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芬迪

宋芬迪

從事紡紗機械設計與開發近50年,完成多項重大課題並得到推廣,取得明顯經濟效益。在環錠細紗機牽伸機構和新型紡紗機械的研究開發方面尤多建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宋芬迪
  • 外文名:Song Fendi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職業:紡紗機械專家
  • 性別:男
人物簡介,個人簡歷,主要貢獻,所獲榮譽,人物評價,主要論著,

人物簡介

宋芬迪,1934年11月11日出生在浙江省德清縣新市鎮。父親是綢莊店員。連年的戰火使其經常處於失業或半失業狀態,家庭經濟十分拮据。宋芬迪從少年時代起就萌發了將來一定要掌握一技之長以立足社會的念頭。1949年從上海南洋中學畢業後,考入上海紡織工業專科學校預科班,1952年9月升人華東紡織工學院紡織機械系。1956年8月畢業後,分配在上海第二紡織機械廠設計科工作。從此開始了他獻身紡機設計、研究與開發的歷程。
宋芬迪在上海第二紡織機械廠工作20多年,歷任技術員、工程師等職。1961年研製成功我國第一代四羅拉式超大牽伸A563 型細紗機,完成了上海一棉北紡車間3-4萬錠細紗機的改造,接著相繼完成了A511型、A512型和A513型細紗機牽伸系統的設計,並主持設計了YJ型彈簧加壓搖架、多迴路小直徑磁性加壓結構。他還根據我國化纖紡織迅猛發展的需要,主持設計了TF18-115型搖架,得到大量推廣,對提高紡紗質量起到重大作用。1975年主持設計成功A513S型超大牽伸細紗機,完成對上海一棉南紡車間3-4萬錠細紗機的改造,該項目獲得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獎。1976年主持設計A513M型中長纖維細紗機,獲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獎、紡織部中長纖維設備成果獎。
1975年起從事轉杯紡紗機的研究與開發,完成了AN9型轉杯紡紗機短通道紡紗器殼體和轉杯、分梳輥、假捻盤等關鍵部件的改進,使該機順利完成中間性試驗,獲得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獎;他還主持設計了SQ1型轉杯紡紗機,獲紡織部科技成果一等獎,並曾達到近萬錠的工業化實驗規模。
1980年宋芬迪調到上海市紡織機械研究所後,繼續從事新型紡紗設備的研究與開發,歷任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副總工程師。由他主持設計的PZ型轉杯紡紗機排雜紡紗器獲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一等獎;參與科研攻關的SQ1型轉杯紡紗成套生產線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主持設計的SQ1A型帶排雜的轉杯紡紗機成為生產廠家的主導產品之一。1985年主持設計CL-1型摩擦紡紗機,獲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三等獎。1991年作為攻關項目主持設計師,完成了國家“七五”重點科研攻關項目CR2型高速、大卷裝、帶排雜、有較高機電一體化程度的轉杯紡紗機,順利通過國家鑑定,由上海第二紡織機械廠投產製造。其中為CR2 型轉杯紡紗機設計的有加大排雜腔的轉杯紡紗器,獲國家專利。1996年任太平洋機電(集團)有限公司產品設計大會戰技術顧問,分工負責新型梳棉機的攻關設計。2002年起任上海市紡織機械研究所技術顧問,重點指導噴氣紡紗機的研究與開發。
宋芬迪於1985年被評為上海市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1989年獲上海市科技精英提名獎。

個人簡歷

1934年11月 出生於浙江省德清縣。
1952-1956年 華東紡織工學院紡織機械系學習。
1956-1979年 上海第二紡織機械廠任技術員、工程師。
1980-1994年 上海市紡織機械研究所任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副總工程師。
1995-1997年 太平洋機電集團科研開發中心技術顧問。
1997-1998年 上海遠強紡織機械廠技術顧問。
1998-1999年 上海凱達機械廠技術顧問。
2000-2001年 浙江民豐實業公司技術顧問。
2002年— 上海市紡織機械研究所技術顧問

