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福垇雲火把節
- 主題詞:民俗,火把節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民俗
- 起源時間:清朝道光、鹹豐年間
- 認證時間:2010年
- 認證批次:第三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江西省吉安市安福縣
- 所屬國家:中國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主要價值,保護措施,
簡介
火把節,多在彝族等少數民族聚居地流傳,而安福縣彭坊鄉垇雲村的火把節習俗,蘊涵了安福縣南鄉片漢民族聚居地的生活習俗、祭祀習俗,實屬罕見。其節慶儀程繁複、民俗內涵豐富,是當地一年中僅次於春節的重要節日。垇雲火把節於每年六月初六舉行。當日,家家戶戶備好祭品,製作祭祀法器,相邀山下親朋好友來山里。他們白天在自家田裡祭拜山神、土地,並點起火把向田埂里四下燎蟲;晚飯後,全村男女老小敲鑼打鼓,燃起熊熊篝火,隆重祭拜各路神靈,祈求神靈驅魔消災,保佑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期間,他們還打著火把游壠,圍著篝火唱山歌。
歷史淵源
火把節,多在彝族等少數民族聚居地流傳,而安福縣彭坊鄉垇雲村的火把節習俗,蘊涵了安福縣南鄉片漢民族聚居地的生活習俗、祭祀習俗,實屬罕見。其節慶儀程繁複、民俗內涵豐富,是當地一年中僅次於春節的重要節日。
垇雲火把節歷史悠久,僅以鐘姓遷入垇雲將火把節傳入之日起算,忽略其遷入前在畲族人群中漫長的流傳歷史,也有170餘年。據考證,清朝道光、鹹豐年間,因避粵兵之亂,鐘、藍二姓分別由廣東、湖南遷入垇雲。同時彭坊的周姓為躲避戰亂、抓丁也遷來垇雲。鐘、藍二姓系畲民,在原籍時便有過“火把節”的習俗。他們認為過火把節、祭祀祖先神靈等,能求得神靈的庇佑,消災賜福,來年可風調雨順、人丁興旺、五穀豐登,因此將該習俗帶到了當地。當地山民發現此舉既可較好地表達自身的精神訴求,又可自我娛樂,稍稍解決山地交通閉塞、信息不通、生活單調乏味問題,還可用於防止“蟲害”(指野獸、飛禽、害蟲)等,於是竭盡所能地將其發揚光大,使之成為整個垇雲村全體村民的共有項目。垇雲村人也因火把節而保持友好交往,相處和諧融洽。最終,原本為畲民的鐘、藍二姓子孫也漸同化融合,成為了地地道道的漢人。
垇雲村人十分看重火把節,將之視為一年一度少有的狂歡機會,與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等同對待,甚至超過了端午、中秋,成為了僅次於春節的一個重要節日。
基本內容
儀式程式:
火把節當日,家家戶戶宰殺雞公,用長80公分、寬2公分的竹條,一頭破一條縫,插上用紙錢疊成的三角形,做成簇狀的祭物,灑上雞血。
然後把三牲(雞、豬肉、魚)及用米麵做成的辣椒、苦瓜、茄子、豆角等時令果蔬狀物,下鍋蒸熟,作為祭品。
早飯後帶上香燭、紙、鞭炮和禾草做成的火把,合家抬著準備好的祭品,到自家耕種的田土中。
祭祀活動開始,家中長者先祭拜山神、土地、擺祭品、燒香、鳴爆、燃燒草把,到田土四角,用煙薰蟲,並口念祭詞:“燎蟲、燎蟲,燎到彭坊沖里打燈籠;燎蟲、燎蟲,飛呀!飛!飛到樹上餵鳥哩,鳥哩餵得累累壯,生薑生煙生得旺”。以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晚7時左右,全村男女老小敲鑼打鼓聚集在去雲山包公廟遺址錢大坪上,燃起熊熊篝火,隆重祭拜火神(祝融)、土地、山神、樹神等,祈求神靈驅魔消災。
10至20名被挑選出來的少年、青年提火把圍繞篝火不間斷地跑。主祭人點燃火苗後,5至10名中年迅速將坪中的篝火點燃、奏樂,3至5名老年人主祭火神、山神、土地、樹神。期間,村民們吹吹打打、載歌載舞,打著火把游壠,圍著篝火唱山歌。
晚10時左右,儀式結束。全村男女老少還要久久圍坐或站立在篝火旁,默默祈禱諸神保佑。
相關民俗活動
(1)、家祭:主要由家長帶領家人,於自家田地間設壇獻祭。主要祭祀火神和土地神。
(2)、燎蟲、唱燎蟲歌:由家長率領,在各自田地間舉行。
(3)、公祭:由村里組織全體村民統一於垇雲山包公廟前的大坪里舉行。主要祭祀對象為火神、山神、土地、樹神等。
(4)、篝火會:全體村民圍繞吹吹打打,載歌載舞,盡情歡樂。
(5)、火把游壠:高舉火把沿田壠巡遊。
主要價值
安福垇雲火把節其莊嚴而古樸的祭祀儀式,首先具有其獨特的祭祀價值,家家戶戶備好祭品,製作祭祀法器,隆重祭拜各路神靈,祈求神靈驅魔消災,保佑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另外,安福縣彭坊鄉垇雲村已經歷經9代約170餘年,較真實地反映了當時普遍的俗神信仰,具有重要的民俗研究價值。
保護措施
垇雲火把節是安福彭坊鄉一古老的傳統民俗。近年,為保護傳承這一珍貴的民俗文化,讓這一古老的傳統民俗重放異彩,該鄉黨委、政府把舉辦垇雲火把節活動提到議事日程。制定保護計畫,保護好傳承人和器具、遺址,同時請有關專家到活動現場,研究活動方案制定,並召開座談會徵求意見,舉全鄉之力做好垇雲火把節活動籌備工作,計畫今年六月初六舉行,已經申報成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