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市志(1988~2000)上卷

《安陽市志(1988~2000)上卷》是安陽市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安陽市志(1988~2000)上卷
  • 作者:安陽市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
  •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11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本志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真實準確地記述安陽市在新的歷史時期自然和社會發展情況,力求達到思想性、科學性和資料性的統一。 二、本志為《安陽市志》續志。上限1988年,下限2000年。為體現事物發展的連續性和完整性,對某些內容的記述適當上溯或下延,如人物及領導幹部名表等。

作品目錄

封面
安陽市志(1988~2000)上卷
圖片
1996年6月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視察紅旗渠
1996年6月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前右二)視察安彩集團
1995年4月14日至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胡錦濤(前左二)在林州市考察期間參觀紅旗渠(上下圖)
唐塔
小南海北齊石窟
羑里城
殷墟
岳飛銅像
明福寺塔
靈泉寺石窟
文峰塔
山碑
1990年6月10日至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鵬(前右二)視察安陽並接見市黨政領導
1995年10月27日至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溫家寶(前右一)在林州市農村考察
1997年5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喬石(前右一)在林州市視察
2001年3月23日至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吳邦國(前左二)考察安鋼集團公司
2003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羅乾(中)視察安陽市公安局
2003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前左二)視察安陽殷墟
2002年8月14日至15日,河南省省長李克強(右一)在安陽調研期間視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006年12月26日,中共河南省委書記徐光春(右三)視察安陽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007年3月24日,河南省省長李成玉(前中)在安陽鑫盛工具機有限公司調研
廣袤的安陽大地
安陽市區
紅葉爛漫
絡絲潭
雄峰深峽
石板岩露水河
高家台
林慮雲海
林慮秋色
九連瀑布
王相岩
冰清玉潔
魯班豁
五百羅漢岩
高山人家
萬泉湖
平湖秋色
洹河新貌
電力客戶信息中心
自來水公司
電業局電力調度中心
燃氣客戶服務中心
換熱首站
熱力擴建
洹水公園
人民公園
環城河綠化
三角湖公園
彰德路綠化
玄鳥之春
玉龍飛天
市花紫薇
市樹國槐
易園
安陽境內高速公路
山區公路
文峰中路
汽車站夜景
彰德路
文峰立交橋
中華路
城市分流島
安陽市郵政大樓
安陽網通門市
安陽電信門市
安陽網通公司傳輸機房
安陽聯通客戶服務中心
安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開發區街景
中國王碼集團落戶高新區
鑫盛工具機
旺旺生產線
凱地電磁鐵成品裝配車間
凱瑞數碼光碟生產線
安鋼總控室
安鋼中板下線
安鋼廠區環境
安鋼夜景
玻屏流水線
自動化作業
安彩集團
發電廠總控室
發電機組
大唐安陽發電廠
安化集團
生產控制室
主要產品
甲胺/DMF精餾塔
安化集團生產區
生產車間
接包生產線
名優產品
安陽捲菸廠
數控加工設備
生產車間
研發中心
安陽鑫盛工具機(集團)有限公司
昌泰紡織公司細紗車間
豫北棉紡織廠自動絡筒機
豫北棉紡織廠產品展覽室
豫北棉紡織廠噴氣織機
德隆紡織廠絡筒車間
德隆紡織廠布機車間
中原證券安陽營業部交易大廳
財政結算中心
金融區夜景
殷墟博物苑
府城隍廟
天寧寺
袁林
太行大峽谷
高閣寺
晝錦堂
珍珠泉
洪谷寺
黃華寺
顓頊、帝嚳陵
岳飛廟
小南海古廟
羑里城
紅旗渠水上游
長春觀
馬氏莊園
鄴城金鳳台遺址
麥田
工程、生物、耕作措施並舉治理水土流失
農田灌區
梯田水窖
梯田春色
曬棗圖
大棚種植
食用菌種植
小流域治理
麥田收割
山區造林
槐樹林
綠化苗木新品種
荒山綠化
農棗間作
湯陰肉雞屠宰生產線
彰武水庫網箱養魚
畜牧局良種場種雞舍
畜牧局示範場種豬舍
林間放牧
百貨大樓
古城商業街
衛東購物廣場
丹尼斯購物廣場
