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歷史悠久,僅姓王的一家就祖傳十輩之多,若按每輩30年計算,起碼有300多年歷史,《官會響鑼》始於南朝梁武帝時期,盛於清初。當地流傳著這樣的美麗傳說: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要路過官會這個地方,當地有一名進士王子由,他為乾隆皇帝的到來精心組織了一套大鑼的演奏及表演,頗受當地官員及老百姓的青睞,從此《官會響鑼》就流傳下來。
分布在河南省項城市官會鎮的時橋、王范莊、劉埝、蔡莊、李泗坑、孫老家、韓營、王莊、腰莊等行政村。
藝術特色
一、音樂程式化。
傳統的《官會響鑼》打擊樂只有鑼,但打法分為幾種,具有不同的等級差別。七點鑼的
節奏四慢三快,為老百姓紅白喜事時所用。九點鑼的節奏六慢三快,為縣級官員所用。依次還有十二點鑼、十四點鑼、十六點鑼和二十四點鑼。而二十四點鑼當時就是為迎接皇帝所準備。
二、以銅鑼為道具,演員以銅鑼為道具,時而打時而舞,並用鑼組成各種造型,變化微妙,達到似與不似,不似亦似的藝術境界。
三、表演形式獨具特色。
傳統官會響鑼表演形式有:“青蛙啃泥”、“
天女散花”、“寇準背靴”、“二郎擔山”“獅子滾繡球”“張果老倒騎驢”“老鱉圍窩”、“小兩口親嘴”等多種套路。形象逼真,充滿了濃烈的鄉土氣息。具有獨特的表演程式及演奏技巧。鑼陣也有大有小,最小的2人就可以表演,最大的60多人。
基本內容
傳統《官會響鑼》的打擊樂演奏有:“七點鑼”、“九點鑼”、“十二點鑼”、“十六點鑼”、“二十四點鑼”。表演形式有:“二郎擔山”、“獅子滾繡球”、“天女散花”、“寇準背靴”、“青蛙啃泥”、“張果老倒騎驢”等。
主要特徵
一、音樂程式化。傳統《官會響鑼》打法有“七點鑼”、“九點鑼”、“十二點鑼”、“十六點鑼”、“二十四點鑼”。二、以銅鑼為道具,演員以銅鑼為道具,時而打時而舞,並用鑼組成各種造型,變化微妙,達到似與不似,不似亦似的藝術境界。三、表演形式獨特。傳統官會響鑼表演形式有:“二郎擔山”、“獅子滾繡球”、“天女散花”、“寇準背靴”、“青蛙啃泥”、“張果老倒騎驢”等多種套路。
傳承保護
1998年,《官會響鑼》受到文藝工作者的關注,多次深入官會採訪蒐集,挖掘響鑼資料。他們在傳統《官會響鑼》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膽的改編、創新,增加了大鼓,鐃,嚓,製作了龍頭,龍尾等道具,演員少則幾十多人,多則100多人,鑼鼓樂聲氣勢恢宏,靈活多變,既能粗敲,又能細打,音量對比鮮明,音響色彩豐富,表演人員在鼓點的變化中時而演奏、時而舞蹈,隊形變化多端,如蛟龍上下翻騰,達到了似與不似,不似亦似的藝術境界,氣勢雄偉,十分威風,被民眾稱之為“鑼龍”。
1998年,《官會響鑼》參加河南省第七屆民間音樂舞蹈比賽一舉榮獲編導、作曲、表演、輔導四項金獎;1999年7月,改編的《鑼龍》,參加河南省“帝豪杯”舞龍大賽,榮獲此次大賽所設的唯一一塊金牌,並被授為“中原第一龍”稱號;1999年12月,《鑼龍》赴京參加演出,榮獲中國民間文化藝術最高獎“山花獎”,並應邀參加在天安門廣場舉辦的慶澳門回歸大型廣場晚會;2000年參加在浙江台州舉辦的全國第十屆舞蹈“群星獎”比賽,榮獲銀獎。該舞的演出盛況在《河南日報》、《文藝報》、《河南商報》、《周口日報》、《揚子日報》、《河南電視台》、《中央電視台》等多家新聞媒體報導;2007年2月,《官會響鑼》被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2月8日,官會響鑼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
傳承價值
《官會響鑼》的表演中強悍嬌健的身姿,粗獷豪放的性格,朝氣蓬勃的氣勢,處處體現了生活在中原大地上的農民漢子豪爽奔放的性格,在
民俗學、
歷史學、
社會學、
美學的研究中,《官會響鑼》都顯示出重要的價值。
傳承意義
一、歷史悠久,是當地民眾喜愛的地方傳統民俗文藝形式,每逢節慶及老百姓操辦婚喪嫁娶事宜,均有該節目助興,與民眾文化生活密切相關。
二、是以鑼為道具,彌補了我國沒有鑼舞的空白。
三、多次參加國家、省級文藝大賽,曾獲中國民間文化藝術最高獎“山花獎”,國家、省級新聞媒體多次報導,影響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