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陸翰林雞
- 是否含防腐劑:否
- 主要食用功效:養生
- 適宜人群:老少鹹宜
名菜簡介,史籍記載,製作工藝,所需材料,做法提示,
名菜簡介
“翰林雞”系安陸縣傳統名菜。據傳,唐代詩人李白於唐玄宗開元十五年(公元727 年)來安陸,過了十年漫遊的生活。天寶元年(公元742 年)李白奉詔入京供奉“翰林”,在(南陵別兒童入京)一詩中寫道:“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嘻笑牽人衣。”詩人嗜食烹雞,喜形於色,後人便呼之為“翰林雞”,千百年來流傳不廢。 此菜造形美觀,配以喜慶蛋糕,增加了宴會的歡樂氣氛。
史籍記載
據有關史籍記載,李白平素嗜酒佐食之物,最喜食雞、鴨、鵝、魚及蔬果菜餚,也吃牛、羊肉和野味素,唯獨不食豬肉。友人素知詩人生活癖好,故常以雞、鴨、鵝等作菜佐酒助興。在眾多酒肴中,而李白尤對“烹雞”最感興趣。曾作詩曰:“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雞酌白酒,兒童嘻笑牽人衣”。由此流露出詩人功名即在眼前,興高采烈,志得意滿,而痛飲白酒,笑嘗烹雞的得意情景,不久李白便入京任翰林職。 傳說“翰林雞”一菜,就是友人為欽佩詩人才華而精心製作的佐酒佳肴之一。因詩人李白向喜食烹雞,故後人便呼之為“翰林雞”,緣出於此。
製作工藝
所需材料
主料:母雞(1000克)
輔料:蘑菇(鮮蘑)(20克) 蝦仁(150克) 火腿(20克) 冬筍(20克)
做法提示
做法
1. 將母雞宰殺,剖腹去內臟洗淨瀝乾置缽內;
2. 雞肉內加精鹽適量、黃酒、蒜瓣、蔥段、生薑片、胡椒粉拌勻醃漬2 小時入味;
3. 醃漬入味的雞肉上籠以旺火蒸約1 小時,至七成熟取出;
4. 取出的雞肉去骨改成塊,上盤拼擺成整雞形,雞首高昂;
5. 大蒜剝去蒜衣,取蒜瓣,備用;
6. 蔥姜洗淨,蔥切段,姜切片;
7. 熟火腿切絲;
8. 冬筍去殼、老根,洗淨,切成絲;
9. 將蘑菇置溫火鍋內,加雞清湯50毫升稍煮入味;
10. 蝦仁加精鹽0.5 克製成小蝦球20 個;
11. 蝦球相間擺在雞的周圍,上籠再復蒸5 分鐘取出;
提示
1. 雞宰殺剖腹後要醃漬入味;
3. 在成熟雞身上澆淋芡汁時既要均勻,又不要影響和移動整雞形圖案。
菜品口感
雞肉肥嫩,味道鮮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