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知 是指感官之知。與“神遇”相對。莊子把認識過程分為兩個階段。“官知”屬感知階段;“神遇”屬思維階段。《莊子·養生主》用“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表達了這個意思。
官知 是指感官之知。與“神遇”相對。莊子把認識過程分為兩個階段。“官知”屬感知階段;“神遇”屬思維階段。《莊子·養生主》用“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表達了這個意思。
以祖端禮恩澤補官,歷太府寺主簿丞、刑部郎官、知處嚴撫諸州、江東運判侍右郎官、樞密院檢詳、左司郎中權工部侍郎、知臨安府、吏部侍郎、工部尚書改兵部華文...
以蔭歷官知鄞縣。鄞濱海,惡少販魚鹽者,群居洲島,或掠商人財物入海,吏不能禁。紘至,設方略,使識者質惡少船,及歸,始給還,且戒諭之,由是不敢為盜。以億...
李昌齡(937年—1008年),北宋時期宋州楚丘縣(今河南省商丘市梁園區北,一說山東曹縣南)人,字天錫。太平興國進士。累官知廣州,不能清廉自守,代還,建議舶貨不宜...
家鉉翁(約1213~1297)號則堂,南宋末年大臣,元初隱士。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人。家鉉翁身長七尺,狀貌奇偉,威嚴儒雅。以蔭補官,累官知常州,遷浙東提點刑...
歷官知制誥、翰林學士、知開封府等。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拜參知政事。熙寧九年(1076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元豐五年(1082年),拜尚書左...
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詔遷官知楚州糧料院。郡倉積米五十萬,陳腐不可食,主吏皆懼法,毋敢輕去,長卿為酌新舊均渫之,吏罪得免。本名 孫長卿 字號 次公 所處時代 北宋 出生地...
許琰,字保生,號瑤州,清代同安縣董林後浦人。6歲開始作詩,8歲能文,14歲著有《寸知篇》。清雍正五年(1727)中進士,被授翰林院庶吉士,後改官知縣。...
“同平章事”則自永淳以後逐漸增多,至肅宗乾元元年(758)以後,成為以他官知政事者的唯一頭銜。而原為當然宰相的三省長官之中,尚書僕射的相權自貞觀末年即已...
《睽車志》宋代志怪小說集,全書共6卷。撰者郭彖,字伯象,和州(今安徽和縣)人。由進士歷官知興國軍。據張端義《貴耳集》說,宋高宗喜歡“神鬼幻誕等書”,於是...
楊紘,字望之,楊億從子,建州浦城人。以蔭歷官知鄞縣。鄞濱海,惡少販魚鹽者,群居洲島,或掠商人財物入海,吏不能禁。紘至,設方略,使識者質惡少船,及歸,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