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石龍

宋代石龍

宋代石龍出自《彭山縣志·雜識》,地點彭山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宋代石龍
  • 出處:《彭山縣志·雜識》
  • 時期:嘉慶
  • 地點:彭山縣
嘉慶《彭山縣志·雜識》載:“石龍,彭山縣治東十五里。其形肖龍,首爪蜿蜒,髻髭迸露,鱗甲崢嶸,有持雨拿雲之勢,長三、四丈許。若經神工鬼斧者然,與石虎山相對。諺云:‘石龍對石虎,金銀萃山藪’蓋即此也。”石龍在今江口鎮石龍村,鑿造於原宋代石虎寺(今不存在)山門之外,與之相對的石虎子“文化大革命”中被毀(今已恢復)。石龍長期被泥沙掩埋。1984年春,縣文管所將覆蓋物清除,方展現全貌。系高浮雕,長17米,身徑0.7米,鱗甲披露,張牙舞爪,曲折盤環。龍下一池,泉水常年不斷。池石下10米,有縣人徐原烈於民國33年(1944年)題刻兩則,一為考證,一為詩:“石龍對虎,金銀萃山藪。中華寶藏興,民族昭千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