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桿呂后村

定桿呂后村

洪武二年,呂氏自三合縣侯掌街入棗強籍,又遷此,因以旋定桿(紡車部件)為業,故名定桿呂村,簡稱定呂,呂家(呂丕達存譜),另有周,黃,張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定桿呂后村
  • 外文名:The Village of Dingganlv
  • 人口信息:全村共有人口199戶,742人
  • 地理位置:山東省濱州市經濟開發區里則鎮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黨員:黨員18人
  • 行政編碼:371602012
  • 土地面積:耕地826.8畝
  • 語言:濱州方言
定桿呂村歷史,關於明初移民溯源,定呂村行政歸屬,社會主義新農村下的定桿呂村,定桿呂地理位置,

定桿呂村歷史

曾名:定呂,呂家
位於濱州市府西南17.4公里,里則鎮住地南偏東8公里,南1.5公里至黃河;
洪武二年,呂氏自三合縣侯掌街入棗強籍,又遷此,因以旋定桿(紡車部件)為業;
故名定桿呂村,簡稱定呂,呂家(呂丕達存譜),另有周,黃,張姓;
呂家光,呂鴻文,民國間濱縣城南名儒;
呂萬堂家有明代棗樹一顆,現尚結果,清代時,有響馬仇吉勝,武藝超群,傳說“岔子吳、王家庵、定桿呂家拔個尖,不叫仇家擋一擋(指仇吉勝),一直打到南天邊。”;民國間有紅槍會,大刀會,蘭法團;
村民植杏,梨,香椿十之八九,名列清代《濱州鄉土志》,1985年毀林;
民國間有東路梆子戲班,元宵節有龍燈,高蹺等娛樂,自光緒十一年(1885年)村中起集(逢五排十),1977年改為四,九,主營當地土特產品,棉布等。
明屬順義鄉;清屬里則鄉,西南路17保,隸屬開河鎮;1919年--1930年屬濱四區定呂鄉,240戶,960人,耕地2000畝,稅銀108兩;
1944年屬里則區定呂鄉;1947年---1952年屬濱四區定呂鄉,240戶,970人,從1961年村分兩政;
定桿呂前:現有687人,耕地721畝,國小1處,教師五人,學生86人;聯中1處,教師7人,學生203人,1947年建黨,1952年成立黨支部。
定桿呂后:現有669人,耕地799畝,果園15畝,國小1處,教師6人,學生116人,1947年建黨,1957年成立黨支部。
呂萬堂家的明代棗樹,自清朝四百餘歲,定呂是當地一個大村,由呂前、呂后兩個行政村組成,現屬於濱州市經濟開發區里則街道辦事處,南臨黃河(距黃河一公里多),西距惠民縣境約兩公里。

