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2004年,安陽市開始啟動安陽民用機場建設工作,當時計畫引進馬來西亞的賽諾美嘉集團投資在建一座異地航站樓,後因投資方遲遲不願更名而擱淺。
2010年3月,安陽市向河南省人民政府起草建設安陽豫東北機場的請示,並向河南省民航發展建設委員會和河南省發改委呈報審批。
2011年4月,安陽豫東北機場列入中國民航"十二五"規劃;9月,安陽豫東北機場建設被
國務院列入《國務院關於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
2012年6月25日至27日,安陽豫東北機場選址報告初步評審會召開;11月,安陽豫東北機場首選場址獲
濟南軍區(今屬
北部戰區)空軍司令部批覆。
2013年12月,安陽豫東北機場推薦場址獲中國民用航空局批覆為瓦崗場址。
2014年1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向國務院、中央軍委上報《關於呈報審批安陽豫東北機場建設工程預可行性研究等報告的請示》。
2015年6月9日,安陽民豫東北機場空域規劃軍民航協調會召開。
2016年11月4日,安陽豫東北機場獲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批覆立項建設。
2017年7月24日至26日。安陽豫東北機場可行性研究報告評估會召開;12月29日,安陽豫東北機場奠基動工。
2020年6月15日至16日,安陽豫東北機場可行性研究報告諮詢評估會召開;8月18日,安陽豫東北機場可行性研究報告獲中國國家發改委批覆;10月15日,安陽豫東北機場總體規劃評審會召開。
2021年2月20日,安陽豫東北機場主體工程正式開工建設;12月31日,安陽豫東北機場封頂,標誌機場主體建築全面封頂。
2022年4月27日,安陽豫東北機場跑道合攏。
2022年8月31日,安陽豫東北機場經中國民用航空局批覆命名為“安陽紅旗渠機場”,機場英文譯名為“ANYANG HONGQIQU AIRPORT”;10月26日,安陽紅旗渠機場飛行區工程預驗收完成;12月8日,安陽紅旗渠機場交由河南省機場集團託管運營。
2023年5月17日,安陽紅旗渠機場開始校飛;5月25日,安陽紅旗渠機場校飛完成;6月2日,安陽紅旗渠機場飛行區工程和空管工程通過竣工驗收;6月16日,安陽紅旗渠機場試飛成功,任務由
中國南方航空使用波音B737-800型客機執行;6月26日,安陽紅旗渠機場通過竣工驗收;7月11日,安陽紅旗渠機場首次進行全流程聯調聯試;8月2日,安陽紅旗渠機場通過行業驗收;11月29日,安陽紅旗渠機場正式通航,首條航線為中國南方航空執飛的廣州航線。
2024年2月6日20時10分許,從深圳起飛的南航CZ5375航班平穩降落在河南安陽紅旗渠機場,標誌著安陽直飛深圳航線正式開通,這也是安陽紅旗渠機場開闢的第二條航線。4月26日起,安陽紅旗渠機場開通哈爾濱—安陽—三亞往返航班,由南方航空執飛;開通成都—安陽—瀋陽航線,由四川航空執飛。
硬體設施
航站區
截至2023年11月,安陽紅旗渠機場航站樓面積為6122.9平方米,設3部登機廊橋、3條安檢通道和5個登機口,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55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000噸的使用需求。
飛行區
截至2023年11月,安陽紅旗渠機場飛行區指標為4C,民航站坪設7個C類機位,其中3個為廊橋機位;跑道長2600米、寬45米,跑道主降方向設定I類精密進近燈光系統,次降方向設定B類簡易進近燈光系統,另有2條垂直聯絡滑行道;可滿足年飛機起降7330架次的使用需求。
運營情況
航線航點
首航由南航執飛廣州—安陽航線,此後該航線將於每周一、三、五、日往返廣州,8:35從廣州起飛,11:05抵達安陽;11:55起飛返航,14:25到達廣州。
2024年2月6日,開通安陽至深圳航線,由中國南方航空公司執飛,航班計畫每周3班(周二、四、六),航班號CZ5375、時間17:35-20:35,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安陽紅旗渠機場;航班號CZ5376、時間21:20-23:45,安陽紅旗渠機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
2023/2024年冬春航季,安陽紅旗旗機場將開通飛往廣州、深圳、三亞等城市的航班。
人工值機
截至2023年11月,安陽紅旗渠機場一層出發大廳設有4個人工值機櫃檯。
便民設施
價值意義
安陽紅旗渠機場的建設對安陽市調整產業結構,吸引新興產業落戶,促進旅遊業發展,以及完善河南省內機場布局,填補豫東北地區民用機場空白具有重要意義。
(時任安陽市市長王新偉 評)安陽紅旗渠機場直接服務安陽、濮陽和鶴壁豫北三市1160萬人航空出行,並輻射晉東、冀南、魯西南150千米範圍內約6000萬人,可進一步完善區域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促進安陽及周邊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安陽日報》 評)
安陽紅旗渠機場建成通航將為安陽加快建設區域交通物流中心裝上引擎,形成航空、鐵路、公路融合發展的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運輸服務體系;將完善安陽市機場空間布局,形成安陽紅旗渠機場、安陽殷都機場、安陽永和通用機場和林州通航機場“半小時”通航圈;將帶動飛行培訓、低空旅遊、航空研學、定製出行、通航會展等新業態的興起,創造更多消費場景和合作商機,助力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光明網 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