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安陵石刻
- 所屬年代:南朝齊
- 位置:丹陽市埤城鎮
簡介,歷史,發掘,
簡介
安陵石刻是南朝齊景帝與懿後合葬寢陵前石刻,也是目前丹陽南朝石刻中保護最為完整的石刻,精美程度,堪稱南朝陵墓之典範,位於丹陽市埤城鎮胡橋東一公里水晶山南仙塘灣鶴仙坳山崗南麓,崗上林木蒼鬱,崗前是一片開闊的山坡地,景色秀麗。
安陵前的石獸與西漢霍去病墓前的石雕一樣,是由整塊巨石雕琢而成,但其風格不同於西漢石雕的樸實與渾厚,而是注重形體美,刀法細膩,是名副其實的圓雕。從造型上看,儘管這些石獸是人們憑著想像力創造出來的,但是它作為一種獸類的形象是真實的。石獸整體和局部造型和諧,動勢富有節奏感,似在曠野面對蒼穹嘶吼、奔騰,充滿了藝術魅力,是南朝石雕藝術的珍品。
這對石獸顯得極其俊美。身軀高大,頭頸、胸腹屈曲彎折,略作“S” 形,給人以清秀頎長之感。裝飾繁複,如對頭部茸毛的刻劃,使其線條複雜化,頸部以及胸腹部仔細刻劃出鬍鬚與流蘇狀的飾物。翼膊有圓渦紋,又有鱗紋,而腹部又襯以羽翅紋,令人覺得神獸翼厚而大,
足以鼓翮飛翔。多用圓刀法,圓雕、浮雕和線雕綜合運用,藝術表現手法較其它諸陵石刻充分。兩獸相對,動勢協調對稱。天祿邁左足,麒麟邁右足;天祿頭略向左斜,麒麟頭略向右傾。
歷史
齊明帝興安陵,位於今江蘇省丹陽市荊林鄉三城巷。是明帝與皇后劉氏的合葬陵。陵東向,墳冢早已夷平,唯陵前二石獸尚存。北獸應為天祿,僅存其後半部,湮沒土中。南獸為麒麟, 獨角已殘,四足全失,但形體依然非常高大,身長3.02米,殘高2.78米,全身略作“S”形。裝飾比較複雜,其中羽翼最為特殊,由四小冀拼成一大翼,腹部復襯以羽翅紋,顯得非常複雜。巧則巧矣,卻不免使人有薄弱之感。
蕭鸞年幼失怙,高帝蕭道成待之如同已出。蕭道成的長子文惠太子早亡,蕭鸞遂有纂位之心。武帝死,文惠太子之子蕭昭業繼立,蕭鸞採取陰謀手段,於隆昌元年廢昭業為鬱林王而殺之,另立昭業之弟昭文為帝,同年十月又廢昭文為海陵王,自立為帝。蕭鸞性格本就多疑,纂位後疑心病更重。他深居簡出,很少外出巡幸,即使偶爾啟用車駕,也用迷魂陣,向東行偏說向西,向南行偏說向北,令人莫名其妙。蕭鸞很害怕別人效仿他的樣子來纂奪他的皇位,就大殺高帝、武帝的子孫。凡是他認為有可能纂奪皇位的對象幾乎全被誅殺,統治階級的內部矛盾因此迅速激化。此時又值北魏孝文帝舉兵南下,蕭齊政權陷入內外交困之中,很快就為蕭梁所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