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製化綠色信息影響研究:探索、驗證和解釋

定製化綠色信息影響研究:探索、驗證和解釋

《定製化綠色信息影響研究:探索、驗證和解釋》是2022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建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定製化綠色信息影響研究:探索、驗證和解釋 
  • 作者:王建明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2年3月
  • 頁數:356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030703989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定製化綠色信息影響研究:探索、驗證和解釋》對定製化綠色信息及其影響作用進行專門研究,整合使用探索性研究(分析定製化綠色信息維度結構的四大主範疇)、驗證性研究(分析定製化綠色信息四維度對綠色消費行為的主效應和互動效應)和解釋性研究(分析定製化綠色信息對綠色消費行為的影響作用)三種研究方法,對定製化綠色信息及其影響進行了系統研究,試圖為推動綠色消費和生活方式綠色化的政策實踐提供理論支撐和實驗證據,也從消費視角推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

目錄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全球氣候變化形勢嚴峻 2
第二節 節能減排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 3
第三節 節能減排成為中國關注的焦點 10
第四節 消費領域節能減排成為重要課題 14
第五節 綠色消費問題與定製化綠色信息 18
第二章 定製化綠色信息及其影響的研究述評 23
第一節 定製化信息及其影響 24
第二節 綠色信息及其影響 32
第三節 信息框架效應 40
第四節 相關中介變數及其作用 47
第五節 相關調節變數及其作用 57
第六節 本章小結 65
第三章 定製化綠色信息及其影響的相關理論 69
第一節 信息影響作用 70
第二節 個體行為機理 84
第三節 消費決策過程 101
第四節 本章小結 107
第四章 定製化綠色信息的維度結構探索 109
第一節 質性研究設計 110
第二節 資料收集方法 116
第三節 紮根理論 119
第四節 開放式編碼 123
第五節 主軸編碼 125
第六節 選擇性編碼 127
第七節 本章小結 128
第五章 定製化綠色信息的影響驗證:四維度間的差異比較 131
第一節 研究假設和概念模型 132
第二節 實驗設計和樣本描述 138
第三節 主效應檢驗 144
第四節 中介效應檢驗 150
第五節 調節效應檢驗 152
第六節 本章小結 154
第六章 定製化綠色信息的影響解釋:獲得和損失的差異比較 157
第一節 研究假設和概念模型 158
第二節 實驗設計和樣本描述 164
第三節 主效應檢驗 171
第四節 中介效應檢驗 178
第五節 調節效應檢驗 179
第六節 本章小結 184
第七章 定製化綠色信息的影響解釋:得失和反饋的綜合效果 189
第一節 實驗設計和樣本描述 190
第二節 主效應檢驗 196
第三節 中介效應檢驗 202
第四節 調節效應檢驗 204
第五節 不同情境下定製化綠色信息的差異檢驗 208
第六節 本章小結 210
第八章 定製化綠色信息的影響解釋:自身和他人推薦的差異 213
第一節 研究假設和概念模型 214
第二節 實驗設計和樣本描述 218
第三節 主效應檢驗 224
第四節 消費者涉入度的調節效應檢驗 230
第五節 產品屬性的調節效應檢驗 234
第六節 本章小結 240
第九章 定製化綠色信息影響的研究結論和套用啟示 243
第一節 定製化綠色信息影響的結論 244