關於明初移民溯源

濱州市居民,多為明初從棗強、洪洞遷入,次由豫、浙來者;元、明交戰,抓丁補勇、暴斂軍需,互屠彼民,人口死亡、外逃幾絕(註:那時濱州的丁口共三萬左右);有詩云:濱州風景異,四望少人煙,野佃全無舍,荒城半是田,民貧偏苦雨,地鹵更艱鮮,何必論饑饉,豐年亦可憐。1368年朱元章稱帝,言:“天下初定,百姓財力睏乏,好比小鳥不可拔羽,新樹不可搖根”;遂移民墾荒屯田,官給耕牛、禾種,免稅三年或永不起科,以安民生息;移民事宜,在洪洞縣大槐樹下設站分拔,赴遷者回首望鄉,唯槐樹冠上之鳥巢可見,再展轉棗強入濱邑,此即各家譜乘記述大槐樹下老鸛窩或棗強遷出之由來。
洪武永樂間的移民,是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範圍最廣,有組織有計畫的國策,它對於鞏固明朝政權,恢復生產,發展經濟,振興中原,開發邊疆,民族融洽,交流文化等都有重要的意義。明朝在洪洞縣大槐樹處設局駐員,作為移民的“點行處”,亦曰“啟行處”,是歷史事實,一正史有載,野乘有記,譜諜有述,民間有傳說.
明朝大移民墾荒及軍屯、民屯、商屯之制,歷三帝五十年。僅朱元璋一帝,移民凡五,第一次在洪武三年(1370年)六月移民四千戶;第二次在洪武四年六月移民三萬五千八百戶;第三次在洪武五年徙民十四萬;第四次洪武二十一年八月;第五次為洪武二十二年四月。對移民的安置也各不同,洪武三年定製,對荒蕪田地召鄉民無田者墾闢,戶給十五畝,另二畝蔬菜地,有餘力者不限頃畝,免三年稅租或永不起科。九年發移民棉衣,十三年還軍為民,二十一年移民戶給鈔二十錠以備農具;二十五年給山西民兵十萬鈔各三十錠,令置牛、種子、農具。永樂五年戶給路費一百,口糧五斗,於寬閒之處占籍為民。
濱地之民何以雲“山西洪洞縣大槐樹遷來”,言有所本,其時洪洞縣局勢安定,人口大增,土地狹窄,自屬移民之地。實際上在移民中屬洪洞縣籍的僅是一部分,因為一個縣的人口總是有限的。當時山西平陽府轄六州二十九縣(包括洪洞縣),太原府轄六州二十二縣,澤州轄四縣,潞州轄六縣,遼州轄二縣,沁州轄二縣,汾州轄三縣,都有民外移。因移民“設局駐員”於洪洞縣廣勝寺大槐樹下,是人們對此記憶較深之故。又因由此東去之移民,先從洪洞縣沿赴北京大路至河北棗強再另行分拔,從此北去者實北平和散居河北各州縣;南去者人籍山東。所以濱州許多氏譜又雲自棗強來,實非皆棗強籍人.亦有入籍棗強又輾轉另地者,進入山東的外省移民一般都相對集中地分布在某一地區,如洪洞移民主要分布在東昌府、兗州府西部,棗強移民主要分布在濟南府青州府北部,雲南移民主要分布在萊州府登州府南部,四川移民主要分布在萊州府掖縣。

定呂村行政歸屬

日偽時期為第四區,稱區公所,定呂,圈王、茅王、圈尹、圈孫、紙坊、阮家閣、張家集,林家、齊家、蘭家、崔家、司家13村歸張集鄉管轄;1945年解放,仍民國區劃。
1947年第四區公所,下設三游、陳家、王庵、里則、籍家,吳家.朱家、定呂,開河,張集,高集,蘇集12個鄉公所。定呂鄉轄定呂、許廟、張清吉、邊家、紅廟、齊李、李家集7個村;
1949年3月,正式組建區、村政權,濱縣第四區公所改為濱縣第四區人民政府。下設陳家、里則、籍家、吳家、朱家、定呂、開河、張集、高集、蘇李,三游11個鄉政府,80個村政府。
1953年實行土改,第四區人民政府下設9個鄉,即:陳家、王庵、里則、吳家、定呂、張集,高集、彭集、蘇集,定呂管區管理25自然村,定桿呂、南司家、崔家、趙家口、苟士孫、蘭家、阮家閣、南齊家、南張集、茅子王、南林家、圈裡孫、新阮家、老阮家、圈裡尹、東‘圈王、西紙坊、小阮家、新建張、小開河、西圈王、大開河、邢家、張清吉、李家集。
2009年,濱州經濟開發區,主抓全國農村社區建設試驗區”的歷史機遇,高標準推進社區建設,里則街道辦事處成立,里則社區,彭集社區,夏家社區,西海社區,高集社區,紅廟社區,定呂社區,張集社區,8個社區,定桿呂后村屬於定呂社區管轄。

社會主義新農村下的定桿呂村

在濱州市委、里則街道、村各級黨領導班子的正確領導下,定桿呂村,近幾年村容村貌,村民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村里實現了燃煤改造,燃氣入戶,柏油馬路村村通,自來水,電話、有線電視,網際網路光纖入戶,旱廁所改造,垃圾分類回收,太陽能節能路燈改造;
2,村集體宅基地合理規劃,實施村內道改造,環境綠化,農村現代化住宅拔地而起,村民基本實現了小康社會的幸福生活;
3,村民以養牛,養雞,養魚,蓮藕種植,綠色有機蔬菜,饅頭房,建築隊,現代化農機裝備,石油產品運輸服務,綠色農產品種植為副業的多家小企業;
4,村內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村內建有定呂村民委員會,村民活動廣場,村民業餘生活豐富:鑼鼓隊,秧歌隊,健身廣場舞,圖書室,定呂衛生室,農村商業銀行網點,供銷社;
5,濱州經濟開發區定呂國小,濱州經濟開發區國小附屬幼稚園落戶定桿呂村。

定桿呂地理位置

定桿呂村地理位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