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堯

宋志堯,男,浙江餘姚人,博士,現為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宋志堯
  • 出生日期:1964年8月
  • 職業:教授,博士生導師 
  • 畢業院校:廈門大學
  • 主要成就:2007年入選江蘇省“333”人才培養工程
  • 代表作品:“長江口北支鹹潮倒灌控制工程和南支水源地建設”
  • 職稱:南京師範大學教授
南京師範大學教授,人物簡介,學術簡介,論文著作,獲獎人物,成果獲獎,

南京師範大學教授

人物簡介

2002年入選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2007年入選江蘇省“333”人才培養工程。1985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數學系(理學學士),並在河海大學基礎部任教,1991年獲海岸工程學碩士學位,1999年獲海岸工程學博士學位,學位論文被評為江蘇省第三屆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002年為河海大學教授,2004年為河海大學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專業博導,2005年為河海大學物理海洋學博導,2006年為水文水資源與水利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責任教授。1996年10月至1996年12月應邀赴香港中文大學地理系進行學術訪問,2004年4月至2005年3月應邀赴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環境系進行學術訪問及博士後研究。

學術簡介

主要從事淺海水動力學、泥沙運動力學及海岸帶資源與環境方面的研究,包括水動力過程及地學建模、物質輸運的理論與過程模擬技術。
近海物理海洋學研究——在東中國海潮波系統演變規律、潮流震盪邊界層動力及懸沙分布特徵、波浪緩坡方程、海岸潮致地下水波動的非線性作用特徵研究方面取得了進展。
近海水沙交換和陸海相互作用研究——在泥沙基本理論、典型海區(蘇北輻射沙洲、長江口與杭州灣、珠江三角洲河網及外海和福建主要海灣—三沙灣海域)水沙運動特徵和底床演變水動力學機理研究方面取得新的成果。
套用基礎研究——建立了中國近海二維、河口及海岸三維水動力和鹽水入侵數值計算模式,發展了模型嵌套方法,提出解決動邊界問題的線邊界法,推進了三維水流全隱格式的計算技術。
共發表近70篇學術研究論文,其中20餘篇被SCI、EI檢索收錄(16篇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合作出版我國近海海洋綜合調查與評價專著《福建省海灣數模與環境研究——三沙灣》(海洋出版社,第二作者)、海岸海洋動力學與地貌演變專著《東中國海潮波系統與海岸演變模擬研究》(科學出版社,第三作者)和《珠江口水流泥沙運動模擬研究》(海洋出版社,第四作者),參與專著《黃海陸架輻射沙脊群》(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的編寫。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淺海潮流震盪邊界層動力特徵及懸沙垂直分布”和江蘇省高校自然科學研究重大項目“濱海潮致地下水運動及其環境效應”的研究;參與了國家傑出青年基金“河流、海岸動力學及泥沙運動” 和重點基金“長江流域調水等工程對河口環境的影響及對策”的研究;“長江口北支鹹潮倒灌控制工程和南支水源地建設”研究獲2005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主要從事河口、海岸及海洋水動力、泥沙運動及資源環境方面的研究,包括海水與地下水相互作用的研究。通過研究,發表了50餘篇學術研究論文,其中18篇被SCI檢索收錄(13篇為第一作者),合作出版專著三部,參編專著一部,研究成果曾獲省部級獎勵。

論文著作

獲獎人物

宋志堯,王義剛,徐福敏,潘少華,夏雲峰,孔俊編,海岸工程及水運經濟,2008,北京:海洋出版社
王義剛,宋志堯,姜翠玲,孔俊,劉倩著,福建省海灣數模與環境研究——三沙灣,2009,北京:海洋出版社
林琿,閭國年,宋志堯著,東中國海潮波系統與海岸演變模擬研究,2000,北京:科學出版社
楊明遠,嚴以新,孔俊,宋志堯著,珠江口水流泥沙運動模擬研究,2008,北京:海洋出版社
王穎等著,黃海陸架輻射沙脊群,2002,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參編)
王偉,宋志堯等,海平面上升對海岸潮差回響的理論解析,海洋工程,2008,26(3)。
趙紅軍,宋志堯等,一種擴展型緩坡方程的時域計算模式, 水動力學研究與進展,2009(4)。
康琮,宋志堯,孔俊,珠江口磨刀門燈籠山斷面枯季輸沙關係分析,海洋工程,2009,27(3):112-116。
宋志堯,茅麗華,2002,長江口鹽水入侵研究,水資源保護(總第69期),27-30。
宋志堯,嚴以新等,南黃海輻射沙洲形成發育水動力機制研究,中國科學(D輯),1998,28(5)。

成果獲獎

1、學術論文《Study on the log-linear velocity profile of near-bed tidal current in estuarine and coastal waters》被評為第五屆中國科協期刊優秀學術論文,2007。
2、“長江口北支鹹潮倒灌控制工程和南支水源地建設”,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00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