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窯,宋五大名窯之一,產於宋代鈞州,今河南禹縣一代。是在建窯和耀州窯的風格基礎上綜合而成的一種獨特風格,受道家思想深刻影響,在宋徽宗時期達到高峰,其工藝技術發揮到極致。無論是呈色和各種紋理的表現,做到窯變可控隨心所欲的表現技術,後世至今無人能仿造。宋代受理學的影響,反應在瓷器上就是規整對稱,無論是造型或紋理都遵循這一原則,特別是北宋官造鈞瓷,不論文房用具或大型祭器都嚴格遵守這一原則。規整對稱,高雅大氣,宮廷氣勢,一絲不苟。其勢沉重古樸,明亮而深沉。
宋代鈞窯折頁盤是宋代宮廷日用器皿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宋代鈞窯折頁盤
- 年代:北宋
- 形制:折頁平盤
- 釉色:天青釉
- 館藏地點:山東布衣莊氏
宋代鈞窯折頁盤介紹,宋代鈞窯折頁盤的用途,宋代鈞窯的形制與藝術特點,
宋代鈞窯折頁盤介紹
布衣莊氏收藏的宋代鈞窯折頁盤,高3.5厘米,直徑19.5厘米,底足徑8.5厘米。釉色為天青釉,釉水較薄,邊沿處因釉色較薄而泛灰黃色。釉面有稀疏棕眼,但釉色光亮,包漿溫潤自然,造型線條簡潔明快,賞心悅目。底圈漏胎,圈足厚0.5厘米。
宋代鈞窯折頁盤的用途
宋代鈞窯特別是官鈞窯的作品,窯變釉色自然溫潤,真正體現出火的藝術。宋鈞瓷窯變釉色大體上分為三類:一是窯變單色釉,主要有月白、湖藍、天青、豆綠等;二是窯變彩斑釉,以天藍紅斑或乳白紫暈為代表;三是窯變花釉,主要有丹紅、海棠紅、霞紅、木蘭紫,丁香紫等品種。其中以窯變花釉的藝術價值為最高,因為它最能代表鈞瓷自然窯變的風格神韻。大多數意境精妙的景觀圖畫,都是由花釉窯變自然形成,從而使瓷器成為藝術珍品。
鈞窯折頁盤為純色的天青釉,是宮廷或貴族餐桌的主要器皿之一。因折頁盤深度很淺,只能用來盛水果、食物、肉類食品等。
宋代鈞窯的形制與藝術特點
鈞窯遺址在河南禹縣境內。20世紀60年代以來已發現窯址 100餘處。其中鈞台八卦洞窯燒造的瓷器,工精質高,最有代表性。禹縣鈞窯燒瓷始於唐,北宋晚期窯業鼎盛,金元時延續燒造,且對河南、河北、山西一帶窯業產生影響,形成一個燒制鈞釉產品的鈞窯系。
禹縣境內的絕大多數瓷窯為民間窯業,主燒民眾生活日用的天藍、月白釉碗、盤、碟、罐、注、爐、缽等器物,兼燒磁州窯白地黑花、紅綠彩等品種。唯鈞台八卦洞窯是北宋後期建立的燒造宮廷用品的官窯。品種有:天藍、天青、月白釉青瓷和紫紅色調的銅紅釉瓷;器類有宮廷陳設用的花盆、盆奩、洗、尊等。1974~1975年河南省博物館對禹縣八卦洞及鈞台的古窯址進行局部發掘,出土了數以千計的宮廷陳設瓷的殘品,其造型、釉色、燒造工藝及器底刻數字標號等特點均與清宮舊藏並流傳至今的宋鈞窯陳設瓷相同。這類鈞窯陳設瓷,造型古樸端莊,釉色凝厚,或純淨典雅,或絢麗多彩,都有一種優雅含蓄的美。如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鈞窯月白釉出戟尊,高大規整的尊體,施凝厚的月白色乳光釉,古樸而典雅。台灣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同式出戟尊,施絢麗的紫紅釉,雍容而富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鈞窯天藍釉紅斑盤,在天藍色釉面上綴著幾片玫瑰色紫紅斑,宛如晴空上飄浮的彩雲,如詩似畫般的動人。
禹縣境內的絕大多數瓷窯為民間窯業,主燒民眾生活日用的天藍、月白釉碗、盤、碟、罐、注、爐、缽等器物,兼燒磁州窯白地黑花、紅綠彩等品種。唯鈞台八卦洞窯是北宋後期建立的燒造宮廷用品的官窯。品種有:天藍、天青、月白釉青瓷和紫紅色調的銅紅釉瓷;器類有宮廷陳設用的花盆、盆奩、洗、尊等。1974~1975年河南省博物館對禹縣八卦洞及鈞台的古窯址進行局部發掘,出土了數以千計的宮廷陳設瓷的殘品,其造型、釉色、燒造工藝及器底刻數字標號等特點均與清宮舊藏並流傳至今的宋鈞窯陳設瓷相同。這類鈞窯陳設瓷,造型古樸端莊,釉色凝厚,或純淨典雅,或絢麗多彩,都有一種優雅含蓄的美。如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鈞窯月白釉出戟尊,高大規整的尊體,施凝厚的月白色乳光釉,古樸而典雅。台灣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同式出戟尊,施絢麗的紫紅釉,雍容而富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鈞窯天藍釉紅斑盤,在天藍色釉面上綴著幾片玫瑰色紫紅斑,宛如晴空上飄浮的彩雲,如詩似畫般的動人。
瓷坯先經素燒稍冷後上釉正燒,釉層較厚。在燒造過程中,裡面含有多量的磷酸鈣物質,焙燒時釉層斷裂,釉料沸騰滾動。由於各種元素重量不等,釉面沸騰時,重量較輕的向上翻滾,比重大的元素如銅、鐵則向下流淌,在釉層里形成深色的溝槽;窯變慢慢熄滅,釉面逐漸停止沸騰,高低補齊之後,釉層里往往出現不規則的流動線條,屈曲蟠蜒,如“蚯蚓走泥”這個特點為鈞窯獨有。器物底足施滿釉後又抹掉,燒成後成為棕黃色。由於鈞瓷釉質肥厚失透,刻、劃、印花不宜顯露,所以鈞瓷以釉色取勝。它區別於其他的瓷器釉色,富有創造性,風格獨具,在陶瓷的釉色美上開啟了新的藝術境界。
鈞窯屬北方青瓷系統,但釉色獨特。它不同於由玻璃相組成的透明青釉,而是一種典型的二液相分相釉形成的乳光青釉。絕大部分產品的釉色是各種濃、淡不一的天藍色乳光釉,藍色較淡的稱為天青,更淡於天青的稱為月白,幾種釉色都具有如瑩光般的藍色光澤,極為美觀。藍色乳光釉是鈞釉的重要特色之一。鈞窯的紫紅色釉特點更為突出。紅色是釉料中銅的還原呈色,紫色是紅釉與藍釉相互熔合的結果。天藍釉上的紫紅斑, 是於天藍色釉上隨意塗灑銅紅釉所致。鈞釉的另一特點是釉面上顯有“蚯蚓走泥”紋,它的形成是由於在素燒胎體上施厚釉,釉層在乾燥或初燒時,出現乾裂痕,後被高溫階段的低粘度釉流入填補裂罅而造成的紋理。鈞窯成功地燒出還原銅紅釉,不僅是鈞瓷工藝的一大創舉,而且開闢了陶瓷美學的新境界,為元、明、清時期出現的釉里紅、鮮紅、郎窯紅、豇豆紅、霽紅等名品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