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氏名人

宗氏名人

宗姓在中國並不是一個常見的姓氏,但也是中國較為古老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176位。宗姓源出多頭,唐堯時期宗姓在今河北唐縣宗高和村起源;先秦時期在河北唐山、河南南陽、安徽廬江、四川渠縣、河南淮陽、杞縣以及山東淄博一帶落籍,如今,宗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河北、浙江、江蘇沛縣二堡、山東、安徽、江西等地多此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宗氏名人
  • 得姓始祖:宗伯
  • 姓氏拼音:Zōng
  • 名人例舉:宗 均、宗澤
姓氏源流,歷史名人,

姓氏源流

宗(Zōng)姓源出有六:
1、出自四岳之後,以職官名命氏。據《元和姓纂》所載,四岳,為堯帝時官名,司掌四時、方岳。四岳的後代,在周朝時,有人為宗伯官,掌握邦國祭祀典禮之職。也稱太宗、上宗,相當於後來的禮部尚書。太宗伯,輔佐天子管宗室之事,為六卿之首。周代有世襲宗伯者,其子孫以祖上官職命姓,稱為宗氏。
2、出自子姓,為春秋時宋桓公裔孫伯宗之後,以祖字為姓。據《通志·氏族略》所載,與鐘氏皆晉伯宗之從也。春秋時,宋桓公之子敖(宋襄公同母弟)在晉國任職,敖的孫子伯宗為晉國大夫,因勇於直言遭人嫉恨而被三郤所害。他的兒子州犁逃到楚國,任楚太宰,食采鐘離,其後人稱鐘離氏或鐘氏;州犁的小兒子連,遷居於南陽,便以祖父之字為姓,稱為宗氏。
3、出自春秋時有偃姓宗國(在今安徽省舒城東南),宗子的後代也稱宗氏.
4、出自媯姓,為春秋時陳宣公杵臼的六世孫宗來氏之後,有的以宗為氏。
5、出自劉姓,為漢高祖劉邦的後代,以職官名命姓。劉邦的後代有楚元王劉交,他的孫子叫劉德,官至宗正,為九卿之一,即主持皇家宮室事務的官員。劉德的支庶子孫有的以祖上官職名命姓,稱宗正氏,後來加文而為宗政氏。宗政姓族人,今大多已併入宗姓。
6、出自惟宗複姓所簡改。另有宗氏源自惟宗姓,來自惟宗氏的“宗”字。宗氏家譜記載宗氏之祖知宗,是恆武平氏知盛之子,坦之浦之戰後,被太宰府的官人惟宗盛國收養,之後便不再以平氏稱呼,取惟宗的宗字為姓,稱為宗氏。
★★★得姓始祖:宗伯。宗姓源出自複姓“宗伯”,依照古文獻判斷,先有複姓“宗伯”氏,然後才簡略為一個字的“宗”氏的。根據《元和姓纂》的記載,宗姓始祖是周朝大夫宗伯之子,他的後代以官命姓氏;左傳有宗魯;漢代有宗俱碑,是四岳炎帝之後,望族出自河東,而古代的河東,即山西省永濟市西蒲州鎮。而根據《通志·氏族略》上記載,宗氏原為宗伯氏,是周大夫宗伯的後人,齊國有宗樓,衛國有宗魯。宗姓發祥地就在山西省永濟市西蒲州鎮,後漸漸繁衍分布於全國。故宗氏後世子孫尊宗伯為宗姓的得姓始祖。

