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歷史傳說,地圖信息,
簡介
明清時期,從槐橋到荊門古城途中有一條小道,是商旅行人們的一條重要通道。如有新來客商不熟悉路,向鄉民問路時,鄉民認為山路曲曲,一時也說不清楚,就對客商說:“你只一路問官堰角,到了官堰角再問路就方便了。”當地有一熊姓農民,為了方便客商問路,刻了一方指路碑,那指路碑的內容是:東到官堰角,西到新農場,北到荊門,南到楊樹壋,還介紹了沿路的一些必經地,如:寨子山、上五里、下五里、官堰……
歷史傳說
史料記載,清朝康熙年間,周培公回家探親,看到這裡年年受旱,有時竟顆粒不收。周培公捐錢挖了兩口堰蓄水,方便了當地老百姓灌田。因為周培公是朝廷官員,所以百姓們稱這兩口堰為“官堰”,意思是“官方的堰”,所有權屬於國有。不管是姓張,還是姓李均可在此堰中取水灌田,而北邊那口官堰的西北堰角是人們趕荊門必經之地,故“官堰角”遠近聞名。
1957 年,官堰東西兩地生產發展,稻田增多,兩口官堰的蓄水遠遠不能適應大規模灌溉的需要。於是,荊門縣第九區政府組織民眾在官堰角西側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修了一道堤壩,形成了一個大水庫。大壩長300 米,高10.4 米,頂寬2.2 米,承雨面積8.74 平方公里,總庫容量488 萬立方米,養殖水面達500 畝,灌溉面積達6000 余畝。方便了興隆、官堰、龍王等村民灌溉。因大壩建在官堰角旁,故稱官堰角水庫。也有不少民眾稱此堰為觀音堰。
據傳說,明末清初,在掇刀境內的興隆、官堰兩村的曹家山一帶,久旱無雨,又因吳三桂叛亂,鹽運不通,這裡百姓沒有鹽吃。觀音菩薩來此地考察民情,她化為老翁,在今官堰角曹家山頭向一鄧氏農民問明情況後,她取出桃枝,取了一些仙水向東方一灑,東方立即出現了兩口碧水蕩漾的池塘,人們將這兩口池塘稱為“觀音堰”。她又用桃枝向西一灑,西方出現了七口池塘,有長堰、草堰、鄧堰、鄧溝……,他又用手一指,那鄧家溝旁出現了一口井,井中水是鹹的,人們稱為鹽井。觀音對鄧氏農民說:“這鹽井可供你們吃鹽了,這許多池塘可供你們灌田了。這些池塘一遇漲水之時則向東溢流,東方可能要出現人才了。”她說完,化出一道清風消失了。鄧氏農民又驚又喜,回家與家人談起此事,家人無不稱奇。果然在觀音堰東出了“周培公、蔣娘娘、龔霸王、付響馬”。
在官堰角水庫南側的曹家山,有一長形陸地向北深入官堰水庫的中間,仔細一看,竟像菩薩坐在荷花池中央參禪念經,當地老百姓說這就是觀音菩薩當年留下的痕跡。
地圖信息
地址:荊門市掇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