第二節 定製化綠色信息設計的思路 253
第三節 定製化綠色信息實施的策略 268
第四節 總結和展望 276
參考文獻 281
附錄一 實驗一的實驗材料和測試問卷 335
附錄二 實驗二的實驗材料和測試問卷 342
附錄三 實驗三的實驗材料和測試問卷 348
附錄四 實驗四的實驗材料和測試問卷 351
圖目錄
圖2-1 信息框架效應的影響因素 44
圖3-1 精細加工可能性模型 71
圖3-2 說服模型 72
圖3-3 規範激活理論 75
圖3-4 目標設定理論框架 79
圖3-5 前置-進行理論 80
圖3-6 態度-情境-行為理論 85
圖3-7 理性行為理論 86
圖3-8 整合性理性行為模型 87
圖3-9 計畫行為理論 88
圖3-10 習慣行為理論 90
圖3-11 人際行為理論 90
圖3-12 知信行理論 91
圖3-13 知情意行理論 93
圖3-14 擴展的知信行理論 93
圖3-15 動機-能力-機會模型 95
圖3-16 環境價值觀-態度系統模型 96
圖3-17 價值觀-態度-行為系統模型 97
圖3-18 價值觀-信念-規範理論 98
圖4-1 紮根理論研究過程與量化研究過程的比較 121
圖4-2 紮根理論的資料編碼流程 122
圖4-3 定製化綠色信息的維度結構模型 128
圖5-1 本章研究的概念模型 138
圖5-2 對照組和定製化信息組之間的均值比較 149
圖6-1 本章研究的概念模型 164
圖6-2 不同定製化綠色信息策略的差異描述 173
圖6-3 不同定製化綠色信息策略對感知價值與購買決策的互動效應檢驗 175
圖6-4 不同定製化目標框架下的感知價值與購買決策差異 176
圖6-5 不同定製化目標框架下的購買決策差異 177
圖6-6 感知價值的中介效應檢驗圖 179
圖6-7 消費者涉入度與定製化綠色信息策略對感知價值的三重互動作用 181
圖6-8 消費者涉入度與定製化綠色信息策略對購買決策的三重互動作用 182
圖6-9 解釋水平與定製化綠色信息策略對購買決策的三重互動作用 184
圖7-1 本章研究的概念模型 191
圖7-2 不同定製化綠色信息策略的差異描述 197
圖7-3 定製化綠色信息策略對感知價值與購買決策的互動作用 200
圖7-4 不同目標框架下的感知價值與購買決策差異 200
圖7-5 不同類型家庭與定製化綠色信息策略的互動分析 202
圖7-6 定製情境下感知價值的中介效應檢驗圖 204
圖7-7 涉入度與定製化綠色信息策略對購買決策的三重互動作用 206
圖7-8 解釋水平與定製化綠色信息策略對購買決策的三重互動作用 208
圖8-1 本章研究的假設模型 218
圖8-2 不同定製化綠色信息推薦類型的差異描述 228
圖8-3 前期考慮和後繼選擇階段差異描述(客觀) 229
圖8-4 前期考慮階段差異描述 232
圖8-5 後繼選擇階段差異描述 232
圖8-6 涉入度與定製化推薦類型對前期考慮階段的互動作用 233
圖8-7 涉入度與定製化推薦類型對後繼選擇階段的互動作用 234
圖8-8 前期考慮階段差異描述(客觀) 238
圖8-9 後繼選擇階段差異描述(客觀) 238
圖8-10 前期考慮階段差異描述(主觀) 239
圖8-11 後繼選擇階段差異描述(主觀) 240
附圖1-1 對照組視頻截圖(實驗材料Ⅰ) 335
附圖1-2 定製化綠色反饋信息組視頻截圖(實驗材料Ⅱ) 336
附圖1-3 定製化綠色獲得信息組視頻截圖(實驗材料Ⅲ) 337
附圖1-4 定製化綠色損失信息組視頻截圖(實驗材料Ⅳ) 337
附圖1-5 定製化綠色貼士信息組視頻截圖(實驗材料Ⅴ) 338
附圖2-1 獲得-大尺度信息策略(實驗材料Ⅰ) 341
附圖2-2 獲得-小尺度信息策略(實驗材料Ⅱ) 342
附圖2-3 損失-大尺度信息策略(實驗材料Ⅲ) 343
附圖2-4 損失-小尺度信息策略(實驗材料Ⅳ) 344
附圖4-1 基於自己推薦—高經濟價值(實驗材料Ⅰ) 350
附圖4-2 基於他人推薦—高經濟價值(實驗材料Ⅱ) 351
附圖4-3 基於自己推薦—低經濟價值(實驗材料Ⅲ) 352
附圖4-4 基於他人推薦—低經濟價值(實驗材料Ⅳ) 353
表目錄
