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張仲宇桂林盛事記

宋張仲宇桂林盛事記

此展品為宋代文物。位於中隱山上洞,宋紹興二十九年(1159)刻。正書,99厘米×56厘米。石刻記載了北宋末至南宋初年桂林城市晉升、環境治理、文教發展和賦稅寬免等盛事,是研究桂林地方史的重要資料。張仲宇,字德儀,廣西臨桂人。南宋初以文藻著稱。現收藏於桂林市桂海碑林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宋張仲宇桂林盛事記
  • 館藏地點:廣西桂林市龍隱路1號
  • 所屬年代:宋
  • 尺寸:99厘米×56厘米
  • 所屬博物館:桂林市桂海碑林博物館
  • 所屬地區:廣西桂林
文物介紹
此展品為宋代文物。位於中隱山上洞,宋紹興二十九年(1159)刻。正書,99厘米×56厘米。石刻記載了北宋末至南宋初年桂林城市晉升、環境治理、文教發展和賦稅寬免等盛事,是研究桂林地方史的重要資料。張仲宇,字德儀,廣西臨桂人。南宋初以文藻著稱。現收藏於桂林市桂海碑林博物館。
石刻記載了北宋末至南宋初年桂林城市晉升、環境治理、文教發展和賦稅寬免等盛事,是研究桂林地方史的重要資料。桂林自秦漢以來,就以溝通中原的地理優勢而地位突出。至唐代時已為嶺南的軍事重鎮,經濟、文化逐漸繁榮。北宋時成為廣西的政治統治中心。南宋,桂林更由邊徼成為腹地,由桂州升為靜江府。崇寧年間,知桂州王祖道開渠引灕江水入城西北護城河,與城東的灕江和南面的南陽江共同構成桂林的環城水系,增強了城防能力。同時,府學擴建也使人材輩出,地方官員奏請並獲準增加鄉貢名額。為使民生改善,官員又乞減地方賦稅。這些都促使桂林的社會發展走向繁盛。張仲宇,字德儀,廣西臨桂人。南宋初以文藻著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