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三國是指古代中國在北宋與南宋時期,分別形成宋遼夏與宋金夏三國間的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宋代三國
- 釋義:在古代中國有分北宋時期的三國與南宋時期的三國
宋代三國是指古代中國在北宋與南宋時期,分別形成宋遼夏與宋金夏三國間的歷史。
宋代三國是指古代中國在北宋與南宋時期,分別形成宋遼夏與宋金夏三國間的歷史。宋代三國指在古代中國有分北宋時期的三國與南宋時期的三國,在北宋期間,形成北宋和遼國與西夏三國鼎力的局面,1115年金國興起,遼國、北宋先後被滅,到...
《三國論》作於1060年(宋仁宗嘉祐五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轍二十五篇應制科舉進論之一。文章對劉、項和三國史事加以分析,著重將劉備、劉邦進行對比,指出劉備的不足。文章立意新穎,論述婉轉而條理分明,具開合抑揚之勢。作品原文 天下皆怯而獨勇,則勇者勝;皆暗而獨智,則智者勝。勇而遇勇,則勇者不足恃...
此書(約完成於西元268年至280年之間)對當時的台灣人民的生活有詳細地描寫,但沈瑩所著該書,本是已散失不全,只因為在宋代的《太平御覽 卷780 東夷傳》引用其一部分,得以流傳下來。《臨海水土志》記載了台灣原住民山夷與大陸百越民族同根同源的文化淵源關係;並從地理方位、氣候和地形,以及居民的生產習俗等...
《洛神賦》是三國時期曹魏文學家曹植創作的辭賦。此賦虛構了作者自己與洛神的邂逅和彼此間的思慕愛戀,洛神形象美麗絕倫,人神之戀飄渺迷離,但由於人神道殊而不能結合,最後抒發了無限的悲傷悵惘之情。全篇大致可分為六段:第一段寫作者從洛陽回封地時,在恍惚之際看到洛神佇立山崖;第二段寫洛神容儀服飾之美;第...
青龍偃月刀是偃月刀的其中一種,根據文獻記載及出土文物,偃月刀在宋朝開始出現,因重量關係,主要用於練習臂力,而非實戰中的武器。在明朝時期的小說《三國演義》中,青龍偃月刀為關羽所使用的兵器,書中描述青龍偃月刀重八十二斤,又名冷艷鋸,關羽用其斬殺了不少武將,所以後世也稱青龍偃月刀為關刀。在關羽被殺後...
《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第一部成熟的長篇章回體歷史小說,也是我國最偉大的長篇歷史小說。它以其宏大的敘事結構、豐富的思想意蘊、壯麗的戰爭畫卷、複雜的權謀智慧,以及傑出的藝術手法,受到了一代又一代讀者的喜愛,奠定了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崇高地位。三國故事在我國古代民間頗為流行。宋代民間小說書中已有專說“三分...
《中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三國演義》的作者是元末明初人羅貫中,在其成書前,“三國故事”已經歷了數百年的歷史發展過程。在唐代,三國故事已廣為流傳,連兒童都很熟悉。隨著市民文藝的發展,宋代的“說話”藝人,已有專門說三國故事的,當時稱為“說三分” 。元代出現的《三國志平話》,實際上是從說書人使用的...
《晉書·陳壽傳》說:“或雲丁儀、丁廙有盛名於魏,(陳)壽謂其子曰:‘可覓千斛米見與,當為尊公作佳傳。’丁不與之,竟不為立傳。”丁儀、丁廙即丁沖之子。這是一個老問題,涉及陳壽修史的態度,“周柳蚪、唐劉允濟、劉知幾皆信之”。自宋代以來,有的學者曾為陳壽辨誣,其實值得商榷。《三國志·...
據《三國志·呂蒙傳》記載,劉備、孫權和好後,孫權歸還了零陵郡,並把郝普等人放回去了。但郝普最終還是吳國官員,不知是否存在郝普第二次降孫權的可能。趙一清則認為《呂蒙傳》郝普歸蜀記載有誤。受責自殺 郝普在東吳,官至廷尉。吳黃龍二年(230年),青州人隱蕃奉曹魏之命假降東吳,被孫權任命為廷尉監。郝普...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第一組)》郵票全套4枚,分別描繪了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鳳儀亭、煮酒論英雄的故事情景。發行背景 《三國演義》全稱《三國志通俗演義》,是一部中國古典長篇歷史小說,由元末明初通俗小說家羅貫中創作。晚唐時期,已經流行有關三國的故事。宋代,不僅出現了“說三分”(即...
《奉和御製讀三國志詩》是一首於宋代創作的詩,作者是夏竦。作品原文 奉和御製讀三國志詩 宋 夏竦 家乘桑蓋瑞,國富臥龍才。漢水神暉徹,靈圖密命開。橫天嘉氣應,繼日景雲來。儻管英雄器,三分亦殆哉。作者簡介 夏竦(985—1051年),字子喬,江州德安縣(今江西九江市德安縣車橋鎮)人。北宋時期大臣,世...
雜劇的基本思想和《三國志通俗演義》類似,描寫君臣之間的親密關係,並希望通過“正三綱、謹五常”來結束奸雄爭霸造成的悲慘局面。大約在公元1385~1388年間,羅貫中活了七十歲,在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里廬陵(今江西吉安)逝世。文學特點 羅貫中被稱為中國章回小說的鼻祖,他的章回小說特色是分章敘事,分回標目,每...
另外在《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引《漢晉春秋》也有簡要的記載。但《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出師表》及當時率軍首領《三國志·蜀書》卷十三《李恢·呂凱傳》均沒有直接記載。而北宋的《資治通鑑》則提到:孟獲被“七擒七縱,而亮猶遣獲,獲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顯然是採納了《...
《三國演義》的作者是元末明初人羅貫中。在其成書前,“三國故事”已經歷了數百年的歷史發展過程。在唐代,三國故事已廣為流傳,連兒童都很熟悉。隨著市民文藝的發展,宋代的“說話”藝人,已有專門說三國故事的,當時稱為“說三分”。元代出現的《三國志平話》,實際上是從說書人使用的本子,雖較簡略粗糙,但已...
今之土車獨推,猶存儲葛遺制。”木牛是有前轅的獨輪車,流馬是沒有前轅的獨推小車,這也是一種關於木牛流馬的主要觀點。但是即使是宋代的記載,也離三國時期有了1000多年,這種觀點究竟有多大的可信度呢?復原版本 四川復原作品 2010年四川木牛流馬:9月7日,四川廣元木匠何多現展示花了5個多月造出的“木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