表1-1 主要國家/地區/組織降低碳排放的政策及其目標 6
表1-2 近年來中國削減碳排放、應對氣候變化的部分政策及主要內容 11
表1-3 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情況 14
表1-4 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年底耐用消費品擁有量 15
表1-5 生活能源消費量 16
表1-6 推進綠色消費的干預策略總結 20
表2-1 定向廣告分類的研究回顧 26
表2-2 部分網路推薦系統概念回顧 28
表2-3 個性化網路推薦系統分類的相關研究回顧 29
表2-4 三類框架效應的比較分析 42
表2-5 框架效應的分類匯總 43
表2-6 消費者感知價值的分類維度 48
表2-7 部分學者對消費者涉入度的定義匯總 58
表2-8 部分學者對消費者涉入度分類的匯總 58
表2-9 涉入度與框架效應的研究 60
表2-10 解釋水平的具體套用匯總 62
表2-11 高解釋水平與低解釋水平的具體特徵 63
表2-12 部分學者對產品屬性分類的匯總 64
表3-1 施瓦茨的親社會行為模式 75
表3-2 行為機理和行為變革的社會心理學理論 98
表3-3 部分學者對消費者偏好不一致的研究匯總 102
表3-4 消費決策過程理論模型匯總 106
表4-1 不同學者對質性研究的概念界定 111
表4-2 質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優劣對比 115
表4-3 探索性研究的樣本描述 119
表4-4 開放式編碼分析過程節選 124
表4-5 開放式編碼分析結果 125
表4-6 主軸編碼形成的主範疇 126
表5-1 對照組和實驗組的文字材料 139
表5-2 本書研究測量量表匯總 141
表5-3 各測量量表的信度 142
表5-4 KMO檢驗和Bartlett’s球形檢驗 143
表5-5 樣本的描述性統計 143
表5-6 不同變數之間的相關性檢驗 144
表5-7 正式試驗各變數均值和標準差 145
表5-8 反饋組與對照組間差異的顯著性檢驗 145
表5-9 獲得組與對照組間差異的顯著性檢驗 146
表5-10 損失組與對照組間差異的顯著性檢驗 147
表5-11 貼士組與對照組間差異的顯著性檢驗 148
表5-12 不同定製化綠色信息組之間的差異 150
表5-13 理論模型路徑係數(定製化綠色信息組VS.對照組) 151
表5-14 中介效應結果(定製化綠色信息組VS.對照組) 152
表5-15 綠色涉入度的調節效應檢驗 153
表5-16 本章研究結果匯總 154
表6-1 定製化綠色信息的內容設計 166
表6-2 實驗二被試基本情況的描述性統計分析表 169
表6-3 量表及其Cronbach’s α係數 170
表6-4 KMO檢驗和Bartlett’s球形檢驗 171
表6-5 個體感知價值與購買決策的描述性分析 172
表6-6 不同特徵個體的感知價值和行為差異 173
表6-7 不同定製化綠色信息策略對感知價值與購買決策的主效應檢驗 174
表6-8 不同定製化綠色信息策略對購買決策的主效應檢驗 177
表6-9 目標框架、尺度框架對感知價值與綠色購買決策的影響 178
表6-10 定製化綠色信息對購買決策影響的回歸分析 179
表6-11 消費者涉入度的調節效應檢驗結果(Ⅰ) 180
表6-12 消費者涉入度的調節效應檢驗結果(Ⅱ) 181
表6-13 解釋水平的調節效應檢驗結果(Ⅰ) 182
表6-14 解釋水平的調節效應檢驗結果(Ⅱ) 183
表6-15 本章研究結果匯總 184
表7-1 家庭每月人均用電情況調查表 193
表7-2 實驗三被試基本情況的描述性統計分析表 194
表7-3 量表及其Cronbach’s α係數 195
表7-4 KMO檢驗和Bartlett’s球形檢驗 195
表7-5 個體感知價值與購買決策的描述性分析 196
表7-6 不同類型家庭對感知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