歷史名人

宗 均:字叔庠,南陽安眾人也。父伯,東漢建武初為五官中郎將。先後任上蔡令、九江太守;永平元年,遷東海相。顯宗以其能,七年,征拜尚書令,後任司隸校尉、河內太守。建初元年,卒於家。
宗 資:字叔都,南陽安眾人也。家代為漢將相名臣。祖父均,自有傳。資少在京師,學孟氏易、歐陽尚書。舉孝廉,拜議郎,補御史中丞、汝南太守。署范滂為功曹,委任政事,推功於滂,不伐其美。任善之名,聞于海內”也。
宗 測:字敬微,南朝齊有藝術家,宗炳之孫,代居江陵。性善書畫。傳其祖業,隱廬山。畫阮籍遇孫登於行障上,坐臥對之。又永業寺佛影台。皆稱臻絕。嘗游衡山七嶺,著《衡山記》。
宗 夬:字明揚,南陽涅陽人也,世居江陵。祖炳,父繁,西中郎諮議參軍。夬少勤學,有局乾。弱冠,舉郢州秀才,歷臨川王常侍、驃騎行參軍。中興初,遷御史中丞,以父憂去職。起為冠軍將軍、衛軍長史。天監元年,遷征虜長史、東海太守,將軍如故。中興二年,征為太子右衛率。是冬,遷五兵尚書,參掌大選。中興三年卒,時年四十九歲。子曜卿嗣。
宗 預:三國時蜀漢有鎮軍大將軍,字德艷,南陽安眾人。建安中,隨張飛入蜀。建興初,諸葛亮任其為主簿,遷參軍右中郎將。後遷為侍中,徒尚書。延熙十年(247年),為屯騎校尉,受命聘吳,曾督永安,歸來拜征西大將軍,拜征西大將軍,賜爵關內侯。景耀元年(258年),以疾征還成都。後為鎮軍大將軍,領兗州刺史。
宗 愨:南宋南陽涅陽人,字元乾,其叔父曾問他志向,答曰:“願乘長風破萬里浪”,表達了男兒的遠大志向,成了千古名言。歷封鎮武將軍、左衛將軍。管至豫州刺史,封洮陽侯。
宗 澤:字汝霖(1060-1128),父親宗舜卿。宋代抗金名將,是北宋、南宋之交在抗金鬥爭中湧現出來的傑出政治家、軍事家,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婺州義烏(今浙江省)人。33歲登元佑進士第,但是梗直和忠誠使他到68歲沒有得到國家的真正重用,北宋朝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亡國局面最為慘烈的王朝。北方兇悍的女真貴族率領軍隊大面積掠殺我中原漢族百姓,民族急難之際,一介儒生挺身臨亂出任天下兵馬招討大總管副元帥、東京留守知開封府正堂、中原武林大盟主,招集王善、楊進等義軍,用岳飛為將,十三捷屢敗金兵。他出於民族利益的痛切多次上書凡二十四疏,請高宗還都收復失地。未果鬱憤吐血,三呼“渡河”而死,去時無一言語及家事,岳飛扶柩鎮江合葬陳氏夫人墓,遺著《宗忠簡集》。
宗 丕,宗岌之祖父。後梁南弘農太守,梁亡入隋,居河東之汾陰,故為蒲州人。
宗 炳:字少文,南朝宋畫家,本河南省人,但家居江陵(今湖北省)。少聰穎,好琴書,擅畫,精玄理。東晉末至南朝宋時,屢征其為官,均不就。曾游名山大川,遂畫所游山水名勝。著有《明佛論》和《畫山水序》。
宗 測:南朝齊藝術家。字敬微,宗炳的孫子,他家世代居住在江陵。宗測從不應召去做官。驃騎將軍豫章王嶷請他任參軍,他回答說:“為什麼要濫殺那些無辜的海鳥野雞?為什麼要去濫砍那些與人世無爭的樹木?”宗測生來就愛好書法,繪畫。他繼承先人的書畫事業,立志要遊歷名山大川。他將祖父宗炳的遺作《尚子平圖》,臨摹在室內牆壁上。宗測一生隱居在廬山祖父留下的舊宅里,將阮籍遇孫登的故事,畫在室內的屏風上,終日或坐或躺在屏風前觀看。宗測還為永業寺的佛影台作過畫。人們都稱讚宗測的畫達到絕妙的境界。
宗 岌,隋唐蒲州人,宗楚客之父。仕魏王泰府,與謝偃等撰《括地誌》。
宗 周:宗必大後裔,明嘉靖十年(1531年)中舉人,先任山東金鄉知縣,後任四川馬湖(今四川省宜賓市屏山一帶)知府。其間,他在儒學街祖屋四周擴建院宅,並在西城外石橋北側建宗公府(世科第)。
宗 臣:明代詩文家。字子相(1525-1560),江蘇興化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進士,授刑部主事,改吏部考功司主事,晉吏部稽勛司員外郎。因得罪嚴嵩,外調為福建參議,以御倭有功,擢福建提學副使,卒於官。在“後七子”中,散文較少模擬堆砌,較暢達流利。著有《宗子相集》等。
宗德者:南陽人,梁吏部尚書,梁亡入周,拜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著《荊楚歲時記》,今存於世。
宗楚客:唐代蒲州河東(今永濟)人,其先南陽人。字叔敖,武后從姊子,及進士第,累遷戶部侍郎。武則天時由武三思引薦任兵部尚書。武三思被殺,韋後及安樂公主弄權,進位中書令,韋後毒殺中宗,他聯合少數朝臣鼓動韋後再割唐命,效仿武則天故事,密殺殤帝及睿宗,被睿宗子李隆基(玄宗)發動兵變處死。
宗必大:號英烈,元朝末年人。原籍浙江義烏的南宋抗金英雄宗澤第8代孫,從守墓地潤州(今江蘇鎮江)遷徙興化,在興化城儒學街地段建屋定居。
宗元鼎:字定九,江都人,清代書畫家。七歲詠梅,遠近傳誦其句。堂有古梅一株,人謂之“宗郎梅”。性狷而孝,釜甑屢空,未嘗以貧告人。康熙初,貢太學,銓注州同知。未仕卒。擅畫山水,工詩。有《芙蓉新柳堂集》。元鼎與從弟元豫、觀,從子之瑾、之瑜皆工詩,有“廣陵五宗”之目。
宗稷辰:字迪甫,一作滌甫(1792-1867),號滌樓,浙江會稽人。道光元年(1821年)舉人,官內閣中書。累至山東運河道,以疾告歸。年甫三十,歷主湖南、群玉、濂溪、虎溪書院。歸後,主戢山書院,成就甚眾。稷辰著有《躬恥齋文鈔》二十四卷,詩鈔二十八卷,及《四書體味錄》,均《清史列傳》並傳於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