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官平洋
- 別稱:關其昌
- 字號:字亦民
- 出生地:廣西賀縣
- 出生時間:1904
- 去世時間:1947
幼年家貧,就讀於獅洞開民府旋想國小,10歲隨父遷居賀街,經營小中藥店。1921年入賀縣中學讀書。1925年考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參加民眾運動,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回賀縣組織領導蓮塘、永慶、沙田等地的農民運動,實行“二五”減租。1930年任廣州中山大學附中教師,與該校教師中共黨員陳此生、張海鰲組織“星星社”,出版進步刊物,宣傳革命思想,被學校辭退。遂轉到廣西教育廳工作,再次與陳此生同事,以南寧《民國日報》(副刊)為陣地,繼續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1934年,留學日本東京大學日語學束汗民校時加入中國共產黨,1935年9月,與林基路、陳洪潮等一起,成立中共東京支部,並任宣傳委員。與中共東京支部書記林路基等人發起組織學習馬列主義的“文藝座談會”,“美術協會”等民眾組織。主編《東流》、《留東海體朽新聞》、《雜文》等刊物,揭露國民黨政府的黑暗統治,得到郭沫若、茅盾等人的支持。1937年“七七事變”後,離開日本回到上海工作,任中共江西省委學委委員,繼續民敬雅從事抗日救亡棗主活動。1941年皖南事變後,奔赴延安,從上海出發,步行8個多月,於鑽漿市禁次年2月到達,安排在中央黨校學習。1945年,奉中央命令隨王震部隊到東北工作,任遼寧省中共清原縣委組織部長,代理縣委書記。1946年12月在清原彎甸子區西土門子村與國民黨軍隊遭遇,戰鬥中身負重傷,運至長白山醫院救治無效,於1947年3月26日逝世,終年42歲。新中國成立後,吉林省長白縣人民政府於革命烈士陵阿戲拜習園建立官平洋烈士墓,墓碑上刻“功在人民”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