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圓口,短頸,鼓腹,平底。頸部施白釉,外腹部釉色為褐白兩色,紋飾呈羽毛狀。
絞胎是唐、宋時期北方地區許多窯口經常使用的一種工藝手法,它以深淺兩種顏色的胎土相互絞合成型,或用兩種顏色的胎泥絞出不同的紋理貼塑在器物上,使器物的顏色和圖案都有一種變化的美感,紋飾有羽毛紋、樹葉紋、木紋、朵雲紋等。
罐圓口,短頸,鼓腹,平底。頸部施白釉,外腹部釉色為褐白兩色,紋飾呈羽毛狀。
絞胎是唐、宋時期北方地區許多窯口經常使用的一種工藝手法,它以深淺兩種顏色的胎土相互絞合成型,或用兩種顏色的胎泥絞出不同的紋理貼塑在器物上,使器物的顏色和圖案都有一種變化的美感,紋飾有羽毛紋、樹葉紋、木紋、朵雲紋等。
絞胎是唐、宋時期北方地區許多窯口經常使用的一種工藝手法,它以深淺兩種顏色的胎土相互絞合成型,或用兩種顏色的胎泥絞出不同的紋理貼塑在器物上,使器物的顏色和...
這件瓷罐,產於焦作修武的當陽峪窯。這種瓷器又稱絞胎瓷、絞泥瓷、透花瓷,焦作百姓叫它花饃瓷。這種陶瓷裝飾方式,起於唐,盛於宋,據說靈感來自於古漆器的一種...
此展品為宋代文物。當陽峪窯是宋代北方地區著名民間瓷窯之一。以剔花品種最富盛名,紋飾流利灑脫,又以黑白、褐白對比強烈的色彩獨具一格。此器身釉下以白褐色胎泥...
北宋當陽峪窯絞釉缽,1962年河南省修武縣出土,河南博物院藏 高6.1厘米 口徑11厘米 底徑4.9厘米 直口,腹稍深,平底。...
《中國當陽峪窯》是2011年1月1日中國華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北京藝術博物館工作人員編寫。該書主要描述了中國當陽峪窯的制瓷歷史。...
為了展示和發展當陽峪的絞胎藝術瓷,2003年柴戰柱在當剛峪村建立了焦作市的第一座陶瓷博物館,集中展示宋代當陽峪窯的絞胎瓷產品和他開發出的絞胎藝術瓷作品,吸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