熟清油、燒酒
歷史沿革,分類,生產製作,食用指南,主要功效,
歷史沿革
“爐饃”起源於何時?遠不可稽。相傳元朝末年就有百姓在爐饃中夾紙條,“爐饃”是安邊(今屬定邊縣)的傳統美食。由於選料精,做工細且極其考究,歷經三百年,贏得了四海美譽,八方食客。人們都知“爐饃”好吃,但並不知道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1697年康熙帝率師西征葛爾丹,四月初二從榆林出發,“羽轡行邊六日程”來到安邊堡,遂命大軍宿營,自己扮成“腳戶”私訪,與當地人高善仁談得開心,屈將幾位客人請回家,從裡屋抱出一個罐子來,從罐子取出爐饃招待客人,客人品嘗後,連聲稱好,並向屈了解了做爐饃的技術。告別時屈送了客人一罐爐饃。客人脫下馬褂,贈於屈。後來屈發現褂內刺有龍圖,方知萬歲爺所贈。
時隔不久,朝廷命專人專程來安邊請高善仁趕做爐饃。訊息一下傳開,各州府縣官吏藉機向朝廷敬貢,各路商客爐饃生意火爆,“銷東晉,售南慶,能西涼,出北塞”。民間則“家皆以餅相饋”。從此以後,百姓稱有關爐饃面叫上面(皇上用之“,麻油叫做清油(大清珍品),並稱鐵爐為“鐃”(傳說康熙帝看了鐵爐後稱鐃),百姓吃爐饃用雙手捧著,傳說是對聖上的敬重。安邊東灘現在還保存著寫給康熙帝品嘗爐饃的對聯:“金爐不斷千年火,玉盞常照萬歲燈。”
時隔不久,朝廷命專人專程來安邊請高善仁趕做爐饃。訊息一下傳開,各州府縣官吏藉機向朝廷敬貢,各路商客爐饃生意火爆,“銷東晉,售南慶,能西涼,出北塞”。民間則“家皆以餅相饋”。從此以後,百姓稱有關爐饃面叫上面(皇上用之“,麻油叫做清油(大清珍品),並稱鐵爐為“鐃”(傳說康熙帝看了鐵爐後稱鐃),百姓吃爐饃用雙手捧著,傳說是對聖上的敬重。安邊東灘現在還保存著寫給康熙帝品嘗爐饃的對聯:“金爐不斷千年火,玉盞常照萬歲燈。”
分類
主要是餡的分類,主要有棗泥、豆沙、五仁、黑糖四種。
生產製作
爐饃做工精細、酥脆可口、餡味清香而聞名遐邇。做爐饃饃的工藝、用面、用油最為考究。面要用上好的春小麥麵粉,豬油要色白純淨。麵粉和油要嚴格按比例配製首先將麵粉(米麵最佳)用溫火炒熟,拌上白糖、紅糖、核桃仁、花生仁、青紅絲、梅桂醬、芝麻、陳皮面等,再加上適量的熟清油、燒酒,攪拌均勻即成。加工爐饃饃時,先將l1/3的麵粉全部用油和起,叫“酥子”,餘下2/3麵粉,倒人剩下的豬油,再用開水和起,加入少許燒酒,即為皮面。皮面和酥子分成相同的若干份,一個皮麵包一個酥子,擀成長條狀,反覆摺疊擀三四次,擀成方塊,包上餡子壓平。擀麵皮要手放輕、放活,不能壓的過死,包餡時要底薄面厚。將包好的饃饃,點上紅綠花,放進烤爐內烤熟。
食用指南
口服,在吃爐饃的同時喝點茶水是不錯的選擇
主要功效
過年,過節可以用做禮品,是高大上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