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家庭和法律》是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於2008年7月1日的一部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宋代的家庭和法律
- 作者:柳立言
- 出版時間:2008年7月1日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頁數:534 頁
- ISBN:7532548759,9787532548750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叢書名:社會·經濟·觀念史叢書
《宋代的家庭和法律》是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於2008年7月1日的一部圖書
《宋代的家庭和法律》是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於2008年7月1日的一部圖書內容簡介《宋代的家庭和法律》系作者的論文集,總共收入他的十篇論文,作者從族譜和案例著手,研究宋代的家族、家庭,探討宋代社會生產發展對宋人的社會生活產...
歷代封建王朝的法律始終貫串著專制主義和家族主義相結合的原則;在有關家庭制度的條文中則貫串著家中尊者莫如父、妻以夫為天的精神。封建統治者還承認家法、族規的法律效力,把它們作為國法的重要補充。這類家法、族規在宋代以後更是層出不窮,廣為流行,表明封建家庭制度越來越完備、越嚴密。內容 封建家庭制度的主旨...
《宋代女性法律地位研究》是2015年7月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揚。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比較全面研究宋代女性的圖書。內容涉及宋代女性的婚姻家庭以及財產與刑事司法。宋代女性在婚姻和家庭中享有較高的地位,並擁有較多的財產繼承權,以及女性所表現出來的訴訟權利,說明宋代女性有比較高的法律地位,原因在哪裡?在...
第四章 宋代士人家庭對性別秩序的規範 第一節 家庭典範女性的教化作用 一、概念界定 二、宋代士人家庭中典範女性的產生及其影響 第二節 家法對性別秩序的維護 一、宋代士人家庭的家法形式 二、宋代士人家庭家法對女性的規範 下篇:女性生活篇 第五章 宋代士人階層女性在公領域的活動 第一節 賑濟社會的公益事業 一...
下編 家庭 義門:同居共爨的大家庭 359 義門的演變過程 359 義門的特徵 376 義門累世同居的原因 381 從家訓到族規 387 宋代以前的家訓 387 宋元時代的家法 393 明清時代的族規 399 明清族規家訓對齊家、睦族與生活的要求 405 家庭規範 405 睦族及族外關係 412 生活方式 418 清中葉河南的人口與婚姻家庭 428 ...
第五節 法律對婚姻主體身份的限制 參考文獻 後記 前言 一時代有一時代的問題,一時代亦有一時代的法律,但不同的時代自有相通的法律和法理。作為中華法系的代表,唐代婚姻家庭繼承法律制度既是對夏商以來歷代法律的總結、繼承和發展,又是後世法律的楷模。發展到宋代,婚婚家庭繼承法律制度已經相當完善,成為中國古代...
第一章 婚姻家庭變遷 1 傳說中的史前家庭 2 原始的父系家庭 3 商周奴隸社會的宗法制家庭 4 西周春秋的婚姻家庭生活 5 秦漢時期民間的小家庭 6 魏晉南北朝的世家大族 7 唐代法律與婚姻家庭 8 宋代同居共財大家庭的興盛 9 近代小農家庭的式微 10 太平天國的家庭政策 11 晚清維新派對封建家庭制度的衝擊 12 ...
六朝貴族的家庭生活及在社會政治上的作用 [日]谷川道雄 中古佛教戒律與家庭倫理 張國剛 唐代依養外親家庭形態考察 李潤強 唐宋時期婦女的分家權益 邢鐵 宋代民間立繼習俗與婦女生活 臧健 ——以《名公書判清明集》為主的分析 宋代女兒的法律權利和責任 柳立言 宋代的家妓和妾 [美]柏文莉 明代黃冊底籍中的人口與...
第一章婚姻家庭變遷 1 傳說中的史前家庭 2 原始的父系家庭 3 商周奴隸社會的宗法制家庭 4 西周春秋的婚姻家庭生活 5 秦漢時期民間的小家庭 6 魏晉南北朝的世家大族 7 唐代法律與婚姻家庭 8 宋代同居共財大家庭的興盛 9 近代小農家庭的式微 10 太平天國的家庭政策 11 晚清維新派對封建家庭制度的衝擊 12 20...
族規是家族的法律。族規在唐以前是一家一戶家長教養子孫的儀禮與規矩。最早的家規是三國時魏人田疇為其家族制定的。宋代,宗族組織普遍,家規由一家一戶的家訓,轉變成專門約束家庭成員的規章,家法、族規才成為封建國法的重要補充。族規的作用也體現了它的內容:首先是強制性的尊祖;第二是維護等級制度,嚴格區分嫡庶...
明代中葉法律又作較為靈活、自由的補充規定:“若義男、女婿為所後之親喜悅者,聽其相為依倚,不許繼子並本生父母用計逼逐,仍依大明令分給財產”。立嗣者擇立親愛者為嗣,是為“擇繼”。 奸生子在唐朝被認為無繼承權,宋代的規定有所鬆動,至金元,奸生子的繼承份額為嫡子的四分之一,庶子的三分之一。明...
殘疾、廢疾、篤疾),從家庭成員到奴婢、養子都登記在冊。這種戶籍格式,一直延續到明清時代。宋元時期 宋元時期戶口的編造時間間隔也是三年。“三年一大比,造戶籍、上計帳。每造凡三本,一留縣,一送州府,一申省部。”宋代是編造五等丁戶簿,重點是評估和確定戶等。元代在村社還置有一種鼠尾簿,隨時登記戶口...
宋代以後重視“處女貞”(守貞操的未婚女子,民間俗稱“黃花閨女”),有新婚夜“驗紅”的習俗(用白絹檢驗初婚夜夫妻性生活是否有血,有血即是貞潔處女,無血,就斷定犯淫即刻休棄)。唐律令把“淫佚”提到第二條;清律列在第三條,但又規定犯“七出”之條中,惟獨對犯“淫佚”條不執行“三不去”(詳見...
