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璉

宋璉(1909-1991)女,河北蠡縣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併兼任法案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原副檢察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宋璉
  • 外文名:Song Lian
  • 別名:小宋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河北蠡縣
  • 出生日期:1909
  • 逝世日期:1991
  • 性別:女
簡介,人物生平,主要事例,掙脫封建羈絆,堅持革命,愛國愛家,姐弟團聚,身殘志堅無悔無怨,社會評價,

簡介

宋璉(1909-1991),女,河北蠡縣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併兼任法案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原副檢察長,顧問(副部級待遇)宋璉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1991年12月2日逝世,終年82歲。
英語翻譯:Song Lian (1909-1991), female, Lixian County of Hebei Province, the outstanding Party member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ried and tested loyal communist fighter, the first session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and served as a bills committee member, Beijing Municipal People's Procuratorate, the former deputy attorney general, consultant (vice ministerial level treatment) Song Lian Comrade due to illness cure is invalid, died on 2 December 1991, aged 82.

人物生平

1909年11月出生,青年時期即接受馬列主義、共產主義思想。
1929年在保定第二女子師範學校和天津女子師範學院參加學生運動,為受傷工人義演募捐,在集會上發表演講,散發紀念五四運動的傳單,被學校開除。
1930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革命工作。
1930年9月到天津女子師範學院學習,並作學生工作,因散發革命傳單而被學校開除。
1931年1月在北平女子師範大學任黨支部書記,從事革命活動,在學生中建立黨的組織。
1931年7月在北京被捕,被關押在南京監獄、蘇州反省院,在獄中,在帥孟奇錢瑛的領導下,多次與敵人展開絕食鬥爭,遭受了酷刑的折磨。她對共產主義事業堅貞不渝,始終沒有暴露自己的身份,嚴守黨的機密,表現了共產黨員的堅定立場。
1934年3月出獄,她繼續從事革命活動,在天津河北省委機關工作。
1935年9月到達延安,曾任陝北省委秘書處秘書長。
1937年在抗大學習,後任陝北公學隊主任、黨總支書記,為培養一批優秀婦女幹部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1938年受黨組織派遣到湖南從事黨的地下工作,曾任中共長沙市委宣傳部長、市委書記,湖南省委機關總支副書記,衡陽中心縣委書記,湖南省委婦女工作組組長等職。
1940年10月返回延安,任中央管理局工作,任保育委員會主任、總務處和秘書處協理員。
抗日戰爭勝利後,於1946年6月帶領一個家屬隊赴東北,任隊長兼黨支部書記,冒著國民黨軍隊的轟炸、炮火,輾轉幾千里,到達哈爾濱。
1947年6月至1949年5月,歷任東北局財貿委員會銀行工業室主任,東北糧食總局油脂廠經理兼支部書記,東北紡織局經理、處長。
1949年6月以後,先後任湖北省委婦委會書記,中南局婦聯副主任,最高人民法院中南分院副院長。
1954年4月調到北京,任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北京市監察委員會常委、副書記,為北京市檢察工作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
“文化大革命”中,宋璉同志遭到“四人幫”反革命集團的迫害,身心受到嚴重摧殘,但她堅信黨,表現了一個老共產黨員的堅定信念。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宋璉同志衷心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帶病堅持工作,直至1985年12月離職休養,她為北京市檢察院的重建做出很大貢獻。

主要事例

掙脫封建羈絆

拒纏足――20世紀初,那個年代,尤其北方農村多數女孩是要纏足的,當時女孩纏足是很普遍的一種封建習俗,也可說是家規。但年幼的宋璉堅決拒絕了家庭和社會的強大壓力,拒不纏足。宋璉的決心最終感動了祖母,也受到父親和母親的支持,從而父親發誓說“今後凡是咱家的女性一律不纏足,包括娶進咱家的媳婦”。
抗舊婚――在那個吃人的社會,未成年的男女孩童的婚姻大事,絕大多數很早就由父母家長包辦了。男孩女孩雙方在完全不知情之下,就被定下了自己的終身大事,自由戀愛是絕不允許的。但我們姐弟八人唯有宋璉一個人,堅決抗拒了舊家規舊習俗的壓力,拒絕對自己的包辦婚姻。每當媒婆進家說婚,多次被她又哭又鬧、又打又罵的趕出家門,最後嚇得媒婆再不敢進我家了,從此家長們也再不提她的婚事了,結果宋璉勝利了。是向封建舊習俗鬥爭的勝利,是她那超凡毅力的勝利,是她熱愛自由與解放思想的勝利。這給她不久的後來輕鬆愉快走出家門,奔向革命,創造了極好的條件。
要讀書――宋璉何年進學校讀書、何年考入保定第二女子師範學校,這都是我幼年不記事時的事。一次家人帶我外出玩耍,路經一所蠡縣縣立高級女子學校,家長對我說:“這是你宋璉讀過書的學校”。還說“是你宋璉執意要來這所學校的”。要成為一個有知識有出息的人,就要讀書長知識。看來宋璉從小就有上進的志向。
宋璉是一位敢於向舊勢力搏鬥的勇士,是具有遠見卓識的楷模,是舊時代出眾的新女性。以至在她青少年時代就成長為全蠡縣36萬人之中第一位女共產黨員,無畏無懼的女強人。

