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青白釉小瓷壺是宋代時期的文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宋青白釉小瓷壺
- 館藏地點:廣東博物館
- 所屬年代:宋代
- 類別:瓷器
宋青白釉小瓷壺是宋代時期的文物。
宋青白釉小瓷壺是宋代時期的文物。...
青白釉瓷壺 青白釉瓷壺是宋朝時期文物,現收藏於海南省博物館。文物歷史 青白釉瓷壺現收藏於海南省博物館。
宋代青白釉花口鳳首瓷壺 宋代青白釉花口鳳首瓷壺是一件宋代文物,收藏於海南省博物館 。文物特徵
宋白釉印花小瓷壺 宋白釉印花小瓷壺是宋代時期的文物。
宋青白釉瓜形高身瓷壺 宋青白釉瓜形高身瓷壺是宋代時期的文物。
宋青白釉高身瓷壺 宋青白釉高身瓷壺是宋代時期的文物。
元白釉小瓷壺 元白釉小瓷壺是元代時期的文物。
宋笠式青白瓷碗 宋笠式青白瓷碗是宋代文物,通高4.2厘米,口徑13.1厘米,底徑5厘米。現收藏於宜城市博物館。文物介紹 侈口,斗笠形小圈足。外飾荷葉紋,碗內有雞心。縮釉。
宋白釉黑花帶把瓷壺 宋白釉黑花帶把瓷壺是一件宋代文物,現藏於南京博物院。宋白釉黑花帶把瓷壺高25.4厘米,口徑6.4厘米,底徑9厘米,徑15.4厘米。
唐代北方邢窯生產白瓷品質優良,製作工藝優異,產量大,在唐代北方遺址和墓葬中發現最多,如陝西、河南和河北等省。唐末至五代時期邢窯開始衰落,河北曲陽定窯取而代之,仍以燒造白瓷為主,成為北方白瓷重要窯口,為北宋定窯發展打下基礎。河南鞏義窯也是唐代重要的白瓷產地,鞏義窯又稱“鞏縣窯”,是唐代燒造白瓷...
宋白釉加黃彩帶把瓷壺 宋白釉加黃彩帶把瓷壺是一件宋代文物,現藏於南京博物院。宋白釉加黃彩帶把瓷壺高16.4厘米,口徑7.5厘米,底徑7厘米,寬14厘米。
耀州瓷,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耀州瓷是北方青瓷的代表。因產地在宋代轄於耀州,故名耀州瓷,或名耀瓷,屬六大窯系。青瓷胎薄質堅,釉面光潔勻靜,色澤青幽,呈半透明狀,十分淡雅。耀州瓷有耀州青瓷、黑釉及剔花瓷、白釉及剔花瓷、蘭花瓷、鐵鏽花瓷、花釉等六大系列陶瓷,其中精品倒流...
宋月白釉點褐彩瓷壺 宋月白釉點褐彩瓷壺是宋代時期的文物。
五代耀州窯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壺又稱青釉提梁倒注瓷壺,是五代時期的瓷器,1968年出土於陝西彬縣,現藏陝西歷史博物館。五代耀州窯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壺高18.3厘米,腹徑14.3厘米。伏鳳式提梁,以花蒂象徵壺蓋。蓋、壺銜接處堆塑哺乳母子獅,母獅張口為流。球形壺腹刻飾纏枝牡丹。底部中心有梅花形注水孔,造型奇巧。...
因壺嘴作雞首狀而得名。是西晉至唐流行的一種瓷壺。西晉時器形較小,圓腹,肩部貼一雞首,小而無頸。壺嘴有的可通,有的是實心,壺肩部有系,小平底。東晉時,其主體也是圓腹盤口壺,但雞首下有短頸,喙由尖變圓,冠加高,雞尾消失,柄的上端高於口沿,肩帶橋形方系。至南朝時,壺身整體加高,雞頸...
宋、遼、金時期,倒流壺較為流行。宋代制瓷業有較大發展,當時窯口林立,瓷器品種繁多,北方定窯的白瓷,耀州窯的刻花青瓷,磁州窯的白釉黑花瓷,鈞窯的窯變瓷等,以其豐富的裝飾技法構成了北方瓷器的獨特風格。現藏陝西歷史博物館的一件五代耀州窯青釉剔刻花獅流倒裝瓷壺,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出土於陝西彬縣,該壺...
此展品為宋代文物,現收藏於煙臺市牟平區博物館。文物介紹 高24厘米,口徑8.8厘米,腹徑14厘米,足徑7.5厘米,質量956克。盤口,高頸,鼓腹,帶形鋬,小圈足,釉面布滿開片,肩部及流下部、下腹部各有一道弦紋,腹部飾有6道上下條形紋,上腹置流,圈足無釉,製作精美。微殘,盤口缺約2厘米,流微殘,腹部有...