主要貢獻

牽伸機構是環錠細紗機的“心臟”。中國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生產的環錠細紗機,如1293型細紗機,還是採用重錘加壓的傳統牽伸方式,牽伸倍數僅為20倍左右。1958年夏天,宋芬迪接受了上海第一棉紡廠北紡車間200倍超大牽伸細紗機即A563 型細紗機的主持設計任務。該機把棉條直接紡成紗的技術,可以減去粗紗工序,節省設備投資和人員、場地等。超大牽伸細紗機當時世界上只有日本製造,但日本OMS公司採用五羅拉棉條餵給和皮圈架式扭簧加壓的牽伸加壓技術,落後於當時世界最新的彈簧搖架加壓方式。宋芬迪提出採用四羅拉彈簧搖架加壓、雙皮圈牽伸的設計方案,對原有細紗機除機架、錠子外,需要全面改變設計。宋芬迪的設計方案經專家論證後獲得批准。
設計工作開始後,宋芬迪根據手頭僅有的一頁從美國雜誌上獲得的簡圖,首次引入擺動式上肖,設計出我國第一台彈簧加壓搖架;他還大膽創新,提出在超大牽伸細紗機上一改以前慣用的滑動軸承等傳統紡織器材,首次配套運用彈簧加壓搖架、滾動軸承、上羅拉和羅拉軸承等機件,提高了整體設計水平。彈簧加壓搖架是牽伸機構中的關鍵,直接關係成紗質量。當時紡機行業生產的彈簧短期內就壓力衰退。宋芬迪通過學習有關提高彈簧承載能力的知識以及下車間了解彈簧製造的全過程,發現問題的關鍵在於所用鋼材及加工工藝滿足不了設計要求。在上海市經委的幫助下,由上海機修總廠冶煉提供專門鋼材。宋芬迪從冶煉開始一直到軋出符合沖制要求的鋼材,全程跟蹤,進行技術交底,終於突破了技術難關。1961年,A563型超大牽伸細紗機研製成功,並完成了上棉一廠北紡車間3-4萬錠細紗機的改造任務。雖然環錠細紗機至今已經發展了一代又一代,但是,宋芬迪研製的運用彈簧加壓搖架、滾動軸承、上羅拉、羅拉軸承和擺動式上肖等機件的牽伸機構被一直沿用。

所獲榮譽

1975年下半年,上海紡織局為了加快轉杯紡紗機的研製進程,組織了轉杯紡紗機攻關小組,指名宋芬迪參加攻關。從此,他與新型紡結下不解之緣。從AN9型轉杯紡紗機到SQ1型轉杯紡紗機,後發展為SQ1A型轉杯紡紗機,直到主持設計國家“七五”重點科研攻關項目CR2型轉杯紡紗機。可以說,我國轉杯紡紗機的每一次進步,都傾注著宋芬迪的精力和心血。
由於轉杯紡的原理與傳統的環錠紡原理完全不同,到了攻關小組,宋芬迪孜孜不倦地學習有關轉杯紡紗技術的書籍和資料,很快掌握了轉杯紡紗的關鍵,如紡紗器的轉杯、分梳輥、輸棉通道、假捻盤以及筒子架結構、機械傳動等。他根據當時AN9型轉杯紡紗機上存在的機械設計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意見,完成了短通道紡紗器殼體和轉杯、分梳輥、假捻盤等關鍵部件的改進設計,還親自下車間跟蹤零部件生產質量,確保設計圖紙要求的實施。改進後的AN9型轉杯紡紗機的成紗質量明顯提高,很快打開了轉杯紗的銷路。其中10英支粘棉供應針織薄絨衫用紗聲譽很好。1979年,AN9型轉杯紡紗機獲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獎。
1978年,上海紡織局決定在上棉二十二廠建立7200頭轉杯紡紗實驗工場,全部採用國產設備,指派宋芬迪為國產設備SQ1型轉杯紡紗機的主持設計。根據當時調查獲得的資料,他在AN9型轉杯紡紗機的基礎上,完成了對紡紗器短通道紡紗殼體等零件的改進,進一步提高了成紗強力和斷頭自停的靈敏度;他還首次使用鋁合金壓鑄的筒子架和頂部敞開式輸送帶,保證加壓的穩定和動作的可靠,減輕了勞動強度。該機成紗條幹、棉結雜質、斷裂功均優於同支環錠紗,而且織物耐磨性好,色澤鮮艷,能適應高速生產,達到國際上70年代初期的水平。所生產轉杯紗銷路也很好,上海相關廠家用轉杯紗生產的牛仔布、燈芯絨和印花絨布大量行銷國內外,帶來了良好的社會效益。上棉二十二廠7200頭轉杯紡紗機的設備投資在投產後兩年零一個月就全部收回。1980年,該產品獲紡織工業部重大科技成果一等獎。

