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初建
廣東省
汕尾市陸豐定光禪寺原名清雲寺(又名羅堂庵),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據碑文《清雲寺碑記》記載:“伏以慈航普濟,法雨宏施,佛剎莊嚴,瓊光瑞靄。灣雲上瑤台,紫竹林中楊柳,泉石松峰,院檐招展,瑤池蓮座,垂下十二欄桿,甘露菩提。開九重之殿宇,擅起積千秋之香火。僧侶闡萬法之禪機,時在殿宇落成,法雨普施,是為記。崇禎仲月立。”此碑文說明了清雲寺規模的壯觀,寺務的興盛。
修繕重建
該寺一度破損,清道光十年秋(1830)高僧寬鑒重修。道光中夏(1853)南澳疊石岩
黃檗宗傳人仁智大師渡海參學時,再三叮囑門下,務必使寶剎生輝。
1928年寺院被毀。清雲寺的中興全靠宏慧和尚。1941年,宏慧和尚幾經輾轉,復入該寺居住,結廬躬耕,懇荒山林,與清雲山諦結下榮辱浮沉,廢興與共的不解之緣。1944年,宏慧偕弟子披荊斬棘,衍泥苦築,修建成一座五間式的庵堂,自耕自養自給。於1967年寺院再度被毀。直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宗教信仰政策得到貫徹落實,1979年再度重建,宗風初闡,莊嚴有日。
規模建制
寺院大小
定光寺主要建築是在1990年以後才開始修建。實建總面積為二萬九千多平方米。
建築風格
寺宇依山坡度而築,層層升高,氣勢磅礴,雄偉壯觀,長廊、台階環環相扣,引人入勝,而殿內所供奉的佛、菩薩、羅漢等諸聖像,皆是用大青石雕刻而成,古樸大方,妙相莊嚴,栩栩如生,獨具一格,為國內寺院所少見。且殿外兩側圓門外,各有清澈泉水,由山頂潺潺而下,沁人心脾。尤其在
梵音沉宏,泉水弄弦,清風伴奏的氛圍中,欣賞這既有北方的質樸與豪放,又具有南方的清幽與秀雅,更不失禪寺的簡詰與淳樸的古建築群,實在令人心曠神怡,塵勞頓消,流連忘返。享有“嶺南一枝獨秀”之美稱。
主要景觀
整體布局
整個建築群從下到上包括山門石、牌坊、雲亭、石拱橋、前殿、大雄殿、禪院、觀音閣、講經堂、藏經樓、祖師廳和福德廳等。
主體建築
主體建築
大雄寶殿氣勢宏偉、占地700m2,殿高14m、內寬237m;仿明清格式,石木結構。殿中3尊菩薩像和18羅漢像都採用本山優質花崗岩石雕成。每尊菩薩像高6,7m重15t,表情端莊、儀威慈祥。金匾“大雄寶殿”4字為
中國佛教協會主席
趙朴初所題。現寺內保存有明清兩代的碑記、石刻木雕、石雕等歷史宗教文物。
文化交流
歷史溯源
一九四一年粵籍僧人宏慧大和尚偶到此地,觀其地氣靈潔,幽靜異常,深感是修身養性不可多得的寶地,遂發大願修葺古寺。正當他與徒眾結廬躬耕,艱苦創業的時候,一場十年浩劫的文革風暴,摧毀了他的人生之夢,他帶著無限的悵惘,被迫歸鄉務農。直到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宗教政策得到了落實,大師才又重新回到了清雲山,開發山區,修復道場。
在一片荒涼的群山峻岭之中,大師親自率領門徒與建築工人一起披荊斬棘,搬石運瓦,營建佛殿和僧舍,當時由於經濟的貧困,所以發展得十分緩慢,經過十幾年的精心苦築,才逐步發展起兩座殿宇和幾間簡陋的僧舍。大和尚看著日漸興起的道場,內心無限的欣慰。隨著改革後佛門倡導的辦學熱潮,大和尚也深受感動和影響。每在勞作之餘,他都倍加關注教育事業,常常愍念當代的僧青年,希望青年僧人能有再受文化教育的機會,以便除了完善自身外,還能更好的服務於社會,實現人生的價值,在日轉星移的流光歲月里,這竟成了他耆老之年最大心愿。
建立學院
由於這種迫切悲心的動力。於一九九五年在閩南佛學院妙湛大和尚的支助下,終於創辦了首期定光寺尼眾培訓班,當時只有四十幾名學生和幾位法師,而且條件艱苦,師資力量也不完善,但學員們深受大和尚慈悲心的感化和精嚴行持的影響,都以學院為家,安貧守道,勤勞苦讀。春去秋來,歲月悠悠。自九八年開始,定光禪寺發生了飛躍的變化,在市政府,省政協的大力關懷下,學院被國家正式命名為廣東省
尼眾佛學院,而且師資力量雄厚,設備完善,除了預科、本科外,還開設了研究班,先後在
南大、北大等聘請了二十幾名教授和專家為學院授課。在學術上,除了佛教各宗派代表的經論和重要的典籍外,還開設了社會文化課程,如語文,古漢語、英語、通史、政治、中國哲學、西方哲學、寫作、書法、體育、電腦普及教育課等。學生來自全國各省市的寺院。學院每年對外公開招生一次。學院課程的開設六年制,分預科班兩年和本科班四年兩個級別。2000年9月起開設研究生班,學制三年。現建有法師樓、學生樓、教學大樓、圖書館,可容納近千人的發堂、齋堂等。這裡是國內規模最大、學員最多、教學設施比較完善的單一的尼眾佛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