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之法化,五字齊刀之一。一般以為系姜齊鑄幣,也有人認為面文“安陽” 系地名,屬莒,因而斷為莒幣。《後漢書·方士列傳·趙彥》:“莒有五陽之地。” 李賢註:“謂城陽、南武陽、開陽、陽都、安陽,並近莒。”研究者多視此“安陽” 與幣名之“安陽”為一地,其確切所在待考。形制與早期齊刀如“齊之法化”等略同,具有斷緣特徵。刀背上有三橫,下部銘文可見上、日、屮、勹、工等。通 長18~18.5厘米,重45~55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陽之法化
- 類別:五字齊刀
- 地點:安陽
- 特點:莒幣
- 通 長:18~18.5厘米
簡介,歷史,曹縣東,濟南說,莒縣說,
簡介
春秋戰國期間(約前7一4世紀)齊國安陽所鑄刀幣,故地在今山東曹縣境。形制與“齊之法化”、“節墨之法化”雷同,屬早期齊大刀。刀刃邊廓平坦,背廓隆起,斷緣,背面上部有三道橫線及星號。刀身通長約18厘米,重46克左右,大小稍有差異。除光背者,背文常見的有:一、二、八、九、化、上、日、工,以及昌日等十餘種。安陽刀較三字刀少,然比六字刀為多。出土坑色多呈水銀古或黑漆古,品相誘人。
歷史
在齊國刀幣系列中,面文鑄有“安陽之法化”的刀幣,也稱作“五字刀”,以及昌、日等十餘種。其刀較三字刀少,然比六字刀為多。出土坑色多呈水銀古或黑漆古,品相誘人,為泉家所寶愛。
其刀銘文“安陽”為城邑地名,“法化”即“法定的標準通行寶貨”。對其“安陽”地屬,眾說不一;以“安陽”命名的城邑,在春秋戰國時期的東周列國中屢有出現,僅從先秦貨幣銘文中考察就有:魏安陽 今河南省扶縣東南 、趙安陽 今河北省陽原縣東南 、燕安陽 今遼寧省建平縣境 、秦安陽 今河南省安陽市西南等地,上述諸地多系農鏟形的布幣流通區,與齊刀幣者無關。齊邦安陽,居其何地呢
曹縣東
漢司馬遷《史記·六國年表》記載:齊宣公四十四年 公元前412年 齊伐魯國的莒及安陽,安陽入齊。又,《史記·項羽本紀》中楚王令宋義救趙於巨鹿 今河北省平鄉縣西南 ,途中“行至安陽,留四十六日不進。”此“安陽”位於今山東省曹縣東。
濟南說
《春秋·成公二年》:魯、晉、曹、衛諸大夫及齊侯戰於鞍。西晉杜預注曰:鞍為齊地。鞍即鞍邑,在今山東省濟南市西北。古錢學家遂認為安陽即鞍陽。
莒縣說
安陽本為莒地。《後漢書·趙彥傳》云:“莒有五陽之地”。注曰:城陽、南陽、武陽、開陽、安陽並近莒。此安陽在今山東省莒縣與濟南之間一帶地方。真是眾說紛紜、撲朔迷離。
現據資料表明,莒縣一向是軍事重地,安陽刀應該出自這裡。學者們一向重視這一說法。按史籍所載,威烈王十四年 公元前412年 田白伐莒,占領了這一地方,可能在安陽鑄錢,行用於莒地,以擴大其勢力。二十六年之後,其子田和鑄造“邦刀”;“安陽刀”與“即墨刀”同時改制,用不斷緣的範式。是否如此,還有待於考古發掘進一步的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