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元墓

宋哲元墓

宋哲元墓位於綿陽市東2.5公里的富樂山寶蓋峰下。坐北向南,占地約2000平方米。墓地曾受毀壞,1978年重建、整修,1979年對外開放。由園林和墓瑩兩大區域組成,園內築有高4米餘的石質方柱形神道碑,碑的正面系馮玉祥親題碑文“故上將宋哲元之神道碑”,背鐫國民政府對宋哲元的加褒撫恤令和追認上將之令。碑後是一座高6.5米的石亭,名為八德亭,亭呈八柱半球狀頂,亭柱內外刻多副輓聯,其中,朱德、彭德懷所贈者全文是:“一戰一和當年發生瞬間可大白於天下,再接再厲後起大有人在可無憂於九泉。”原國民黨要員的題詞、輓聯亦被修整恢復。園林後的土坡上為墓冢區,墓前是占地約800平方米的祭壇,陳置石桌凳和石香爐等,壇後即墳塋,冢底周長約25米,底邊砌青石,墳頂為圓形,高約3米,墓室由石砌成,停放宋哲元靈樞。陵墓環境幽雅,依山作勢,園內松柏翠郁,綠草如茵,布局諧調,氣氛莊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宋哲元墓
  • 外文名稱:Song zheyuan suppressed the tomb
  • 地理位置:綿陽市東2.5公里宮樂山寶蓋峰下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
  • 開放時間:全天
  • 門票價格:免費
  • 著名景點:園林、墓瑩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四川省綿陽市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宋哲元墓概述,地理位置,墓地簡介,人物簡介,

宋哲元墓概述

地理位置

宋哲元墓位於綿陽市東2.5公里的富樂山寶蓋峰下。坐北向南,占地約2000平方米。

墓地簡介

墓塋坐北朝南,墓垣石砌,土園墓頂,墓四周以石條築矮牆圍護。圍牆門前石構“八德亭”,內額刻有孝、弟、忠、信、禮、義、廉、恥八個篆字。園外右側草房3間系護陵人住宅。1967年在墓園附近修建解放軍第77陸軍醫院(今綿陽市療養院),適值“文化大革命”期間,宋墓被毀,靈柩倖存。1978年由成都軍區直接撥款在77醫院內重建宋墓,占地400平方米,由墓道林園區和祭壇墓塋區組成。墓地曾受毀壞,1978年重建、整修,1979年對外開放。由園林和墓瑩兩大區域組成,園內築有高4米餘的石質方柱形神道碑,碑的正面系馮玉祥親題碑文“故上將宋哲元之神道碑”,背鐫國民政府對宋哲元的加褒撫恤令和追認上將之令。
宋哲元墓宋哲元墓
墓塋隨坡築台,四周磚牆圍護,墓坐東向西,為石砌八面體,高3米,墓前橫置石碑,上隸書“宋故上將明軒之墓”為馮玉祥題,尹昌言補書。1983年應宋哲元子女的要求,將位於芙蓉溪仙人橋川陝路側的神道碑移入墓道林園區。神道碑呈正方柱體,高4.18米,正面鐫刻國民政府監察委員沈尹默手書的國民政府褒揚撫恤令及追贈陸軍一級上將令,兩側碑文由國民黨元老丁維汾撰文,于右任草書。碑後是一座高6.5米的石亭,名為八德亭,亭呈八柱半球狀頂,亭柱內外刻多副輓聯,石柱上的楹聯挽對毀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現已恢復。其中,朱德、彭德懷所贈者全文是:“一戰一和當年發生瞬間可大白於天下,再接再厲後起大有人在可無憂於九泉。”原國民黨要員的題詞、輓聯亦被修整恢復。園林後的土坡上為墓冢區,墓前是占地約800平方米的祭壇,陳置石桌凳和石香爐等,壇後即墳塋,冢底周長約25米,底邊砌青石,墳頂為圓形,高約3米,墓室由石砌成,停放宋哲元靈樞。陵墓環境幽雅,依山作勢,園內松柏翠郁,綠草如茵,布局諧調,氣氛莊肅。1983年被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人物簡介

宋哲元(1885一1940),著名抗日將領,原國民黨二十九軍軍長。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軍長、陸軍上將宋哲元,於民國29年(1940年)4月5日病逝於綿陽鹽市街永安公寓。宋哲元 字明軒,山東省樂陵市人。幼年家貧,刻苦讀書。1908年從軍,歷任哨長、連長、營長、團長、旅長、師長、軍長。1925年至1933年先後任熱河省都統,西路、北路軍總司令,陝西省政府主席,察哈爾省政府主席。1933年春,在喜峰口、羅文峪率二十九軍抗擊日軍。後來,毛澤東在給宋哲元的信中曾讚揚“先生情殷抗日,曷勝仰佩,曩者日寇入關,先生奮力邊陲,慨然禦侮,義聲所播,中外同欽”。1935年後,曾任平津衛戍司令兼北平市長、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蘆溝橋事變”後,其發誓:“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1938年春,任一戰區副司令,病發後辭職休養,1940年4月5日病逝於四川綿陽。國民黨政府追授其為一級上將
宋哲元宋哲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