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喜食蟹,當時就有“南蟹北羊”的說法,南人食蟹還是因為江南特產蟹每年都會豐收。“稻蟹無遺種”就是對當時南方無產豐盛的描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宋人食蟹
- 出處:齊民要術
而唐人就對蟹的儲存有了很好的辦法,《齊民要術》中記載:
九月內,取母蟹,母蟹臍大圓,竟腹下;公蟹狹而長。得則著水中,勿令傷損及死者。一宿則腹中淨。久則吐黃,吐黃則不好。先煮薄鏞,儲,薄餳。著活蟹於冷儲瓮中一宿。煮蓼湯,和白鹽,特須極鹹。待冷,瓮盛半汁,取錇中蟹內著鹽蓼汁中,便死,蓼宜少著,蓼多則爛。泥封。二十日,出之,舉蟹臍,著薑末,還復臍如初。內著坩瓮中,百個各一器,以前鹽蓼汁澆之,令沒。密封,勿令漏氣,便成矣。特忌風裡,風則壞而不美也。
宋人也應該沿襲了這種方法。
那宋人嗜蟹到了什麼地步呢?
我們可以從一個筆記中看出來:
李文定公族孝博之子倢,字全夫,喜食糟蟹,自造一大壇,凡數百枚,食之止餘一枚,取出置器中,忽起行,逐之不可及,遂失所在。
這大概就是古代的老鼠吃米的故事吧。
宋人對蟹肉的發展到了一種極致的地步,光是各種著述和筆記中就提到了糟蟹、糖蟹、蜜蟹、酒蟹、醋赤蟹、奈香盒蟹、辣羹蟹、簽糊及羹蟹、帳醋洗手蟹、帳釀蟹、五味酒醬蟹、酒潑蟹、蟹鮮、炒蟹、炸蟹、蟹黃、螃蟹釀橙、洗手蟹、螃蟹清羹,甚至有蟹肉包子,蟹肉饅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