壺的真正革命在北宋。北宋鬥茶風靡全國,宋人就把瓷壺燒制到了一個高峰,北宋青白釉印花壺、龍泉窯壺、定窯白釉執壺燒製得美輪美奐,工藝之講究,造型之大方,釉色之美麗令人嘆服,可謂技乎其粹矣!除了釉色和製作工藝不同外,宋壺的功能已與今天的壺幾無區別了。宋以降,遼、金、元,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這些...
宿松縣博物館重要藏品有:西周餐餐紋青銅鼎、春秋蟠虺紋青銅蓋鼎、戰國青銅戈、西漢青釉風紋酪、隋唐寶相花紋鏡、北宋青白釉瓷仙人吹笙壺、北宋青白釉瓷刻花蓋碗、北宋青白釉瓷刻花瓶、北宋青白釉八棱瓷壺、北宋青白釉薄胎瓷缽、明龍紋端硯、清銅麒麟香爐。其中瓷仙人吹笙壺曾被入選2008年奧運特展,是難得一見的...
灰白胎,施青白釉,足根及圈足不施釉,露胎呈淺紅色。造型新穎別致,工藝製作精美,為宋代將樂地方產品。 宋青白釉褐色點彩懸山頂穀倉 高21.5,腹圍37,足徑8.2,頂長14.8,寬14.4懸山頂,正脊兩端上翹,雙大坡,圓桶狀倉體,深弧直腹,下凸折,矮大圈足,足外牆外撇,內牆粗波,砂底上可見粗乳點和利坯...
3,倒流壺;在陝西省博物館有一件北宋耀州窯出品的倒流瓷壺。壺高19cm,腹徑14.3cm,它的壺蓋是虛設的,不能打開。在壺底中央有一小孔,壺底向上,酒從小孔注入。小孔與中心隔水管相通,而中心隔水管上孔高於最高酒面,當正置酒壺時,下孔不漏酒。壺嘴下也是隔水管,入酒時酒可不溢出,設計頗為巧妙。4,...
《桃溪客語》說陽羨(即宜興)瓷壺自明季始盛,上者與金玉等價。可見其名貴。明文震享《長物志》記載: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據說,北宋大詩人蘇軾在江蘇宜興獨山講學時,好飲茶,為便於外出時烹茶,曾燒制過由他設計的提梁式紫砂壺,以試茶審味,後人稱它為"東坡壺"或是"提梁壺"。蘇軾詩云...
在陝西省博物館有一件北宋耀州窯出品的倒流瓷壺。壺高19cm,腹徑14.3cm,它的壺蓋是虛設的,不能打開。在壺底中央有一小孔,壺底向上,酒從小孔注入。小孔與中心隔水管相通,而中心隔水管上孔高於最高酒面,當正置酒壺時,下孔不漏酒。壺嘴下也是隔水管,入酒時酒可不溢出。設計頗為巧妙。鴛鴦轉香壺 宋朝...
盤、碗和素麵高足杯等,底露紫紅色不施釉"血底足",其中蓮瓣紋高足杯似五代期間燒造,其他器物均見於江西省南昌、清江、東鄉和新乾等地宋元墓。從胎釉分析,應是吉州窯燒造。有的如仿龍泉釉高足杯,因火候、胎土和燒造技術上的差異,釉色青中泛黃。乳白釉瓷類 胎質灰白較細。以碗、盞、碟、缽為多。釉...
體形龐大,造型精美,端莊規整,釉面光潤,肥厚勻淨,白釉閃青,為清乾隆年間官窯燒造,特別是120的個形體各異的“壽”字,集中國歷代對“壽”字傳統寫法之成,是研究中國“壽”字型源流的極為珍貴的實物資料,也顯示了當時制瓷技術的水平。雙龍尊 1992年3月23日沁陽市文物隊在水南關騰飛製革廠發倔出土。唐代,...
烏龍茶宜用紫砂壺沖泡;袋泡茶可用白瓷杯或瓷壺沖泡。品飲冰茶,以用玻璃杯為好。此外,沖泡紅茶、綠茶、黃茶、白茶,使用蓋碗,也是可取的。2.茶具色澤的選配 茶具的色澤是指製作材料的顏色和裝飾圖案花紋的顏色,通常可分為冷色調與暖色調兩類。冷色調包括藍、綠、青、白、灰、黑等色,暖色調包括黃、橙、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