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九嘉,(1184——1233年),字飛卿,夏津人。少年時即聰穎好學,熟讀詩書,出口成誦,並曾經遊歷太學,以詩詞文章贏得名家讚譽。金崇慶二年,考中進士,後歷任藍田、高陵、扶風、三水四縣縣令,政績卓著,頗受好評,以此擢升為尚書省省掾。因為他性情剛直,不善交結權貴,曲己奉人,遭到權貴們的忌恨,他自忖仕途渺茫,遂主動辭職。後又因朋友舉薦,重新任用為南京(金河南開封)右巡院使。上任伊始,即覆核冤獄,彈劾庸臣,撫恤百姓,減免稅賦,表現出極強的政治才能,由此受到人民民眾的歡迎,也再次招來禍端,被無辜罷免。不久,因朝廷文才缺乏,復被招到翰林院,任翰林應奉,任職時間不長就因為日夜操勞,積勞成疾,不幸得了中風之症,失去了語言功能,也就此永遠告別了政壇。於金哀宗天興二年(公元1233年)因病去世,尚不足50歲
基本介紹
- 本名:宋九嘉
- 字號:字飛卿
- 所處時代:金
- 出生地:金夏津(山東德州夏津縣)
- 出生時間:1184
- 去世時間:1233年
簡介,歷史記載,詩作,
簡介
宋九嘉生於金世宗大定二十三年以後不久,卒於哀宗天興二年,年近五十歲。為人剛直豪邁。少時曾游太學,有能賦聲。長從李純甫讀書,才思敏捷,為文有奇氣,很得士人推重,與雷淵、李經相伯仲。1213年(金至寧元年)登進士第,歷藍田、高陵、扶風、三水四縣令,為官清正廉明,百姓無不稱頌。後擢遷翰林應奉文字。金哀宗正大年間,因病辭官,歿於癸巳之難。宋九嘉的詩多反映人民疾苦。其《途中述事》一詩真實地反映了在天災人禍重壓之下,饑民逃荒的悲慘情景。
歷史記載
《金史》稱:宋九嘉,字飛卿,夏津人。為人剛直豪邁,少游太學,有能賦聲。長從李純甫讀書,為文有奇氣,與雷淵、李經相伯仲。中至寧元年進士第。歷藍田、高陵、扶風、三水四縣令,鹹以能稱。入為翰林應奉。正大中,以疾去。沒於癸巳之難。金哀宗天興二年(公元1233年)因病去世,尚不足50歲。
詩作
宋九嘉一生短暫,留下的文章和詩作都不多,特別是文章幾乎沒有傳世之作,在尚存的詩作中,可以看出其豪邁不凡的特點。早在少年時代所作《題太白泛月圖》即被歷代文人視為佳作,傳誦至今。
江心月影盡一掬,船頭杯酒盡一吸。
夜涼風露點宮袍,天地之間一李白。
這是一首題畫詩,詩人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美麗的月景,一輪明月照射著江中的小船,詩仙李白手持金尊,迎著撲面而來的江風,望看滾滾東逝的江水,盡情揮發著豪邁不羈的神采。從中透露出詩人對李白的嚮往和尊崇。與其說是在讚頌李白,不如說是詩人自己心中的真實寫照。
當時,正是金兵南犯,宋朝皇帝南逃臨安,偏安一隅的時候,做為一個有著強烈民族氣節的詩人,宋九嘉身居金政權高官,但心中的憂鬱之情也經常溢於言表,期間,他經常借酒消愁,以詩言志,在他的很多作品裡經常出現“酒“和”“醉”字,如他的《被檄從軍》詩:
不巾不襪柳蔭行,朝醉南莊暮北莊,
一旦捉將官里去,直驅盲馬陣中央。
這首詩的前兩句是他的日常生活寫照,衣衫不整,半醉半醒,提著一個酒壺,獨自彳亍在街巷,醉眼朦朧,無所事事,低迷頹廢。後兩句是說,自己雖然身居朝廷,但非自願,而是被逼迫的,就像騎著一頭瞎馬闖入戰場一樣,強權之下,只好勉為其難。
宋九嘉“性不信佛,雖從純甫游,常與爭辯。”李純甫(時任尚書右司都事)是他的好朋友,兩個人經常聚會飲酒,外出遊歷,但因為李純甫信奉佛教,而宋九嘉卻矢志儒學,兩人雖然是最要好的朋友,卻常常是爭辯的面紅耳赤,為了表明自己堅持儒學的立場和決心,宋九嘉曾經寫過一首《蓮社圖》:
夜鶩家雞俗好乖,虎溪泉石滿塵埃。
壯哉砥柱頹波里,唯有淵明挽不來。
這個故事說的是,東晉時廬山東林寺的高僧慧遠,客人來訪,雖招待殷勤,但送客從不過虎溪。有一次,陶淵明造訪,走時慧遠相送,邊走邊談,一時被陶公那精彩的語言所吸引,不知不覺就送過了虎溪,引起溪邊老虎長嘯,但陶淵明毫無畏懼,“卓然獨立”,決不委身佛門。宋九嘉在詩中將眾多信徒視為“野鶩家雞”,措詞尖刻,毫不留情,而將陶淵明視為捍衛儒學的中流砥柱。同時,以詩的形式,借古喻今,表明自己不與魚肉人民民眾的貪官污吏同流合污的嚴正立場。
面對故國遭受鐵蹄蹂躪,人民流離,滿目瘡痍,餓殍遍野的景象,怎么能不激起詩人滿腔的憤怒和激情呢?在他那最有名的詩作《途中書事》中,其憂國憂民,同情疾苦百姓之情表現的淋漓盡致:
幼稚扶輪婦挽轅,連顛翁媼抱諸孫。
饑民羸卒如流水,掘盡原頭野薺根。
(《途中書事》之一)
作者用詩的語言,為我們展現出一幅饑民逃難圖。在漫漫的長路上,像流水一樣的難民,扶老攜幼,絡繹不絕,餓急了的人們不顧一切地衝到路邊,去田野里挖掘野菜,但是因為人太多了,就連野菜都被挖光了,這是一種多么淒涼的景象啊!
老稚扶攜訪熟鄉,驛塵滿路殣相望。
終昭食穗不盈把,只有流民如麥芒。
(《途中書事》之二)
在這首詩里,詩人同樣表現的是饑民逃難。在炎炎烈日下,饑民們到收割後的麥田裡撿拾麥穗,但從早到晚收穫的麥穗卻只有一小把,而放眼田野,期望得到一餐飽飯的饑民卻像麥芒一樣密。一句“只有流民如麥芒”,給我們折射出當時動盪不寧的社會畫卷。
宋九嘉的詩作現存只有十二首,但從這有限的詩文中,我們不難感覺到詩人那“浩歌風露下,醉袖拂南山”的豪邁氣魄,可以想像出詩人“醉鄉兀兀陶陶里,底是形骸底是愁”憂憤形象,同時,對金朝末期的社會現實也有了充分的認識。詩人“凌駕於大山之上,獨立於天地之間的英雄氣概由此昭然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