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橋居委會

官橋居委會河濱路 東至東大路,西南至中山街,長400米,寬16米。因沿小藍溪畔,故原稱溪邊路。後雅化為今名。

在鎮政府駐地旁。轄官橋街道、巷居民點。居委會沒有傳會址,居民主要為林、陳、廖、王、郭、黃姓。 官橋街巷形成於清初,開始以日中為市,街道簡陋。民國19年(1930年),進行整擴,兩側興建二層有雨腳架的樓房。為紀念孫中山,故命名為中山街。街尾設立牛圩,作為耕牛交易場所。新中國成立後,1964年拆除文廟建供銷商場。1965年,在街尾建設官橋農械廠,後向東延伸至安溪至廈門公路,向西延伸至官西大橋。1985年,在中山路東端三角地帶新建新文街。1991年後,投資200多萬元建成鎮自來水廠。1995年,安溪至廈門公路拓寬為24米,兩側興建樓房和商店。1996年,官橋被福建省列為全省小城鎮建設試點鎮,興建了官橋郵電模組局,官橋醫院僑光大廈、門診大樓,鎮政府宿舍大樓、辦公樓及計畫生育服務大樓、敬老院、幼稚園等,開闢東大路、橋東商住小區,官橋的街巷逐漸增多。至2004年5月,官橋街主要由3條街、10條路、1個小區組成。 
中山街 東至幸福路,西至西大路,長500米,寬16米。為紀念孫中山而取名。 新文街 南至河濱路,北至幸福路,長300米,寬18米。街名取自“文明”之意。 僑興街 東至西大路,西至中山街,長500米,寬16米。是官橋至西坪公路,故原稱官西路。1995年,突出官橋是主要僑鄉,改為今名。 東大路 南至官橋與龍門交界,北至澳江電站,長8公里,寬32米。原省道205線路段(今改為306線),1995年改為今名,因位於鎮區的東部,故稱。 天平路 南至河濱路,北至西大路,長400米,寬16米。路名取自“公平、公正”之意。 貿興路 南至河濱路,北至西大路,長400米,寬16米。原名為九三路,即紀念1949年9月3日解放軍三十一軍九十一師偵察營在縣城會師紀念日。1995年易名,寄託貿易發達,生意興旺。 幸福路 南至河濱路,北至官西路,長600米,寬16米。原稱新車路,系1994年前官橋至西坪經官橋醫院門口的公路路段,故名。後官橋至虎邱路段拓寬改道,該路段成為街巷,1995年改為今名。 
河濱路 東至東大路,西南至中山街,長400米,寬16米。因沿小藍溪畔,故原稱溪邊路。後雅化為今名。 金祥路 東至東大路,西至中山街,長600米,寬18米。當時路寬為18米,故原稱十八米街。1995年易為今名。 解放路 東至路麻厝,西至河濱路,長400米,寬14米。路名取自紀念官橋解放之意。 和平路 東至福興厝,西至新福居,長400米,寬14米。 興珍路 南至山珍村,北至中山街,長3000米,寬16米。為官橋至山珍村的路段,原稱珍西路,後取“振興山珍”之義改為今名。 西大路 原稱官西車路,即官橋往西坪公路路段。東至官橋車站,西至藍溪中學,長7000米,寬24米。1995年官橋至虎邱公路拓寬改建,因位於鎮區的西部,故改稱為西大路。沿程穿越官橋、吾宗、草坂、燎原、恆美、芹石、駟嶺、赤嶺等村。路的兩側隨著公路的拓寬,陸續興建商店和住宅,從而形成街市。該路以前曾有幾個集市,即吾宗圩、五里埔圩和大路圩。 美茂小區 東至溪,西至橋,南至溪,北至中山街,為1995—1998年開闢的小區。原稱尾墓園,後雅化為美茂小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