堅持革命

蔣介石1927年“四一二”叛變革命之後,大批捕殺共產黨人,宋璉及其長兄遭國民黨政府逮捕。宋璉1934年出獄回家後,全家為之慶喜,但宋璉並不為然。她在家不長日子裡,除去讀書,常常一人悶悶不樂,心有所思。記得有一天她突然主動邀請一群妹妹弟弟去縣城的城牆上去登高散步,其實,她是在遠望嚮往已久的自由解放的事業。果然在家不到一個月,遂向父親提出仍去北平讀書。父親很明白她是要聯繫黨組織,繼續堅持革命到底。父親是我們全縣有名望的開明紳士,他被宋璉的無所畏懼的革命決心所感動,欣然同意了宋璉的請求。宋璉臨走時,父親當著全家老小的面,只說了一句話,大意是:“我的女兒有出息!去吧!”這簡短的一語,給宋璉的弟弟宋兆宜留下了極深刻的記憶,據宋兆宜回憶,父親對我們一向很嚴肅,宋璉離家後,記得有一次因為家庭糾紛,父親惱怒的對我們兄弟幾個集體訓斥,記憶最深的父親說的一句話:“你們應當看著你們的宋璉(意思是應當向你們宋璉學習)!”還說“她才是最有出息的!”幾句話道出了父親乃至全家對宋璉的敬佩。父親的本意是說宋璉出獄後立即勇敢地重返革命組織,而我們兄弟中,有人意志消沉,閒在家裡。

愛國愛家

宋璉這次離家重奔革命,從此就再也沒有回過家,甚至有好幾年毫無音信。是她不愛自己的家鄉嗎?不是!是她不想念自己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兄弟姐妹嗎?更不是!在白色恐怖年代,反動當局宣傳共產黨是什麼“共產共妻”、“妖魔鬼怪”…..難道宋璉是這樣的人嗎?不是!絕不是!!
1925年媽媽病故,正值宋璉在保定第二女子師範學校讀書,父親有意隱瞞她回家探望母親,宋璉進家見到迎接她的家人都穿戴白色孝服,立刻暈倒在地。她對媽媽的愛太深了!
大約1936年(或37年)的一天,奶奶手裡拿一張小紙片,全家歡喜若狂,原來是一張小女孩照片。奶奶對大家說:“快來看!你宋璉來信了,這是你的小外甥女!”弟弟接著問:“宋璉現在在什麼地方?”答:“延安!”這是弟弟第一次聽到這個神聖的名字,宋璉真偉大,離家幾年,走南闖北,為國為民求解放,不懼艱險,但絲毫沒有淡忘了家,她寄來的不只是信和照片,而是對家人的一顆愛心,是送給家人的歡樂,是對家鄉的思念!宋璉才是真正的共產黨員!是真正愛國愛家的共產黨員!1938年黨組織徵求宋兆宜入黨談話時,宋兆宜說:“我不夠資格。”談話人問:“你以為怎樣才夠資格?”我說:“共產黨員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偉人。”說實話,“頂天立地”幾個字是我內心所想,指的就是宋璉的高大形象。
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宋兆宜失學在家,大約在八月的一天,突然來了幾個帶槍的軍人,進門就問“這是宋成吉(宋璉的學名)同志的家嗎?”知道來人和宋璉有關,全家又驚又喜,父親親自接見,賓主坐定,得知來人是負責人,姓魯名奔(據書載:魯奔,1935年中共陝甘地區黨委領導成員之一,陝北蘇區紅35軍領導成員之一,1937年黨中央派往中國人民抗日自衛軍黨特派員,1942年對日作戰中犧牲在河北省)。魯是宋璉的戰友同志,受宋璉的委託親自家訪,並商討動員家庭成員中儘可能多幾個人參加抗日救亡工作,經初步商定,宋璉的長兄立即參軍工作,對我的要求,因為年齡小,暫時參加地方工作,以後有機會再參軍。於是我在九月參加了蠡縣青年抗日救國會的工作。從此我踏上了革命征途的第一步。這一歷史性的一步,有宋璉的極大關懷和力量。
宋璉對長輩老人也是非常孝順的人,解放後,時局平靜了,她將還在世的奶奶、舅舅先後從家鄉接進北京,親身敬養盡孝,以表對親人們的撫養之恩。宋璉堪稱是一位有血有肉的共產黨員。

