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定窯刻花瓷盤,造型精巧,釉色光潤,開封市博物館館藏有形制大小一致、刻花相同的兩件,應為一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宋定窯刻花瓷盤
- 館藏地點:開封市博物館
- 所屬年代:宋代
- 類別:瓷器
文物特徵,文物背景,
文物特徵
宋定窯刻花瓷盤,高3厘米,口徑17.2厘米,底徑5.3厘米,口沿微折,淺腹,圈足,黃白胎,胎質細密,施白釉,口邊沿未施釉。定窯瓷器裝飾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劃花為主,還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該瓷盤內部刻花,刻有荷花及弦紋一道。造型精巧,釉色光潤,花卉生動活潑。開封市博物館館藏有形制大小一致、刻花相同的定窯刻花瓷盤兩件,應為一套。
文物背景
定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主要產地在今河北省保定市,以產白瓷著稱。定窯是中國古代繼邢窯之後最具代表性的白瓷窯場,其以白胎、略失透白色釉的精細白瓷為主要產品,同時將施於胎體的刻花、劃花、印花裝飾發揚光大,它的出現標誌著精細白瓷的生產完全成熟。定窯在薄胎瓷器成形、覆燒工藝、以煤為燃料等瓷器製作和燒造方面均有開創之功,對南北方諸多窯場產生了重大影響,宋金時期許多窯場都生產定窯類型的精細白瓷,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瓷窯體系,被命名為“定窯系”。同時,定窯作為河北中部到山西東部瓷器產區的中心窯場,帶動了周邊地區的窯業發展,在宋元時期制瓷業的區域性和階段性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定窯有豐富的文獻記載,同時自1922年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剪子村(澗磁村)和仰泉村(燕川村)的窯址被發現以來,歷經多次考古調查與發掘,相關的考古學研究工作也有較大進展。
宋代定窯不追求純潔無瑕的白,而是想辦法希望白瓷名貴起來,所以定窯鑲上了金口、銀口、銅口。定窯鑲金口銀口是奢侈之舉,許多說法說定窯鑲口是為了彌補覆燒的澀口缺陷,但是仔細想想,以高成本彌補低成本的缺陷似乎有些牽強。覆燒是為了提高產量,提高產量降低質量是低檔產品中的舉措。而早期定窯作為皇家用瓷,應該不會冒此風險引皇上不悅。定器包金口、銀口華貴時尚,甚至衍生出一門行業。定窯除此之外,還有刻花、劃花、印花的裝飾手法。但定窯也漸漸朝著媚俗化的方向發展,五代至北宋期間,定窯白瓷令世人矚目時間較短僅一百餘年,期間輝煌歷史洋洋灑灑。但北宋末年宋徽宗不買賬,或基於高位者的不肯定,北宋末年青瓷得寵發展較快,反觀白瓷地位則每況愈下,但不可否認的是,宋代定窯的白瓷技術為此後的白瓷發展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