反例:宋代之前只有賈充等數人因特殊情況得到皇帝許可而有地位相等的左右夫人。國外嫡制 日本和朝鮮半島古代同樣奉行一夫多妻制,亦有嫡庶制度。在古代日本,通常只有上層社會的人才會多妻,正妻以外的稱為側室,妾在日語中指非正式結婚而與有婦之夫同居的女性,即漢語的情婦。朝鮮半島方面,李氏朝鮮時代嫡庶差別極為嚴格...
五代後梁太祖時,法律有“律疏三十卷”,一仍唐舊;後周世宗時有司奏事,言法律“今朝廷之所行用者”,“律疏三十卷”,因當時尚未定法,所用皆唐之舊典;甚至到顯德年間《大周刑統》(即《顯德刑統》)編成,仍然是“與律疏、令、式通行”,義疏並未廢除。宋代建隆年間制訂《宋刑統》,鑒於《大周刑...
據史料文獻記載,歸於拐賣婦女犯罪進行法律規制最早可追溯至秦漢時期,這一時期對拐賣婦女行為的法律規範以重刑為特徵。唐宋時期對拐賣婦女行為的法律規定,根據不同行為方式、犯罪首從以及行為對象等標準進行了細緻化、類型化區分。宋代的拐賣婦女行為十分猖獗,是在宋代商品經濟發展的背景下,形成獨特厚嫁之風的產物。...
《中國婦女通史》是2011年7月1日杭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方建新。本書將視野從傑出婦女擴展到中國婦女群體的婚姻家庭,以及政治、法律、經濟等社會生活,而且將不同階層、不同民族、不同地位、不同時代的婦女狀況予以分別歸納。內容簡介 《中國婦女通史(宋代卷)》精選了具有歷史價值與時代特徵的精美圖片,便於更...
宋代“姑舅兄弟通婚甚多”,北宋中期官至參知政事的韓億與李若谷“子孫數世,婚姻不絕”。宋代以後,中表婚已經成為普遍的婚俗,一直在民間有優先適用的效力。明、清時代雖曾一度禁止中表婚,在法律上有“若娶己之姑舅兩姨妹妹者,杖八十”的規定,但後來終於因“習俗已久,莫能更易”而解禁。然而,在我國各個...
;官人,宋代,這是南北文化交流的時代。;老爺,僅限於官宦人家對老公的稱呼。其在家中的尊貴地位不言而喻。;相公,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四折:“ 梁鴻 云:‘娘子請穿上者。’正旦云:‘相公,吾不敢穿。’”;先生,近代以來,也稱“丈夫”為先生。妻字由來 “妻”最早見於《易·繫辭》:“人於其官...
《二十四孝故事》是中國元朝成書的一本宣揚傳統儒家孝道的蒙養讀物,其中選輯了為封建王朝所稱頌的自上古至宋代的24個孝男孝女的事跡,敘之以文,詠之以詩,繪之以圖,目的在於“用訓童蒙”即培養兒童的封建孝德,並在民間廣泛流傳。在舊社會,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主要故事 孝感動天 上古時期五帝之一...
滴血驗親法又稱合血驗親法,就是將小孩了血與大人的血液放在一起,如果能融在一起,就是父母親生的,否則就不是親生的。這種認樣方法曾在中國宋代的法醫著作里里記載過。這種方法沒有科學依據,親子關係的血液不一定能融合,而非親子關係的血倒有可能融合。現代的親子鑑定方法 1.血型測試 血型測試進行親子鑑定...
宋代周去非在其著作《嶺外代答》對疍家人描述:“以舟為室,視水如陸,浮生江海者,蜑也。”1953年7月,廣東省人民政府要求將“疍家人”改稱為“水上居民”,由於社會對疍家人文化認同,“疍家人”稱呼一直延續。轉化過程 廣州 早在20世紀初,廣州已有疍民開始上岸居住了。他們將打撈來的廢舊木料聚在一起,在...
孔子認為“仁”就是“愛人”(《顏淵》),表現為“忠”道是“己欲立而立人”(《雍也》),表現為恕道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宋代思想家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憂而優,後天下之樂而樂”(《岳陽樓記》),都體現了儒家以他人和社會為重的精神。道家思想強調人的個體性,重視個體的安寧和精神自由...
後世各地名稱不一,宋代稱“拜門”,清代北方稱“雙回門”南方稱“會親”,河北某些地區稱“喚姑爺”,杭州稱“回郎”。近代通鮑在婚後第三天,又稱“三朝回門”。此為婚事的最後一項儀式,有女兒不忘父母養育之恩賜,女婿感謝岳父母及新婚夫婦恩愛和美等意義,一般,女家皆設宴款待,新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族尊長...
宋代為士子和應舉者的統稱。明代曾一度採用薦舉之法,亦有舉秀才。明清時期,秀才亦專用以稱府、州、縣學生員。秀才別稱茂才,原指才之秀者,始見於《管子·小匡》。漢以來成薦舉人才的科目之一。亦曾作為學校生員的專稱,現代也比喻知識量豐富的人。內容概況 何謂「秀才」?它原本指稱才能秀異之士,與《禮記...
宋代 “乞丐”一詞用來廣泛稱呼討飯之人是從宋代開始的,如《太平廣記》中引《王氏見聞》的一句話,就將乞丐與馬醫、酒保、傭作及人販子之流相提並論。又如《朱子語類》中也記載了當時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市場上以紙鈔代替鑄幣流通之後,有的人早晨還是富商,傍晚就成了一無所有的討飯乞丐。清代 清代的友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