姐弟團聚

1938年由部隊選派宋兆宜到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臨行前奶奶一再囑咐,到了延安找宋璉和孩子。宋兆宜心想,偌大的革命隊伍,怎能那么容易找到呢?!年底到達延安,為抗大第四期學員戰士,1939年調中央軍委工作。大約1940年的一天,部隊首長當面通知宋兆宜說:“批准你一個人(部隊紀律,外出兩人同行)赴延安會見你多年失散的宋璉。”這突然的信息,宋兆宜當時頭腦嗡嗡的說不出話來,首長又說“去吧!帶我問候宋璉同志!”等我醒悟後,邊敬禮邊說一聲“是!”首長的話實際上是告訴宋兆宜,宋璉是黨內和帥、蔡等大姐們齊名的有聲望的老同志。
終於見到了期盼已久的宋璉,原想有很多話要向宋璉敘說,但見面後卻一句也說不出來,長時間只感到喉間哽塞,眼淚不停的流。還是宋璉一句話解了圍,她半帶深情的語氣說“好了!好了!你已經是一個革命戰士了!”宋兆宜還是說不出話,只想說“終於見到了久盼已久的親宋璉了!”但就是說不出口。
這是第一次在革命隊伍里弟弟見宋璉,意義不一般,又是一個新戰士見一位革命老前輩老首長,願能當面聆聽她對自己的教誨。畢竟是親人,心情平靜後,話語逐漸多了起來,談家裡情況,談她尋找弟弟的經過-----使宋兆宜永遠不會忘懷的三件事:一是問他那年入黨的,這是宋璉對弟弟分量最重的親自關懷;二是分手時說“革命很艱苦,要堅強,戰爭很殘酷,隨時要準備犧牲自己。”還說“你的工作極重要,要努力做好”;三是臨走時拿給弟弟一個布包,說“看看這身破軍服,知道你生活很苦,這件棉大衣拿去穿吧”!接過衣服弟弟再一次哭了起來。宋璉拍拍弟弟的背後說了聲“走吧,要按時回到部隊!”弟弟哽哽咽咽的不捨得離開宋璉。從此,宋兆宜的腦海里、生活中總是有宋璉那慈祥的身影,耳邊總聽見宋璉的諄諄教音。宋璉送給的大衣暖了弟弟的身心,更堅定了弟弟的意志。1944年我部年度評比活動中,宋兆宜被授予特等功,這一榮譽有宋璉的無形鼓勵,也是對宋璉教導的回報。

身殘志堅無悔無怨

說實話,宋璉是十年殘暴浩劫的受害者,宋兆宜被平反返京工作後,去探望老人家,當見到由原來居住的正房搬到只有兩小間的西廂房,並坐在輪椅上的宋璉時,欲哭無淚,憤慨萬分,但怕引起老人的傷感,卻不敢有半點表露,於是只好強掩悲憤心情,而以笑容問候。然而宋璉在言談中始終一個字的怨言、一句悲觀的語句都沒有,相反她仍然關心的是國家大事、未來的前景。這次在京工作不長的時間裡,曾多次探望。看得出,每次她都想聽我說點什麼,於是每次探望都準備些該說的所見所聞,以表安慰。清楚的記得,一次談到毛、周、朱國家領導人相繼逝世,國內可能還要亂一陣時,老人家長出一口氣,表示擔心憂慮的樣子。當宋兆宜分析說,我們還有一大批久經沙場的老革命,槍桿還在我們手中,就放心吧,老人家立刻點頭微笑起來。一次當弟弟告知,聽說小平同志可能要重返主持中央工作的訊息時,宋璉立刻笑了,高興地笑出了聲。我明白,她是預感到光明即將來臨了,我們黨又有希望了,國家有前途了-----。宋璉儘管老了、病了,但黨的各項政策、時局的穩定、經濟的發展,始終仍然是她所關心的大事。

社會評價

宋璉同志在60餘年的革命生涯中,一貫忠於黨,忠於人民,嚴於律己,不計名利,勤奮工作,鞠躬盡瘁,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無私奉獻了一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