拱辰廣場
美麗華購物廣場
海鑫購物廣場
農產品交易會
小吃一條街
安陽商貿城
文峰步行街
文峰商業街
河南中國文字博物館奠基儀式
安陽市博物館·圖書館
安陽市政區圖1
安陽市區圖1
安陽市政區圖2
安陽市區圖2
安陽市地勢圖
安陽市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2001年6月5日)
安陽市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2004年8月24日)
安陽市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2007年3月20日)
《安陽市志》(1988~2000)編輯人員
安陽市政府地方史志辦公室工作人員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凡例
總目錄
目錄
總述
第一篇 環境與資源
第一章 建置區劃
第一節 歷史沿革
第二節 行政區劃
第二章 自然環境
第一節 地質
第二節 地貌
第三節 河流
第四節 氣候
第五節 災害
第六節 物候
第三章 自然資源
第一節 土地資源
第二節 礦產資源
第三節 水資源
第四節 生物資源
第五節 地熱資源
第四章 國土資源管理
第一節 土地利用規劃
第二節 地政地籍管理
第三節 建設用地管理
第四節 土地制度改革
第五節 土地監督檢查
第六節 土地稅費征繳
第五章 環境保護
第一節 環境狀況
第二節 環境管理
第三節 環境監測
第四節 環境規劃與科研
第五節 污染防治
第六節 垃圾處理
第二篇 人口與計畫生育
第一章 人口
第一節 人口發展
第二節 人口分布
第三節 人口構成
第二章 計畫生育
第一節 節制生育
第二節 宣傳教育
第三節 管理服務
第三篇 基礎設施建設
第一章 城鄉建設
第一節 城市規劃
第二節 市政建設
第三節 公用事業
第四節 城市管理
第五節 城市園林綠化
第六節 環境衛生
第七節 城市房地產
第八節 城建專項工程
第九節 重點鎮建設
第二章 交通運輸
第一節 公路
第二節 鐵路
第三節 道路運輸
第三章 信息產業
第一節 郵政
第二節 電信
第三節 移動通信
第四章 水利
第一節 農村水利
第二節 水利工程
第三節 河道治理
第四節 水土保持
第五節 防汛抗旱
第六節 城市供水
第七節 移民安置
第五章 電力
第一節 電業發展
第二節 電網建設
第三節 企業選介
第四篇 體制改革
第一章 政治體制改革
第一節 機構改革
第二節 政企分開
第三節 民主法制
第四節 實施國家公務員制度
第五節 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
第二章 經濟體制改革
第一節 巨觀調控體制改革
第二節 企業制度改革
第三節 流通體制改革
第四節 農村經濟體制改革
第三章 社會保障體制改革
第一節 養老保險
第二節 醫療保險
第三節 失業保險
第四節 基本生活保障
第五篇 綜合經濟
第一章 經濟綜述
第一節 發展概述
第二節 經濟結構
第三節 經濟效益
第二章 綜合管理
第一節 計畫管理
第二節 審計管理
第三節 統計管理
第四節 物價管理
第五節 工商行政管理
第六節 質量技術監督管理
第七節 勞動工資管理
第八節 商品檢驗檢疫管理
第三章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第一節 規劃布局
第二節 基礎設施
第三節 經濟建設
第四節 招商引資
第五節 管理體制
第六篇 三大產業
第一章 工業
第一節 工業概述
第二節 重點企業
第三節 機械工業
第四節 電子工業
第五節 煤炭工業
第六節 冶金工業
第七節 建材工業
第八節 紡織工業
第九節 化學工業
第十節 醫藥工業
第十一節 菸草工業
第十二節 食品工業
第十三節 輕工業
第十四節 二輕工業
第十五節 腳踏車工業
第二章 商業
第一節 商品市場
第二節 商品經營
第三節 飲食服務
第四節 糧油流通
第五節 供銷合作
第六節 物資流通
第七節 醫藥經銷
第八節 食鹽專營
第九節 菸草專賣
第十節 企業選介
第三章 對外經濟貿易
第一節 進出口貿易
第二節 出口創匯
第三節 外資利用
第四節 技術引進與勞務輸出
第四章 旅遊業
第一節 人文旅遊資源
第二節 自然旅遊資源
第三節 生態旅遊資源
第四節 旅遊開發
第五節 旅遊服務
第六節 旅遊管理
第五章 建築業
第一節 勘察設計
第二節 建築市場管理
第三節 建築專業隊伍
第六章 農業
第一節 種植業
第二節 “菜籃子”工程
第三節 農業科技
第四節 農業機械化
第五節 農業開發
第七章 林業
第一節 林業資源
第二節 造林綠化
第三節 內黃紅棗
第四節 森林資源保護
第五節 林業產業
第六節 花卉
第八章 畜牧業
第一節 畜禽飼養
第二節 飼草飼料
第三節 畜禽疫病防治
第四節 動物檢疫
第五節 畜禽品種改良
第九章 鄉鎮企業
第一節 發展階段
第二節 行業類型
第三節 結構調整
第四節 企業管理
第五節 社會經濟效益
第六節 重點企業選介
第七篇 財稅 金融
第一章 財政
第一節 財政收入
第二節 財政支出
第三節 財政管理
第四節 預算外資金
第五節 國有資產管理
第二章 稅務
第一節 國家稅務
第二節 地方稅務
第三章 金融
第一節 銀行
第二節 保險
第三節 證券
著作權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