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宗教研究與詮釋學-宗教學建立的思考
- 外文名:Thinking about research and Hermeneutics - religious study establishment
- 作者:黎志添
-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3-12-1
- 定價:113.00元
基本信息,內容提要,作者簡介,目錄,
基本信息
ISBN:10位[962996080X]13位[9789629960803]
出版日期:2003-12-1
定價:¥113.00元
內容提要
十九世紀西方的啟蒙運動與科學理性主義,為其後的宗教研究提供了研究範圍、對象及方法,並使它成為人文科學研究的其中一門學科。但是,把理性作為宗教研究的工具,結果不是錯誤理解宗教,便只是觸及宗教的表面。當代西方學界已重新思考宗教研究的方法,並嘗試採用詮釋學(Hermeneutics)的理論探索宗教現象。詮釋學是強調意義的理解和解釋的哲學。透過理解,世界、社會、文化和宗教就能夠建立一種互相尊重的意義關係。
此外,本書也希望透過新的宗教學,為華人學術界建立獨立和自主的宗教研究。
作者簡介
作者黎志添,美國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現任中文大學宗教系副教授,宗教及神學研究部主任。研究領域除了西方宗教學理論外,也還包括道教的歷史、經典及科儀等。編著有《道教與民間宗教》(1999)、InterpretationofHopeinChineseReligionsandChristianity(2002)、《在求真的道路上——賀沈宣仁教授七秩之慶》(2003);並在中英文學報上發表過多篇國際性學術論文。
目錄
序言(中譯本)
自序
Ⅰ.西方宗教研究的歷史、方法輿理論
第一章 導論:宗教研究的歷史和方法
宗教研究的目的
宗教定義的問題
十九世紀末西方宗教研究興起的背景
再思宗教研究的科學性
第二章 宗教現象學:伊利亞德的神聖與凡俗論
宗教現象學的啟蒙一奧托的‘神聖論’
伊利亞德的宗教現象學
獨立的宗教模態
宗教經驗:與神聖相遇
神聖與凡俗
宗教經驗的詮譯一宗教象徵
伊利亞德‘反約化論’在宗教學上的意義
第三章 宗教詮釋學:宗教經典的詮釋方法——箇中西
宗教文化的比較觀點
前言
伽達默爾詮釋哲學對文本詮釋的理論
利科的文本詮釋理論:懷疑的詮釋與文本意義的揭示性
哲學詮釋學對宗教經典詮釋方法的啟迪
中國經典的詮釋問題和方法:中西文化的比較觀點
哲學詮釋學與道教經典的詮釋
第四章 宗教研究與詮釋社會科學
前言
社會科學對人類意義行為的研究方法之典範轉移
檢視過去社會科學對宗教研究的方法、理論及其問題
從哲學詮釋學看社會科學對宗教研究的目的:公眾的關懷
Ⅱ.宗教經驗輿象徵的詮釋
第五章 宗教經驗的詮釋:伊利亞德的‘永恆的回歸’
前言
宗教經驗的詮釋
宗教經驗構成人類文化的根源
伊利亞德的‘永恆的回歸’及其對現代文化的批判
從宗教經驗看現代文化的生態與再創造
第六章 宗教象徵的詮釋:利科的‘惡的象徵’
前言
結構現象學與詮釋現象學的分別:研究‘惡’的意志之方法
惡的象徵與惡的意識和經驗
惡的宗教象徵構成哲學的反思
利科與伊利亞德詮釋宗教象徵方法不同的比較
結語
Ⅲ.宗教詮釋與後現代文化的關係
第七章 宗教研究、哲學詮釋學與後現代性
哲學詮釋學與西方現代性的反思
……
後記
中外辭彙對照表
外國人名譯名表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