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瓷傳統燒制技藝

定瓷傳統燒制技藝

定瓷傳統燒制技藝是河北省的地方傳統手工技藝。定瓷始於唐,興於北宋,失於元,是北方大地上繁衍幾代而影響深遠的一個窯系。因曲陽古時屬定州轄區,故名"定瓷"。

定瓷胎質堅密、細膩,釉色透明,柔潤媲玉。定、汝、官、哥、鈞五大名窯中,唯定窯以裝飾見長。定窯最早用覆燒法燒制瓷器,是陶瓷史上一項偉大的發明。定瓷在宋代影響力最大,被稱為"天下第一瓷"。其胎質堅密、胎薄細膩、釉色透明、彩色瑩潤。定瓷以白定為主,曾有"白如玉、薄如紙、聲如磬"之說。

2008年6月7日,定瓷傳統燒制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定瓷傳統燒制技藝
  • 地點:河北省
  • 意義:地方傳統手工技藝
  • 始於:唐
  • 申報地區:河北省曲陽縣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遺產編號:Ⅷ-92
介紹,影響和價值,

介紹

所屬地區: 河北 ·保定 ·曲陽縣 文化遺產名稱:定瓷傳統燒制技藝 遺產編號:1—8—4 遺產類別:傳統手工技藝
申報日期:2007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保定曲陽縣 遺產級別: 省
河北省曲陽縣澗磁、北鎮、燕川一帶,方圓20華里,總面積達一百五十多萬平方米,是當年定瓷的發源地。定瓷始於唐,興於北宋,失於元,是北方大地上繁衍幾代而影響深遠的一個窯系。因曲陽古時屬定州轄區,故名“定瓷”。
定瓷胎質堅密、細膩,釉色透明,柔潤媲玉。《歸潛志》有聯語“定州花瓷甌,顏色天下白”,之外有紅、黑、紫、綠諸色。定、汝、官、哥、鈞五大名窯中,唯定窯以裝飾見長,其刻花奔逸,印花典雅。史載:江西景德鎮、山西平定、四川彭縣、遼寧上京、福建德化、北京龍泉務諸窯皆蜂起仿效,形成龐大的定窯系。

影響和價值

定瓷傳統燒制工藝極其複雜,從當地掘取石英、長石、黏土等原料,按一定配比加工成泥料,經陳腐後方可進行拉坯成型操作。宋代轆轤車拉坯由兩人合作,修坯後由刻花手進行刻劃裝飾。用浸入法施釉並進行芒口處理的器坯即可入窯燒制。定窯最早用覆燒法燒制瓷器,是陶瓷史上一項偉大的發明。
定瓷在宋代影響力最大,被稱為“天下第一瓷”。其胎質堅密、胎薄細膩、釉色透明、彩色瑩潤。定瓷以白定為主,曾有“白如玉、薄如紙、聲如磬”之說。瓷器多以盤、碗、瓶、樽、爐、枕等居多,造型優美、裝飾典雅,多採用刻花、劃花和印花等技法。定瓷圖案布局合理,清新明晰,刻花刀法剛勁有力,印花構圖飽滿,多以花草禽鳥為主,形態逼真,栩栩如生。
北宋時期,定瓷生產規模宏大,製作技藝精湛,造型紋飾明麗,風格古樸高雅,宋代大文學家蘇軾曾著“潞公煎茶學西蜀,定州花瓷琢紅玉”的詩句,讚美定瓷的風采。當時,定瓷除供朝廷御用外,還大量出口到埃及、波斯、印度、日本和非洲一些國家。歷史上的金宋之戰使興旺發達的定瓷業頹廢,工匠隨時局南流,世有“北定南遷”之說,但因原料的區域性差異南方沒有生產出地道風格的定瓷。金代定瓷有所復興;元代定瓷細瓷技藝已經失傳,但民間仍流傳粗瓷燒制工藝;明清以來,轉向燒制民用瓷器為主;民國時期私營瓷窯興隆;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定瓷工藝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科技人員用嫻熟的工藝技法已經生產出了一些仿定瓷的製品,使定瓷獲得了新生。
近幾年來,經技術人員研究製作出仿製的定瓷產品,瓷質和紋飾已接近古定瓷,但是定瓷的傳統燒制工藝已近失傳,急需保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