人物評價

宋芬迪從大學畢業後一直沒有中斷過對新知識的學習和追求。他自覺地在產品開發過程中進行知識更新和積累,即使年屆七十,仍常常去參觀新技術展覽會,千方百計蒐集各種技術資料,消化吸收,變成自己的知識,指導新產品開發。他常說,技術發展是世界性的,先進生產力沒有地域限制,只有時間先後。今天我們取得的成績,明天就已成為歷史。只有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才能在技術飛速發展的環境下不被淘汰。因此,從事紡機研究與開發近五十年,他始終關注著世界紡機發展的新動向,不斷學習,不斷開拓創新,跟上技術發展的步伐。
他勤于思索,勇於探索。無論遇到什麼難題,從不打退堂鼓。他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從事的工作是前人沒有從事過的,因此,只學習現成經驗是不夠的,一定要堅持不懈地努力探索,才能在游泳中學會游泳。在近五十年的產品研究與開發經歷中,他承擔的大都是創新項目,遇到的難題可想而知;但他那種迎難而上,為攻克難題嘔心瀝血,直至問題解決的堅韌不拔的意志和敬業精神,始終如一。他平易近人,不恥下問,經常深入生產,深入車間,虛心向有實踐經驗的人請教,掌握第一手資料。他說,技術工作是集體項目,個人作用只有通過團隊才能發揮出來。因此,即使我們在工作中取得一些成績也絲毫不能自滿。正是有了這種謙和的態度,他才能真誠地對待同事,與同行合作共事,共同完成一個又一個大型科研試製項目。他還十分重視人才培養,除在科研攻關項目中直接指導青年科技人員,毫無保留地向他們傳授經驗外,他還積極配合高校搞好人才造就工作,先後為20多位碩士生、博士生指導和評閱論文。宋芬迪是一位把自己的智慧和精力都奉獻給中國紡織業的科技工作者。他以自己的突出貢獻贏得了榮譽,也贏得了人們對他的尊重。

主要論著

1.宋芬迪.彈簧加壓搖架的設計探討.上海:上海機械工程學會年會,1964
2.宋芬迪,唐文輝等.棉紡手冊(細紗章).北京:紡織工業出版社,1978
3.宋芬迪,唐文輝等.棉紡手冊(細紗章).第2版.北京:紡織工業出版社,1987
4.宋芬迪,唐文輝等.棉紡手冊(細紗章).第3版.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4
5.宋芬迪.氣流紡紗機設計製造問題的探討.北京: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第一次全國新型紡紗學術討論會,1979
6.宋芬迪.氣流排雜紡紗器的雜質收集問題.北京: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第二次全國新型紡紗學術討論會,1981
7.宋芬迪.紡織機械設計原理(牽伸章).北京:紡織工業出版社,1981
8.宋芬迪,顧鼎光.中國大百科全書(紡織卷)(牽伸羅拉節).北京,上海:中國大百科出版社,1984
9.宋芬迪.氣流紡與環錠紡的能耗對比研究(譯文).國外紡織技術,1985(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